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整体思想1.(2011年江苏盐城)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 A .-1 B .1 C .-5 D .52.(2011年浙江杭州)当x =-7时,代数式(2x +5)(x +1)-(x -3)(x +1)的值为-6. 3.(2011年山东威海)分解因式:16-8(x -y )+(x -y )2=(x -y -4)2.4.(2010年湖北鄂州)已知α、β是方程x 2-4x -3=0的两个实数根,则(α-3)(β-3)=-6. 5.(2011年山东潍坊)分解因式:a 3+a 2-a -1=(a +1)2(a -1).6.(2010年江苏镇江)分解因式:a 2-3a =a (a -3);化简:(x +1)2-x 2=2x +1.7.若买铅笔4支,日记本3本,圆珠笔2支共需10元,若买铅笔9支,日记本7本,圆珠笔5支共需25元,则购买铅笔、日记本、圆珠笔各一共需5元.解析:设铅笔每支x 元, 日记本y 元,圆珠笔z 元,有:⎩⎪⎨⎪⎧4x +3y +2z =10 ①9x +7y +5z =25 ②, ②-①得:5x +4y +3z =15 ③, ③-①得:x +y +z =5.8.如图X -1-2,半圆A 和半圆B 均与y 轴相切于点O ,其直径CD 、EF 均和x 轴垂直,以点O 为顶点的两条抛物线分别经过点C 、E 和点D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2.图X -1-29.(2010年重庆)含有同种果蔬汁但浓度不同的A 、B 两种饮料,A 种饮料重40千克,B 种饮料重60千克.现从这两种饮料中各倒出一部分,且倒出部分的重量相同,再将每种饮料所倒出的部分与另一种饮料余下的部分混合,如果混合后的两种饮料所含的果蔬浓度相同,那么从每种饮料中倒出的相同的重量是24千克.解析:设A 果蔬的浓度为x ,B 果蔬的浓度为y ,且倒出部分的重量为a ,有: (40-a )x +ay 40=(60-a )y +ax60,3(40-a )x +3ay =2(60-a )y +2ax , 120x -3ax +3ay =120y -2ay +2ax , 120x -120y =5ax -5ay , 120(x -y )=5a (x -y ), 解得:a =24.10.(2011年江苏宿迁)已知实数a 、b 满足ab =1,a +b =2,求代数式a 2b +ab 2的值. 解:原式=ab (a +b )=1×2=2.11.(2010年福建南安)已知y +2x =1,求代数式(y +1)2-(y 2-4x )的值. 解:原式=y 2+2y +1-y 2+4x =2y +4x +1 =2(y +2x )+1 =2×1+1=3.12.(2010年江苏苏州)解方程:(x -1)2x 2-x -1x -2=0.解:方法一:去分母,得(x -1)2-x (x -1)-2x 2=0.化简,得2x 2+x -1=0, 解得x 1=-1,x 2=12.经检验,x 1=-1,x 2=12是原方程的解.方法二:令x -1x =t ,则原方程可化为t 2-t -2=0,解得t 1=2,t 2=-1.当t =2时,x -1x =2,解得x =-1.当t =-1时,x -1x =-1,解得x =12.经检验,x =-1,x =12是原方程的解.13.(2011年四川南充)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1=0的实数解是x 1和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2)如果x 1+x 2-x 1x 2<-1且k 为整数,求k 的值. 解:(1)∵方程有实数根, ∴Δ=22-4(k +1)≥0, 解得:k ≤0,∴k 的取值范围是k ≤0.(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 1+x 2=-2,x 1x 2=k +1, x 1+x 2-x 1x 2=-2-(k +1),由已知,-2-(k +1)<-1,解得k >-2,又由(1)知k≤0,∴-2<k≤0,又∵k为整数,∴k的值为-1和0.14.阅读材料,解答问题.为了解方程(x2-1)2-5(x2-1)+4=0.我们可以将x2-1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设x2-1=y,则原方程可化为y2-5y+4=0①.解得y1=1,y2=4.当y=1时,x2-1=1,x2=2,x=±2;当y=4时,x2-1=4,x2=5,∴x=±5.∴x1=2,x2=-2,x3=5,x4=- 5.解答问题:(1)填空: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整体思想的数学思想;(2)用上述方法解方程:x4-x2-6=0.解:(2)设x2=y,则原方程化为:y2-y-6=0.解得:y1=3,y2=-2.当y=3时,x2=3,解得x=±3;当y=-2时,x2=-2,无解.∴x1=3,x2=- 3.专题二 分类讨论思想1.已知⊙O 1与⊙O 2相切,⊙O 1的半径为9 cm ,⊙O 2的半径为2 cm ,则O 1O 2的长是( C ) A .11 cm B .7 cm C .11 cm 或7 cm D .5 cm 或7 cm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腰长之比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D ) A .30° B .150° C .60°或120° D .30°或150° 3.(2011年贵州贵阳)如图X -2-1,反比例函数y 1=k 1x 和正比例函数y 2=k 2x 的图象交于A (-1,-3),B (1,3)两点,若k 1x>k 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C )图X -2-1A .-1<x <0B .-1<x <1C .x <-1或0<x <1D .-1<x <0或x >1 4.(2011年甘肃兰州)如图X -2-2,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2+2k +1x 的图象上.若点A 的坐标为(-2,-2),则k 的值为( D )图X -2-2A .1B .-3C .4D .1或-35.(2011年山东枣庄)如图X -2-3,函数y 1=|x |和y 2=13x +43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D )图X -2-3A .x <-1B .