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

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

第卷第期科学学研究,年月,文章编号:()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黄华新,顾坚勇(浙江大学科技与文化研究所,浙江杭州)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则是企业顺应文化管理趋势、提升自身形象和实力的关键因素。

两者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

本文试图通过对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探讨,来说明两者对现代企业的重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技术创新“已经成了一种至少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结果,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到企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后者更多地涉及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在经济和文化日趋融合的背景下,企业的文化管理应运而生,其核心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和体制三个层面的有效运行。

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已成为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技术创新对塑造企业文化的影响熊彼特()在年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第一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然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许多国家对于创新的研究持续升温和深入,原因在于“繁荣需要技术创新”[],“所有的人都必须明白技术创新不仅对公司(企业)很重要,而且对国家也很重要———它是一种生存机制。

”[]。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

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制度、企业精神、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等。

企业文化可以有不同的分层方法,经济学家汪丁丁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特定企业为追求特定目的而建立的企业制度联系着的;第二层次是与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人的‘个性’联系着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难以改变的最深厚的文化层次,是与每个参与企业活动的个人所在的社会文化传统联系着的。

”[]这种分法主要是针对新经济的企业文化,相对突出了个人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并把“个性层次”置于最关键的位置,这种分法无疑是比较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

不过,鉴于新经济对我国经济整体而言仍略显遥远,本文在借鉴汪先生思想的同时,仍然采用一般的两分法,把企业文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显文化,即显露在外部的人们可以直接察觉到的诸如企业的标志和文化、工作环收稿时间:;修回日期:作者简介:黄华新(),男,浙江慈溪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方法论和科技文化。

顾坚勇(),男,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

境、规章制度、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等;二是内隐文化,即较深层次的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诸如企业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

内隐文化具有强大的稳定性,技术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外显文化,再进一步影响内隐文化。

企业外显文化一般表现在三个层面:制度层面、结构层面和经营层面。

技术创新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层面发生作用,进而影响企业内隐文化直至整个企业文化。

第一,技术创新作用于制度层面。

技术创新在企业中以一种内部变革的形式存在和发生作用,结果体现在促进企业制度中各种保证技术创新启动、运行和扩散的相应机制与措施的建立和完善。

由于技术创新在企业中发生,因此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企业的制度层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

具体地说,技术创新活动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计划、组织和人事管理等所表现的外显文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创新而发生变化。

另外,我国科技还相对比较落后,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根据 对高科技工业分类标准的统计分析,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少,大多数是从外国或外国公司引进[ ],因此技术创新在我国往往是以一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形式被引入企业而作用于企业的制度层面。

事实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往往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然后进行模仿直至自主创新。

而这种引进往往携带着发达国家的制度和文化,往往同企业所在国及企业本身的制度和文化存在摩擦、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企业对外来制度和文化进行整合,使之民族化和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理念当中并发挥其最大作用。

因此,这一过程体现出技术创新活动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行为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同样影响着企业其他成员,并逐步影响到企业的内隐文化方面的变革。

第二,技术创新作用于结构层面。

企业成员处于企业结构中的各个位置上,每个企业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样的结构是稳定的,因为依据垂直分工和横向分工形成的企业结构使得企业成员始终处于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群体形式之中。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这必然导致企业结构的变动调整。

另外,技术创新活动通常是由个人的才智和经验促成的,个人的成功必然导致其他企业成员的地位、权利、利益分配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各种变化,引起企业结构的变动和重组,引起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实质上是技术创新导致的企业内隐文化冲突和改变的外在表现形式,显然不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所以,企业为了解决由技术创新活动导致企业结构变动及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问题,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来塑造出新的企业内隐文化。

第三,技术创新作用于经营层面。

技术创新引起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改变。

由于技术创新,企业需要相应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制度和人员的变动。

技术创新也带来了产品销售的风险性和利润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加大对产品进入市场的公关力度以及创造性地开展产品的销售活动。

