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离合器教程
需要更换安全阀时须注意一定要把节流阀放回原位置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系统组成-第四部分蓄能器 章节内容:
蓄能器作用及其原理 蓄能器安装使用注意点 维护保养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蓄能器作用及其原理
蓄能器主要的功用是储备液压油及保压 组成及原理介绍 组成:皮囊式蓄能器体和安全与截止阀块 原理介绍
维护保养 每年至少检测氮气压力一次,如果压力不足,需要及时补充氮气。 电磁换向阀供电不能低于额定电压的10%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系统组成-第五部分液压泵站(仅适用于Ortlinghaus提供的泵站系统)
章节内容:
功能及原理图 泵站相关元器件 元器件设置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蓄能器安装使用注意点
蓄能器压力口到控制阀的距离越短越好 给皮囊充气只能使用氮气,氮气充气压力=系统压力-15bar 正常工作时,电磁换向阀必须得电,溢流阀开关必须关死,压力开关必须打开 充气和检测必须使用专用工具:FPU-A-250F2.5G11A3K,使用方法演示,注意 充气时必须关闭压力开关或者关闭泵站 充气完毕后必须拧紧充气口的密封盖
1.离合器制动器本体 2.旋转接头 3.控制阀组 4.蓄能器组 5.泵站
动画演示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系统组成-第一部分组合式离合制动器本体 章节内容: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组成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与主机的连接 维护保养 故障处理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结构组成 (75-90规格结构)
湿式离合器系统动画演示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制动状态 制动: 弹簧1作用于缸 体活塞2,如果 是双制动器结 构,弹簧1作用 于缸体双活塞2 上,这样制动器 摩擦盘之间就会 产生摩擦啮合, 制动器开始制 动。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II. 定 量 调 节 装 置:为离合器动作提供一定容量的压力油,确保离合器迅速啮合和迅速脱开
工作零件:定量调节装置1.1和方向阀4 工作方式:在初始位置,定量装置通过A口充油.离合器啮合时方向阀4接通,压力迅速(20毫秒)补充到 压力 安全阀2处.可调节流量的定量装置确保只提供定量的压力油到A口,使得离合器不会产生冲击.制动 时,方 向阀失电调节系统使得定量装置复位,从而定量装置可以吸收从离合器处的回油.定量装置的这种工 作方 式,能够没有冲击迅速的充油和排油 特点:液压机械式活塞控制,流量最大可达200l/min,活塞的容量调节量10到200立方厘米
离 合
制 动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III. 离合器的软离合:方向阀6失电后为第Ⅰ组压力安全阀2的P口提供初始压力
工作零件:压力调节阀5,方向阀4,方向阀6,定量装置 1.1,压力安全阀2 工作方式: 方向阀6得电,使得压力调节阀5里克服弹簧压力的油回油箱,压力调节阀5出口压力调整为弹簧设定的压 力. 方向阀6失电,工作压力油直接到压力调节阀5的弹簧腔,使得P到A口的通道不受限制,这样压力安全阀2的 P口的压力达到系统压力. 该转换过程是通过传感器12来监控,通过PLC来监控其开关量,如果没有得到信号,滑块不允许有动作 特点: 初始压力的形成及初始压力切换到系统压力的过程十分平稳,不会产生压力峰值. 用户可以调节压力调节阀5来设定初始压力.设定的范围已经被限制,这样可以确保有足够压力来使得离 合制动相互切换
功能部件描述及原理(含四个功能组)
I. 压力安全阀:确保离合制动器安全工作的元件
工作零件:该功能组唯一部件是压力安全阀(图2),内有节流阀 工作方式: Y1,Y2得电,A口(到离合制动器的接口)与P口(压力供应口)相连. Y1,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失电, A口(到离合制动器的接口)与T口(回邮箱的接口)相连 特点:反应时间非常短(制动时阀的反应时间小于10毫秒)
产品分类及其特点 功能描述 功能部件描述及原理(含四个功能组) 阀组动作前的条件 各个动作的电磁阀动作流程
软离合和软制动压力设定步骤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产品分类及其特点
连续控制系统
特点: 1. 2.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软离合
制动时不受油温变化影响,同时在很短的时间能实现软制动效果
压力设定值要求在铭牌上有注明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电磁供电必须保证足够电压,必须在额定电压的±10%之内,例如24伏电压必须在 21.6~26伏之间 保证液压油干净,进入阀组的液压油必须经过10um的过滤器过滤 安全阀Y1,Y2的接近开关报警后应及时排除问题
注意旋转接头的最大允许压力值