-1<x <2C .x >2D .x <-1或x >26.(2011年山东济宁)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 cm 和6 cm ,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D )A .15 cmB .16 cmC .17 cmD .16 cm 或17 cm7.(2011年四川南充)过反比例函数y =kx (k ≠0)图象上一点A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 、C ,如果△ABC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6或-6.8.(2010年贵州毕节)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x 2-6x +8=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6或10或12.9.(2011年浙江杭州)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1,过点C 作直线l ∥AB ,F 是l 上的一点,且AB =AF ,则点F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3+12或3-12. 10.一次函数y =kx +k 过点(1,4),且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点,点P (a,0)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点Q (0,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且PQ ⊥AB .(1)求k 的值,并在直角坐标系中(图X -2-4)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求a 、b 满足的等量关系式;(3)若△APQ 是等腰三角形,求△APQ 的面积.图X -2-4解:(1)∵ 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点(1,4), ∴ 4=k ×1+k ,即k =2.∴ y =2x +2. 当x =0时,y =2;当y =0时,x =-1. 即A (-1,0),B (0,2).如图D56,直线AB 是一次函数y =2x +2的图象.图D56(2)∵ PQ ⊥AB ,∴ ∠QPO =90°-∠BAO . 又∵∠ABO =90°-∠BAO ,∴ ∠ABO =∠QPO .∴Rt △ABO ∽Rt △QPO .∴AO QO =OB OP ,即1b =2a. ∴a =2b .(3)由(2)知a =2b .∴AP =AO +OP =1+a =1+2b , AQ 2=OA 2+OQ 2=1+b 2,PQ 2=OP 2+OQ 2=a 2+b 2=(2b )2+b 2=5b 2.若AP =AQ ,即AP 2=AQ 2,则(1+2b )2=1+b 2, 即b =0或-43,这与b >0矛盾,故舍去;若AQ =PQ ,即AQ 2=PQ 2,则1+b 2=5b 2, 即b =12或-12(舍去),此时,AP =2,OQ =12,S △A PQ =12×AP ×OQ =12×2×12=12.若AP =PQ ,则1+2b =5b ,即b =2+ 5.此时AP =1+2b =5+2 5,OQ =2+ 5. S △APQ =12×AP ×OQ =12×(5+2 5)×(2+5)=10+925.∴ △APQ 的面积为12或10+925.11.(2011年浙江绍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矩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图X -2-5中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矩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 是和谐点.(1)判断点M (1,2),N (4,4)是否为和谐点,并说明理由;(2)若和谐点P (a,3)在直线y =-x +b (b 为常数)上,求点a 、b 的值.图X -2-5解:(1)∵1×2≠2×(1+2),4×4=2×(4+4), ∴点M 不是和谐点,点N 是和谐点. (2)由题意得,当a >0时,(a +3)×2=3a ,∴a =6,点P (a,3)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b =9; 当a <0时,(-a +3)×2=-3a ,∴a =-6,点P (a,3)在直线y =-x +b 上, 代入得b =-3.∴a =6,b =9或a =-6,b =-3.12.(2011年湖北襄阳)为发展旅游经济,我市某景区对门票采用灵活的售票方法吸引游客.门票定价为50元/人,非节假日打a 折售票,节假日按团队人数分段定价售票,即m 人以下(含m 人)的团队按原价售票;超过m 人的团队,其中m 人仍按原价售票,超过m 人部分的游客打b 折售票.设某旅游团人数为x 人,非节假日购票款为y 1(元),节假日购票款为y 2(元).y 1、y 2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X -2-6所示.(1)观察图象可知:a =6;b =8;m =10; (2)直接写出y 1、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行社导游王娜于5月1日带A 团,5月20日(非节假日)带B 团都到该景区旅游,共付门票款1 900元,A 、B 两个团合计50人,求A 、B 两个团队各有多少人?图X -2-6解:(2)y 1=30x ;y 2=⎩⎪⎨⎪⎧50x (0≤x ≤10)40x +100(x >10).(3)设A 团有n 人,则B 团有(50-n )人. 当0≤n ≤10时,50n +30(50-n )=1 900, 解之,得n =20,这与n ≤10矛盾.当n >10时,40n +100+30(50-n )=1 900, 解之,得n =30, ∴50-30=20.答:A 团有30人,B 团有20人.专题三数形结合思想1.(2011年安徽)如图X-3-1,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P垂直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设AC=2,BD=1,AP=x,△AMN的面积为y,则y关于x 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C )图X-3-12.