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文理基础调研模拟考试试卷(I)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文理基础调研模拟考试试卷(I)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文理基础调研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A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祖国壮丽雪景,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抱负和信心,很有婉约派风采。

B . 《雨说》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一首现代诗。

C . 演说辞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贺辞、悼辞、报告辞等都可属于此列。

D .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辨字组词辨________辩________ 梢________ 捎________ 欧________ 殴________载________ 裁________ 栽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烈士暮年,________。

(曹操《龟虽寿》)(2)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杜甫《春望》)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面的名着选段,完成小题。

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适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

已经写好的东西,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

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根据这段及小说的内容,说说保尔是在怎样的身体状况下写作的,在写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意外?(3)你从保尔的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5. (20分)阅读《思想的微光》,完成下列各题。

思想的微光人的日常生活,常常是无序的。

在无序的生活细节中,人的头脑常在无意间被“触头”触着,倏然生出一些小杂感。

所谓“触头”:或是几节精彩的文句,或是与友人谈话时的意外撞击,或是某种情绪的突然漾动,或是一束小花对眼眸的一次撩动,等等,不一而足。

人人都有这倏忽间的小念头,但大多数的人并不曾留意它,任其自生自灭了。

而有一种人,特别敏于这种小念头,会备一支笔,几张纸片,将小杂感随手记下。

其小79,感虽芜杂,但埋头展玩,也会看到几丝思想的微光。

这种人或许就是人所称的作家。

但我不管他们叫作家,我只把他们看成是特别注意生命体验的人。

他们固执地把人的痕迹保留在生命史上,使生命的原野,青翠繁茂起来。

有谁不希望美丽常在呢?然而,一朵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候,也就是将要凋敝的时候;有谁不希望欣赏到美丽的全部呢?然而,时空的阻隔和人类认识及眼界的局限,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局部。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花朵之后,便是果实。

果实是美丽的另一种存在,是更沉雄更蕴藉更质朴的一种存在。

旧的美丽在一个瞬间消亡,而新的美丽在另一个瞬间诞生;美丽是变幻而不息的过程,我们只须抱着不泯的希望和恒在的信念。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半夜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间开放得最动人最忘我,便感叹道:自然的关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但川端康成并未因此而黯然神伤,而是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要好好活下去。

于是,我为哲人的豁达而感动。

时间会让我们看到美丽的全部,关键的,要永远热爱生活!有谁不希望春光永驻呢?不要说春天里花的开放、爱情的萌发、青春的灵动,单说那一片片春草,绿绿的,茸茸的,静时如毡如帛,动时如歌如蹈,看一眼,便顿消心中块垒,生一种莫名感动。

然而,又有谁能留住逝去的春水呢,“一江春水向东流”,乃自然之法则。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又有谁不热爱夏荫之宏阔,秋景之丰盈,冬雪之妩媚呢?痛苦的犁刀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新鲜的血液,人类总是有新的所得。

如果春天是________,那么,夏天便是________,秋天便是________,冬天便是抗争。

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可能便一事无成。

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一尊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有谁不愿长生不死呢?然而,一切生命最终都要面对死亡。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死亡是另一种美丽。

贫穷的、富有的、高贵的、低贱的,一切生之不平等,在死亡面前都归于平等;人类平等的法则,大概缘于死亡的昭示。

而且,衰老的躯壳总不如婴儿更新鲜……讲一个悱恻的故事。

一个老人坐在一个陌生姑娘身边,都无言地低着头,周围一片寂寥。

突然,老人紧紧地握住姑娘的手:“别害怕,姑娘,我已经没有了欲念,只因你长得与死去的她太像,我想再把握一下已逝去的那一份情感。

年轻时没有学会珍惜,认为什么都会再来,可什么都不会再来。

”说完,老人便婴儿般地哭泣。

姑娘正是一个恋爱中人,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也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呜呜地哭起来。

我们明白了什么呢?死亡最大的功绩,便是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珍惜我们已拥有的生活!(1)根据语境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请用文中的词语填空)如果春天是①________,那么,夏天便是②________,秋天便是③________,冬天便是抗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九段的画线句子。

(3)“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在文中出现三次,是不是作者的笔误呢?请分析其作用。

(4)你认为标题“思想的微光”具体指的是什么?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四日(1)诗中的“我”指________,“你们”指________。

(2)诗中的“太阳”象征什么?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②动心忍性________③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 . 文章第①段在列举事例后就事论理,指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须在“心志”“筋骨”“体肤”“身行”“心、性、能”等方面都经受一番磨炼,才能成就大事。

C . 文章第②段由反面到正面,由国家扩展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D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

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

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字数在150—200之间。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繁星》青年人!只是回顾么?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冰心《春水》读了这两首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4-1、4-2、4-3、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5-1、5-2、5-3、5-4、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1、6-2、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1、7-2、7-3、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8-1、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