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特检技术二十
2007-06-15 09:37 A.M.
第二十章搏动性眼血流测量
眼球血液供应特点及搏动性眼血流测量的原理,操作技术参数分析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概述
一、用途
搏动性眼血流测量仪(Pulsatile Ocular Blood Flow,POBF搏动性眼血流测量仪(Pulsatile Ocular Blood Flow,POBF)是近年来开发的眼血流测量设备(图20-1)。
图20-1搏动性眼血流测量仪二、原理
眼球的血液供应由持续向眼内灌注的基础血流量和心收缩期内眼球内血供的增量二部分组成,后者即?搏动性眼血流。
POBF通过即时精确地测量心动周期中眼内压变化,描绘出眼压波动曲线,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心动周期内的眼血流量。
OBFT(OBF Tonometer)是以气压计和气泵组成的一种眼压描记器,仪器在悬浮系统的精确控制下工作。
气泵输出一定压力的气流经一个双腔塑料管流向一个气量传感器;传感器头部?中空活塞,活塞顶部是?弃型矽化橡胶膜,置于无阻力的空气支撑托上;传感器内的气流压力推动活塞,并把矽化橡胶膜向外吹起膨隆;当传感器头部置于角膜上时矽化橡胶膜被压平,引起传感器内压力升高,眼压的即时变化转变?传感器内压力变化,气泵根据传感器上压力的微小变化自动调整气体输出,最终使活塞上的压力与眼压精确平衡;通过每秒200次眼压测量描记得到心搏周期内眼压变化幅度。
眼球内压力变化考虑了巩膜硬度、基础血压、基础眼压、房水生成与流出、血液灌注与流出等因素,通过数学模型转换成体积的变动。
由眼压变化计算得出眼球容积的即时动态变化,乘以脉率即算出每分钟POBF值。
影响POBF的因素有眼压、年龄、性别、屈光度和是否吸烟等。
眼压对POBF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眼压升高阻碍眼球血液灌注,眼屈光不正影响巩膜硬度,从而影响POBF值。
OBFT的眼压测量结果与Goldmann眼压计测量结果相当接近。
由OBF厂商提供的资料表明有经验和无经验操作者之间的结果一致性高,差异仅在0杄5%~1杄0%。
临床应用报告证实POBF 测量重复性好,可满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要求。
三、 OBFT的优越性
1杄结合眼压测量且所得眼压的准确性与Goldmann眼压相当;
2杄与LDI、CDI技术比较,POBF测量所得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简明,总体上反映眼血流状况;
3杄非侵入、无创伤、操作简单;
4杄提供自身对照的临床诊断资料。
四、 OBFT的局限性
1杄? POBF与眼球总体血液灌注的比例关系尚不明确。
2杄正常人的POBF分布范围大。
3杄影响POBF的全身和眼部因素?多且难以控制。
第二节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1杄?动
按眼压计后部的灰色开关,机器?动后显示幕显示,进入自动操作模式。
?动时探头必须置于空气中,并且避免与校对测试管相连。
2杄麻醉
1%地卡因或1%阿尔卡因点眼2次(间隔2分钟),2到3分钟后检查。
3杄更换触头
每次使用都要更换一个新的接触头。
打开包装袋,一手抓袋,一手持探头,将探头直接置入接触头,这样就可以避免碰到接触头,保持干净。
接触头有个合适的部位可接到探头。
4杄输入患者资料
需要键盘输入,将有关内容依次输入后按回车键。
5杄检测
(1)检查时要求患者注视6~20 s,检测过程依靠探头接触头与麻醉眼相接触来完成。
(2)探头必须与眼睛保持持续接触,不能滑动,若有滑动,则可能引起角膜擦伤。
(3)如果两者接触理想,会听到充气的杂音。
(4)探头要轻压于眼表面上,力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5)在检测出结果后仪器发出的声音发生改变,提示检查结束。
6杄注意事项
(1)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炎时禁止作该项检查。
(2)圆锥角膜、角膜水肿时可能因角膜厚度异常而影响测量结果。
(3)卧位检查结果要高于坐位。
(4) OBFT可连接于裂隙灯上,类似Goldmann眼压计。
第三节参数分析及临床应用
图20-2患者基本情况一、参数分析
仪器可以描记约5~25个心动周期内的眼压变化,仪器自动选择分析5个最完善、最相似的曲线进行计算。
心动周期内眼压变化值(Pulse Amplitude of IOP,PA1杄心动周期内眼压变化值(Pulse Amplitude of IOP,PA)。
脉搏周期内眼球容积变化值(Pulse Volume,PV2杄脉搏周期内眼球容积变化值(Pulse Volume,PV)。
3杄心率(Pulse/Heart Rate,PR)。
4杄最大眼压(Max-iop),最小眼压(Min-iop)。
5杄平均眼压((Max-iop+Min-iop)/2 ,Average IOP,Ave-iop)POBF,并给出总平均值。
6杄 Systolic Time:一个心动周期内收缩期时间。
7杄 Diastolic Time:一个心动周期内舒张期时间。
8杄 OBF standard:OBF标准差。
〔例1〕
患者基本情况(见图20-2)
OBF报告内容(见图20-3)
图20-3OBF报告内容检查结果:
图20-4各个心动周期内眼内压波动描计结果图20-5OBF检查结果简明报告二、临床应用
眼球的血供异常被认?是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缺血性眼病等发病的危险因素。
明确眼血流改变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有重要价值。
1杄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是血供异常和眼压升高二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POBF主要应用于青光眼诊断与随访,有关POBF日周期变化的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在午夜到凌晨4点期间POBF显著降低。
不同文献都说明了POAG一类疾病与POBF降低有关,POBF在青光眼诊断上具有相当价值。
2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年来有将POBF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迄今不完全明确。
有以下学说:糖代谢异常导致末梢毛细血管功能异常和血液中血小板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由此进一步触发一种所谓的“代偿机制”,?生“血管生长因数”,由此因数导致视网膜上不健康的毛细血管增生新生血管,最终引起增殖型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PDR的有效性已经间接证实此学说,但DR的眼血供变化并不明确。
有研究提示DR发病机理中视网膜末梢血供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单纯型DR的缺血状态引起新生血管的增生,增殖型DR由于新生血管增生的代偿作用导致POBF增高;但搏动性眼血流增加是否带来视网膜血供的实质性改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3杄缺血性眼病高血压的眼底血流及肾脏病的眼底血流变化,OBFT对其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