(2011年山东威海)如图X-3-2,在正方形ABCD中,AB=3 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 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 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B )图X-3-23.(2011年甘肃兰州)如图X -3-3,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E 、F 、G 、H 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 =BF =CG =DH ,设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S ,AE 为x ,则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B )图X -3-34.(2010年福建德化)已知:如图X -3-4,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A 、C 除外),作PE ⊥AB 于点E ,作PF ⊥BC 于点F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x ,矩形PEBF 的周长为y ,在下列图象中,大致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图X -3-45.如图X -3-5,直线l 1∥l 2,⊙O 与l 1和l 2分别相切于点A 和点B .点M 和点N 分别是l 1和l 2上的动点,MN 沿l 1和l 2平移.⊙O 的半径为1,∠1=6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图X -3-5A .MN =4 33B .若MN 与⊙O 相切,则AM =32C .若∠MON =90°,则MN 与⊙O 相切D .l 1和l 2的距离为26.如图X -3-6,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边长为6,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OA 上,且D 点的坐标为(2,0),P 是OB 上的一个动点,试求PD +P A 和的最小值是( A )图X -3-6A .210 B.10 C .4 D .67.如图X -3-7,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MNK 中,动点P 从点M 出发,沿MN →NK →KM 运动,最后回到点M 的位置.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P 与M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y ,其图象可能是( B )图X -3-78.(2011年江苏扬州)如图X -3-8,已知函数y =-3x 与y =ax 2+bx (a >0,b >0)的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 +3x=0的解为-3.图X -3-89.(2011年山东菏泽)如图X -3-9,抛物线y =12x 2+b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A (-1,0).图X -3-9(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判断△ABC 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3)点M (m,0)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 +MD 的值最小时,求m 的值. 解:(1)把点A (-1,0)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y =12x 2+bx -2,整理后解得b =-3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x 2-32x -2.顶点D ⎝⎛⎭⎫32,-258. (2)∵AB =5,AC 2=OA 2+OC 2=5,BC 2=OC 2+OB 2=20,∴AC 2+BC 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 则C ′ (0,2),OC ′=2. 连接C ′D 交x 轴于点M ,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MC +MD 的值最小.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 △C ′OM ∽△DEM .∴OM EM =OC ′ED .∴m 32-m =2258.∴m =2441. 10.(2011年湖南邵阳)如图X -3-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已知点A ⎝⎛⎭⎫-94,0,点C (0,3),点B 是x 轴上的点(位于点A 右侧),以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 .图X -3-10(1)求∠ACB 的度数;(2)已知抛物线y =ax 2+bx +3经过A 、B 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D ,使△BO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则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如图D57,(1)90°图D57(2)∵△AOC ∽△COB , ∴AO CO =CO OB, 又∵A (-94,0),点C (0,3),∴ AO =94,OC =3,∴所以解得:OB =4,∴B (4,0),把 A 、B 两点坐标代入解得: y =-13x 2+712x +3.(3)存在.直线BC 的方程为3x +4y =12,设点D (x ,y ).①若BD =OD ,则点D 在OB 的中垂线上,点D 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32,即D 1(2,32)为所求.