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WSW-C2-13地块2标限价房项目地块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监测报告2022年4月临港新城WSW-C2-13地块2标限价房地块项目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监测报告编制:审核:审定: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4月目录第1章工程项目概况 (1)1.1一般概况 (1)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 (1)1.3工程地质概况 (1)1.4周边环境概况 (2)第2章监测目的、内容及监测依据 (2)2.1 监测目的 (2)2.2 监测依据的规范及设计资料 (3)2.3 监测范围 (4)2.4 监测内容 (4)第3章监测方案实施 (5)3.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5)3.2 监测精度要求 (5)3.3 平面、高程系统 (7)3.4 监测仪器选用及人员投入 (7)3.5 监测点数量及投入仪器 (8)第4章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监测 (9)4.1 围护桩顶、坡顶的水平及沉降位移 (9)4.2 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1)4.3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12)4.4. 支撑轴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周边地下管线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14)4.6. 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 (15)第5章监测期限、频率和预警值及预警报告 (16)5.1 监测周期 (16)5.2 监测频率 (17)5.3 监测报警值 (17)5.4 应急预案 (17)第6章安全监测信息化处理报告 (19)6.1 技术要求 (19)6.2 监测精度 (19)6.3 质量保障措施 (20)6.4 安全保障措施 (21)第7章监测数据分析及总结 (21)7.1 围护桩顶部、围护坡顶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21)7.2 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24)7.3 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分析 (25)7.4 水位监测数据分析 (25)7.5 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26)7.6 周边管线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27)7.7 监测数据总结 (28)附件一监测点位布置平面图 (30)附件二监测点数据变化统计表 (31)附件三数据累计变化曲线图 (50)第1章工程项目概况1.1一般概况(1)项目名称:临港新城WSW-C2-13地块2标限价房项目;(2)业主:上海临港新城房地产有公司;(3)总包单位:(4)监理单位:(5)围护设计单位:上海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6)监测等级:安全等级三级,环境保护等级三级,综合监测等级按三级基坑进行监测。
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1)基坑规模:2 号车库基坑面积约为8350m2,周长约750m。
(2)基坑开挖深度:(2)基坑开挖深度:1.3工程地质概况1.4周边环境概况拟建场地位于上海临港新城申港大道以南,方竹路以北,沪城环路以东,秋涟河以西,场地周边环境具体情况描述如下:基坑北侧为本项目1号车库用地,两车库间距约52m,住宅楼间距约30m。
基坑西侧为WSW-C2-20幼儿园用地(空地)及本项目1号车库用地。
基坑西侧南部车库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5.3m,主楼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18.6m,红线外为WSW-C2-20幼儿园用地,目前为空地。
基坑北部西侧为1号车库用地,两车库间距约43m,住宅楼间距约26m。
基坑南侧为方竹路,路下分布有市政管线。
该侧车库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18.7m,主楼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3m。
红线外为方竹路,路宽约14m,目前该路尚未通车。
基坑东侧为为秋涟河。
该侧车库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38m,主楼外墙边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20.3m。
红线外为秋涟河,河宽约25m,水面深约1m,河道两侧设直立砌石驳岸。
第2章监测目的、内容及监测依据2.1 监测目的由于岩土体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
在基坑施工阶段,围护工程、开挖、降水等各种因素产生水体、土体等侧压力,在侧压力的作用下基坑容易发生流沙、管涌甚至坍塌等险情,这些都将会对施工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应通过动态监测的手段对基坑施工区域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系统的变形监测,预测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的完整性及变形趋势。
在监测过程中,当变形总量达到报警值时要及时反馈动态设计、动态施工信息,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检验支护和止水效果,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
工程监测的目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作为信息化施工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为基础施工提供相关周边环境、基坑本身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等多项变形参数,及时掌握周边环境的位移、垂直位移变形等多项变形规律。
2. 当基坑监测过程中发现变形总量达到报警值时,立即通知施工方和监理,以便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变形量的发展,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的顺利完成。
3. 对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监测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判断有无特殊情况发生,并为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2.2 监测依据的规范及设计资料1.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3.上海市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J/TJ08-2001-2006)《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2010)《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基坑和桩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沪建交[2012] 645 号)4.其他工程资料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围护设计方案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2.3 监测范围根据本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本监测工程按以下要求进行:1. 以该工程基坑施工区域周围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周边环境、周边土体和基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2. 基坑周边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地面沉降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和周边环境受基坑影响变形趋势。
故环基坑周围垂直基坑走向要布设若干组地表沉降监测断面;3. 为保证市政管网的安全运营,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减小其受施工的影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中将加强进行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监测,以便有关部门及时汇总分析监测数据,进行预测,指导各项施工措施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信息化施工。
2.4 监测内容本基坑监测以基坑围护施工和开挖施工为监测工作的重点阶段,监测的重点为基坑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基坑周围土体、地下水位、管线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并根据施工工况,适当加密监测频率。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基坑和桩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沪建交[2012] 645 号)、《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2012 上海)及设计的要求,本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基坑本体监测1. 围护墙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2.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二)周边环境监测1. 坑外地表沉降监测;2. 临近道路地下管线监测;3.临近号房监测。
第3章 监测方案实施3.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基坑施工,本次监测工作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布设监测控制网。
即首先布设统一的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加密布设监测点(孔)。
采用独立水准系,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两侧各布置一组稳固水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永久水准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术如表3-1所示: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1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
观测措施:本高程监测基准网采用DINI03电子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进行实施,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
● 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
● 观测前对电子水准仪及配套铟钢尺进行全面检验。
● 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
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
● 测站视线长、视距差、视线高要求如表3-2所示: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要求 表3-2● 测站观测限差如表3-3所示:水准测量的测站限差 表3-3●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没超限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沉降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
内业计算采用EPSW 平差软件按间接平差法进行严密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1mm 。
3.2 监测精度要求1. 沉降监测采用水准测量,进行闭合或往返观测:按照要求沉降观测点每站观测高程中误差≤±0.5mm 。
水准控制网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试测,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4的规定:水准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表3-42. 平面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采用二级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如表3-5所示: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指标表3-5等级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mm)二级300 1.5" 3.0 1/100000 3.0 3.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要求,二级监测中水准仪“i”角误差应不大于15″,需定期对水准仪进行i角监测,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4. 在测量过程中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测量成果必须严密平差。
3.3 平面、高程系统本基坑监测过程中围护桩顶、基坑外地下水位及基坑竖向位移监测采用独立高程系,坑外深层土体、基坑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独立坐标系。
3.4 监测仪器选用及人员投入平面控制测量选用中纬ZT80 中文全站仪(图3-1),其标称精度为:测距2mm+2ppm,测角2"。
高程控制测量选用DINI03电子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图3-2),标称精度为:0.3mm。
图3-1 ZT80中纬全站仪 图3-2 DINI03电子水准仪整个监测过程中选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参数,参见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