这些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巨大的变革,以适应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对企业外显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公众的变化。

由于技术创新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企业外部公众(主要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也变得很高。

这样就要求企业协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运用“创造顾客观念”的理论,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尽量营造出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所以,由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经营层面的这两方面的变化,势必对企业的内隐文化诸如企业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内隐文化的调整、改变或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文化。

· ·科学学研究第 卷另外,技术创新会对整个企业的氛围产生深刻的影响,即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会促使企业的文化环境发生变化并与之相适应。

任何一个企业要大规模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就必须形成一种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和容忍失败(特别是有价值的失败)的文化氛围,也就是说:“要培育一种文化使大家不会对失败感到害怕,创造一种像游戏室的氛围”[ ]。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技术创新的实质主体是企业成员或者说是能动的活动者。

企业文化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对技术创新发生作用,首先需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实质主体产生影响。

本文认为,企业文化通过实质主体对技术创新产生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外显文化作用于技术创新企业外显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制度层面作用于技术创新。

弗里曼( )和佩雷兹( )在用“技术经济范式”和“社会制度框架”的匹配和失配来解释经济周期时指出,技术创新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制度创新。

当前增长理论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这一概念中的“技术”亦包含了协调分工的制度。

而且,对技术创新来说,“创新是由个人发动的,这个人必须感受到做新事情的机会,以及具有将其完成的能力。

因此,经济发展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不同的制度对那些能自由地进行创新并且能够进入金融市场的人所具有的预期影响。

”[ ]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好的制度可以使企业成员有一种机遇感,并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激发出企业成员的创新热情。

企业制度中对技术创新影响最大的是激励制度,创新的速度及其产生的利润与创新的激励有关。

激励制度主要包括产权收益激励和人事激励两大方面。

产权收益激励制度是由技术创新产权的确定而产生的。

“技术创新产权是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资产所拥有的排他的占有关系和权利”[ ]。

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产权制度,企业就不可能充满活力和快速发展。

在企业当中,企业成员通过技术创新所获得的专利大部分是职务性发明专利,技术创新的所有权往往属于企业。

这显然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产权的清晰性,而且还涉及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收益分配问题。

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分配技术创新产权所产生的收益,即如何制定利润机制对技术创新者进行奖励。

因为分配不公影响技术创新者和其他企业成员的创新热情。

所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比如让创新人才享有优先认股权),是每个想在市场中依靠技术创新取得领先的企业所必须考虑的。

对技术创新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人事上的奖励是众多企业采取的一种奖励手段。

但如果企业将有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晋升到管理部门,从事一般管理工作,那么这种奖励很可能使企业失去有发明创造能力的科技人员,其效果和初衷肯定将背道而驰。

因此,对技术创新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应该晋升到更能发挥其创新才能的岗位上。

在当代,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不管对企业还是对其成员而言,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习是适应环境和不断成长的战略”[ ]。

所以,企业可以为某些科技人员提供国内进修或出国学习的机会,满足他们紧跟时代潮流、提高自身素质和超越自我的愿望,这可能会比单纯的收益分配或晋升更能刺激科技人员为企业良性发展作贡献的兴趣。

· ·第 期黄华新顾坚勇: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另外,企业需从制度上为技术创新在约束保险机制、信息提供机制、整合机制等方面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并进行企业职能部门、企业整体结构和企业间层次的制度创新。

企业内隐文化作用于技术创新公司董事会主席小汤姆·沃森于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就企业相关经营业绩来说,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或经济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的业绩。

但我认为,它们无一不是源自企业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观念的信仰程度,同时源自他们在实际经营中贯彻这些观念的可信程度。

”[ ]他的观点现在越来越得到事实的支持和人们的认同。

现在的求职者在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往往着重了解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企业精神、目标、价值观等等。

绝大部分求职者认为进入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卓越企业精神、远大发展目标和非凡价值观的企业对自己发挥聪明才智具有强大影响。

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作为企业的内隐文化,它对企业成员技术创新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