②若OB =BD =4,则y CO =BD BC ,x BO =CD BC ,得y =125,x =45,点D 2(45,125)为所求.11.(2011年广东汕头)如图X -3-11,抛物线y =-54x 2+174x +1与y 轴交于点A ,过点A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 ,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3,0).图X -3-11(1)求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2)动点P 在线段OC 上,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 移动,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MN 的长为s 个单位,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3)设(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 与点O ,点C 重合的情况),连接CM 、BN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问对于所求的t 的值,平行四边形BCMN 是否为菱形?说明理由.解:(1)把x =0代入y =-54x 2+174x +1,得y =1,把x =3代入y =-54x 2+174x +1,得y =52,∴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0,1),⎝⎛⎭⎫3,52,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代入A 、B 的坐标,得: ⎩⎪⎨⎪⎧ b =13k +b =52,解得⎩⎪⎨⎪⎧b =1k =12, ∴y =12x +1.(2)把x =t 分别代入到y =12x +1和y =-54x 2+174x +1,分别得到点M 、N 的纵坐标为12t +1和-54t 2+174t +1,∴MN =-54t 2+174t +1-(12t +1)=-54t 2+154t ,即s =-54t 2+154t ,∵点P 在线段OC 上移动,∴0≤t ≤3.(3)在四边形BCMN 中,∵BC ∥MN ,∴当BC =MN 时,四边形BCMN 即为平行四边形, 由-54t 2+154t =52,得t 1=1,t 2=2,即当t =1或2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 当t =1时,PC =2,PM =32,由勾股定理求得CM =52,此时BC =CM =MN =BN ,平行四边形BCMN 为菱形; 当t =2时,PC =1,PM =2,由勾股定理求得CM =5, 此时BC ≠CM ,平行四边形BCMN 不是菱形. ∴当t =1时,平行四边形BCMN 为菱形.专题四 归纳与猜想1.(2011年浙江)如图X -4-1,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数形图”,经观察可以发现:图A 2比图A 1多出2个“树枝”,图A 3比图A 2多出4个“树枝”,图A 4比图A 3多出8个“树枝”……,照此规律,图A 6比图A 2多出“树枝”的个数为( C )图X -4-1A .28B .56C .60D .1242.(2010年山东日照)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他们研究过如图X -4-2(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如图X -4-2(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D )图X -4-2A .15B .25C .55D .1 2253.(201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X -4-3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n 个图形有n (n +1)+4或n 2+n +4个小圆(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图X -4-34.(2011年湖南常德)先找规律,再填数:11+12-1=12,13+14-12=112,15+16-13=130,17+18-14=156, …… 则12 011+12 012-11 006=12 011×2 012. 5.(2010年辽宁丹东)如图X -4-4,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2)n .图X -4-46.(2010年浙江嵊州)如图X -4-5,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 、OB 、OC 、OD 、OE 、OF ,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则“17”在射线OE 上;“2 007”在射线OC 上.图X -4-57.(2011年四川绵阳)观察图X -4-6的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5个图形共有120个.图X -4-68.(2011年广东湛江)已知:A 23=3×2=6,A 35=5×4×3=60,A 45=5×4×3×2=120,A 46=6×5×4×3=360…,观察前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计算规律计算A 37=210(直接写出计算结果),并比较A 310<A 410(填“>”或“<”或“=”).9.(2011年山东济宁)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11×2=1-12;12×3=12-13;13×4=13-14;……解答下面的问题: (1)若n 为正整数,请你猜想1n (n +1)=1n -1n +1;(2)证明你猜想的结论; (3)求和:11×2+12×3+13×4+…+12 009×2 010. 解:(2)证明:1n -1n +1=n +1n (n +1)-n n (n +1)=n +1-n n (n +1)=1n (n +1).(3)原式=1-12+12-13+13-14+…+12 009-12 010=1-12010=2 0092 010.10.