注意连接阀组出油口、冷却油管路及渗漏管路必须使用柔性软管,阀组出油口到旋转接头的压 力管路长度越短越好小于1000mm。 连接渗油口的端口应在垂直方向的最低处,应保证渗漏油在无压力状态下回油,在渗漏管路上 任何压力上升都有可能造成旋转接头密封的损坏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维护保养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无磨损,所以基本上不需维修,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油压过 低,工作温度过高等),可能再次出现磨损。 如果出现磨损,离合器/制动器的性能可能发生变化: 制动角增大,压力机滑快停止前已超出上死点 离合器打滑 如果出现制动角增大,或离合器打滑,应马上停机。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泵站相关元器件
水阀 接线盒 冷却油过滤 温度开关
电机
压力油过滤 压力开关 压力油出口 冷却油出口 热交换器 回油口 冷却油节流阀 系统压力表
加油口
液位计 清洗孔 放油口 集油盘
系统压力控制阀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元器件设置
压力油系统压力设置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通过调节泵站溢流阀来调整压力,顺时针 方向增大,逆时针方向减少,压力表可以读出数据 冷却油压力设置 正常最大压力不应超过冷却系统最大耐压,通过辅助压力表测量,出厂时已经设 置好,不允许调整. 冷却油流量调节设置 根据图纸冷却油流量要求,调节节流阀,需要冷却管路有流量计
缓 冲 回 路 软 制 动 背 压 系 统 压 力 回 油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阀组动作前提条件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各个动作的电磁阀动作流程
压力安全阀2 定量缸控制阀4 辅助阀9 换向阀6 换向阀8 Y1和Y2 Y3 Y4.1 Y5 Y4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结构组成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摩擦片结构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与主机的连接
卸下离合器/制动器外壳。 把离合器外壳装到飞轮上 用键把离合器/制动器安装到轴上(涂上薄薄一 层铜基减磨软膏,切勿使用含石墨的软膏)。 把制动器外壳固定到机身钢板上 把杯型外壳(附件)安装到机身钢板上 把机身钢板、制动器外壳以及杯型外壳滑入安 装到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上 连接机身钢板和机身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
一、液压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原理概述 二、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系统各组成部分介绍
版本:20100317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液压组合式离合器制动器原理概述
离合状态 离合器的啮合: 压力油3作用于 活塞,如果是双 制动器结构,压 力油作用于双活 塞,克服弹簧 力,这样制动器 摩擦盘4松脱, 离合器摩擦盘之 间产生摩擦啮 合。
1.
软离合和软制动压力设定步骤
设定从初试压力转换到系统压力的信号点 设定时,可以考虑压力安全阀1的接通信号作为时间单位进行设定,也可以考虑独立的角度信号进行 设定(转换). 转换点设定时,离合器/制动器加速过程时间尽可能的长。但是工作过程开始前,转换必须结束。最 佳时间应是设备控制系统发出信号.要求在90°之前完成 软制动开始信号的设定 首次调试时,信号发信点的设定应在下死点之后进行并且应在停止角之前使用电子凸轮发信,每个 行程速度相应设定不同的软制动起始角度。制动发信点必须在软制动背压设置好进行。
软离合
离合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IV. 制动器的软制动和制动
主要零件:溢流阀7,方向阀8(控制溢流阀7),压力安全阀2 工作方式: 软制动:阀4,6,8必须切换,当阀4断电时,定量调节阀从离合制动器处吸收回油,当阀6通电,减小了压力安全 阀2处的压力,使得一部分油进入A口,当方向阀8通电,使得溢流阀7打开同时限制了A口的压力为设定压 力.A口的压力下降使得离合制动器的活塞迅速返回原始位置,又因为只有一部分油回油箱,压力不会降到 零 硬制动(紧急制动):当发生紧急情况,所有的电磁阀失电,离合器快速脱离.油从离合制动器本体流到定量调 节装置1,1.同时安全阀得进口与回油口相连,这样可以迅速排空液压油使得制动器起作用. 特点:制动器的平衡力的形成十分平稳,不会出现突然的压力降.用户可以调节压力调节阀7来设定制动背 压.其压力调节范围被限制,确保制动的可靠性
液压组合式离合制动器及控制系统培训
功能及原理图
提供压力油:冷却油和驱动压力油
冷却液压油 水冷-----需要冷却塔和附属设备—需 要保证水的清洁度 风冷-----需要电风扇体积增大 过滤液压油
冷却油过滤-----精度:10um------保证 摩擦片清洁度减少摩擦片磨损
压力油过滤-----精度:10um------保证 阀组清洁度减少阀组故障 故障报警功能 液位报警:液位计低油位时报警,停止 滑块所有动作 驱动压力报警:压力不足时报警,停止 滑块一切动作 温度报警:温度正常范围(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