(2011年四川凉山州)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如图X -4-7,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a +b )n (n 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a +b )2=a 2+2ab +b 2展开式中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a +b )3=a 3+3a 2b +3ab 2+b 2展开式中的系数等等.图X -4-7(1)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a +b )5的展开式;(2)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25-5×24+10×23-10×22+5×2-1. 解:(1)()a +b 5=a 5+5a 4b +10a 3b 2+10a 2b 3+5ab 4+b 5.(2)原式=25+5×24×()-1+10×23×()-12+10×22×()-13+5×2×()-14+()-15 =(2-1)5 =1.11.(2010年浙江宁波)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简单多面体中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之间存在的一个有趣的关系式,被称为欧拉公式.请你观察下列几种简单多面体模型如图X -4-8,解答下列问题:图X -4-8(1)根据上面多面体模型,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多面体 顶点数(V )面数(F ) 棱数(E )四面体 4 4 长方体 8 6 12 正八面体 8 12 正十二面体201230你发现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之间存在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2)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大8,且有30条棱,则这个多面体的面数是__________;(3)某个玻璃饰品的外形是简单多面体,它的外表面是由三角形和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且有24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设该多面体外表面三角形的个数为x 个,八边形的个数为y 个,求x +y 的值.解:(1)四面体的棱数为6;正八面体的顶点数为6;关系式为:V +F -E =2; (2)由题意得:F -8+F -30=2,解得F =20;(3)∵有24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共有24×3÷2=36条棱,那么24+F -36=2,解得F =14, ∴x +y =14.专题五 方案与设计1.现有球迷150人,欲同时租用A 、B 、C 三种型号客车去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其中A 、B 、C 三种型号客车载客量分别为50人、30人、10人,要求每辆车必须满载,其中A 型客车最多租两辆,则球迷们一次性到达赛场的租车方案有( B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2.某学校组织340名师生进行长途考察活动,带有行李170件,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10辆.经了解,甲每辆最多能载40人和16件行李,乙车每辆最多能载30人和20件行李.请问可行的租车方案有( C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3.今年4月份,李大叔收获洋葱30吨,黄瓜13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10辆将这两种蔬菜全部运往外地销售,已知一辆甲种货车可装洋葱4吨和黄瓜1吨,一辆乙种货车可装洋葱和黄瓜各2吨.李大叔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方案有( B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2011年四川广安)广安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6 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 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某人准备以开盘价均价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开发商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8折销售;②不打折,一次性送装修费每平方米80元,试问哪种方案更优惠?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 ,则 6 000(1-x )2=4 860,得:x 1=0.1,x 2=1.9(舍去). ∴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10%.(2)方案①可优惠:4 860×100×(1-0.98)=9 720元; 方案②可优惠:100×80=8 000元. ∴方案①更优惠.5.(2011年山东枣庄)某中学为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全员育人,创办特色学校”的会议精神,决心打造“书香校园”,计划用不超过1 900本科技类书籍和1 620本人文类书籍,组建中、小型两类图书角共30个.已知组建一个中型图书角需科技类书籍80本,人文类书籍50本;组建一个小型图书角需科技类书籍30本,人文类书籍60本.(1)符合题意的组建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学校设计出来;(2)若组建一个中型图书角的费用是860元,组建一个小型图书角的费用是570元,试说明(1)中哪种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解:(1)设组建中型图书角x 个,则组建小型图书角为(30-x )个.由题意,得:⎩⎪⎨⎪⎧80x +30(30-x )≤1 90050x +60(30-x )≤1 620,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18≤x ≤20.由于x 只能取整数,∴x 的取值是18,19,20. 当x =18时,30-x =12; 当x =19时,30-x =11; 当x =20时,30-x =10.故有三种组建方案:方案一,中型图书角18个,小型图书角12个;方案二,中型图书角19个,小型图书角11个;方案三,中型图书角20个,小型图书角10个.(2)方案一的费用是:860×18+570×12=22 320(元); 方案二的费用是:860×19+570×11=22 610(元); 方案三的费用是:860×20+570×10=22 900(元). 故方案一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2 320元.6.(2011年贵州安顺)某班到毕业时共结余班费1 800元,班委会决定拿出不少于270元但不超过300元的资金为老师购买纪念品,其余资金用于在毕业晚会上给5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T 恤或一本影集作为纪念品.已知每件T 恤比每本影集贵9元,用200元恰好可以买到2件T 恤和5本影集.(1)求每件T 恤和每本影集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 (2)有几种购买T 恤和影集的方案?解:(1)设T 恤和影集的价格分别为x 元和y 元.则⎩⎪⎨⎪⎧ x -y =92x +5y =200,解得⎩⎪⎨⎪⎧x =35y =26. 答:T 恤和影集的价格分别为35元和26元. (2)设购买T 恤t 件,则购买影集(50-t )本,则 1 500≤35t +26(50-t )≤1 530,解得2009≤t ≤2309,∵为正整数,∴t =23,24,25,即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购T 恤23件,影集27本; 第二种方案:购T 恤24件,影集26本; 第三种方案:购T 恤25件,影集25本.7.(2011年湖北鄂州)2011年我省干旱灾情严重,甲地急需要抗旱用水15万吨,乙地13万吨.现有A 、B 两水库各调出14万吨水支援甲、乙两地抗旱.从A 地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 地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45千米.(1)设从A 水库调往甲地的水量为x 万吨,完成下表:调入地水量/万吨调出地甲 乙 总计A x 14B 14 总计151328(2)请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量尽可能小(调运量=调运水的重量×调运的距离,单位:万吨·千米).解:(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14-x 15-x x -1 (2)y =50x +30(14-x )+60(15-x )+45(x -1) =5x +1 275,由⎩⎪⎨⎪⎧x ≥014-x ≥015-x ≥0x -1≥0解得:1≤x ≤14.对y =5x +1 275中,∵5>0,∴y 随x 增大而增大. ∴y 要最小时x 应最小为1.∴调运方案为A 往甲调1吨,往乙调13吨;B 往甲调14吨,不往乙调. 故调运量=1×50+30×13+14×60=1 280(万吨·千米).8.(2011年湖北黄石)2011年,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正遭受大旱,为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某校数学教师编制了一道应用题:为了保护水资源,某市制定一套节水的管理措施,其中对居民生活用水收费作如下规定:月用水量(吨) 单价(元/吨)不大于10吨部分 1.5 大于10吨且不大于m 吨部分(20≤m ≤50)2 大于m 吨部分3(1)若某用户6月份用水量为18吨,求其应缴纳的水费;(2)记该户6月份用水量为x 吨,缴纳水费y 元,试列出y 关于x 的函数式;(3)若该用户6月份用水量为40吨,缴纳水费y 元的取值范围为70≤y ≤90,试求m 的取值范围.解:(1)应缴纳消费:10×1.5+(18-10)×2=31(元). (2)当0≤x ≤10时,y =1.5x ;当10<x ≤m 时,y =10×1.5+2(x -10)=2x -5; 当x >m 时,y =15+2(m -10)+3(x -m )=3x -m -5.∴y =⎩⎪⎨⎪⎧1.5x (0≤x ≤10)2x -5 (10<x ≤m )3x -m -5 (x >m ).(3)当40≤m ≤50时,y =2×40-5=75(元)满足. 当20≤m <40时,y =3×40-m -5=115-m , 则70≤115-m ≤90,∴25≤m ≤90. 综上得,25≤m ≤40.9.(2011年重庆潼南)潼南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甲、乙两种植户,他们种植了A 、B 两类蔬菜,两种植户种植的两类蔬菜的面积与总收入如下表:种植户 种植A 类蔬菜 面积(单位:亩)种植B 类蔬菜 面积(单位:亩)总收入 (单位:元) 甲 3 1 12 500 乙2316 500说明:不同种植户种植的同类蔬菜每亩平均收入相等. (1)求A 、B 两类蔬菜每亩平均收入各是多少元?(2)某种植户准备租20亩地用来种植A 、B 两类蔬菜,为了使总收入不低于63 000元,且种植A 类蔬菜的面积多于种植B 类蔬菜的面积(两类蔬菜的种植面积均为整数),求该种植户所有租地方案.解:(1)设A 、B 两类蔬菜每亩平均收入分别是x 元、y 元.由题意得:⎩⎪⎨⎪⎧3x +y =12 5002x +3y =16 500,解得:⎩⎪⎨⎪⎧x =3 000y =3 500.答:A 、B 两类蔬菜每亩平均收入分别是3 000元,3 500元.(2)设用来种植A 类蔬菜的面积为a 亩,则用来种植B 类蔬菜的面积为(20-a )亩.由题意得:⎩⎪⎨⎪⎧3 000a +3 500(20-a )≥63 000a >20-a ,解得:10<a ≤14.∵a 取整数为:11,12,13,14. ∴租地方案为:类别 种植面积 单位:(亩) A 11 12 13 14 B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