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
变得可信而必须的常规的财富。”
(马尔克斯:诺贝尔获奖辞)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就是试图借
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来就是可以认识的,是合
理的,但是作者为了使读者产生一种怪诞的感觉,便故意把
它们写得不可认识,不合情理,拒绝给以合理的解释,像魔
2、主题:封闭的时间叙事与拉丁美洲的孤独
A.将来 过去 现在时:
“许多年以后, 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着
刑队时, 准会记起他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多年前 的下午来。 ”
Many years later, as he faced the firing squad, Colonel Aureliano Buendí a was to remember that distant afternoon when his father took him to discover ice.
B. 孤独
作家切断了这段历史不向遥远的未来发展开去,这孤独的
百年远远地、孤零零地形成自成一统的圆圈,不再有新的因素,
如同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以此隐喻马孔多(拉丁美洲)的封
闭、孤独与外界的不相往来。
一代代人过去了,拉丁美洲表面上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经
历着动荡骚乱,实际上处于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 自拔,转过了一圈又一圈,又都回到了原地,停滞不前。
“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
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动荡,甚至还有多个世 纪以来的永恒的战争,都没有能够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我们有权力认为,创建一个与之相对立的乌托邦社会为 时还不太晚。那将是一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
托邦。在那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决定,包括死亡的方
代历史的角度,才会如此洞见“孤独”。
孤独感在本质上源于“他者”的观照视角和眼光。这一 视角隐含了现代性的尺度和西方文化的参照。
3、魔幻现实主义的表征
A.陌生化
B.现实的魔幻化
C. 魔幻的现实化
D.叙事的选择和叙事策略
箱子里只有一大块透明的东西,这玩意儿中间有无数白色的细针,傍
晚的霞光照到这些细针,细针上面就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星星。 布恩迪亚感到大惑不解,但他知道孩子们等着他立即解释,便大胆地
魔幻现实主义
Magic Realism
那种用纯粹的现实主义表述,或用纯粹的浪漫主义神 魔思维,都无法言说的民族悲剧,最适合用魔幻现实主义 来表达。
一、何为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 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 派绘画的专著,书名即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 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 的一种。
“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 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 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 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
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 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 现实”。
——[智利]聂鲁达
(记者问: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出何处?)“我个人认为, 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在我这部小说里,人们会看到,那个
长着猪尾巴的奥雷连诺是布恩迪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唯一
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 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我认为,孤独的反义是 团结。”——马尔克斯
然而,在结尾处,当我们发现叙事时间和叙述内容并
行不悖时,叙事时间发生了质变。叙述者从圈外跳进了圈
内,叙事时间和“现实”时间合二为一(为的是共同消 亡):“奥雷良诺开始破译他正在经历的这一刻的情况。 他一边读,一边经历,并预测自己在读完羊皮书后的情况, 仿佛照着一面说话的活镜子。”
(巴尔加斯·略萨:《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
式;在那里,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在那里, 命中注定地处于一百年孤独中的世家终将并永远享有存在于 世的第二次机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
孤独——现代性的视角
一方面,马尔克斯正是站在拉美民族立场上才发现了民
族被殖民被奴役最终却仍然被现代历史遗弃的宿命。
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因为他是站在西方的现代性——现
“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获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并未摆脱疯
癫无知的状态,独裁和内战所造成的大量的拉丁美洲流亡者
充斥世界各地。
今天,值得瑞典文学院注意的,正是拉丁美洲这种异乎 寻常的现实,而不是它的文学表现。这种现实为拉美的作家 们提供了永不干涸、充满灾难和美好事物的创作源泉。 生活在这个非凡的现实中的一切人,无论诗人、乞丐、 音乐家、战士还是心术不正的人,都必须尽量少的求助于想 象,因为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缺乏为使我们的生活
塌下来也不改变的冷静态度,并且在任何时刻也不怀疑所讲 述的事情,无论它是没有根据的还是可怕的东西,就仿佛那 些老人知道在文学中没有比信念本身更具有说服力的了。”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土壤: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有:墨西哥、危地马拉、古巴、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等。
公元15世纪就已经形成了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
三大文化中心,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拉丁美洲杂居着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移民、印欧
混血人以及被贩运来的非洲黑人,生活形态十分复杂。
广泛地运用时空顺序颠倒、多角度叙述、多人称独白、 下意识心理、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比拟隐喻、幻化怪诞等
手法,把拉丁美洲梦幻般的历史与神奇的现实巧妙地融为一
体,制造出奇特的艺术效果。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7、80年代形成了高潮, 至今仍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主潮。 代表作家主要有:
博尔赫斯 [阿根廷] 《小径分叉的花园》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1、人物:两类人物,一部家族精神发展史
“奥雷连诺们都离群索居,却头脑出众,而何 塞·阿卡迪奥们则感情冲动而有闯荡精神,但都打
上悲剧的印记。”
(乌苏拉)
大孩子何塞·阿卡迪奥已经14岁了,方方的脑袋、蓬松
的头发,脾气像他父亲一样任性,虽然他身体魁伟壮实,也 像他父亲,但从那时起就明显地表现出缺乏想象力﹍﹍
嘟囔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不,”吉普赛巨人纠正他。“这是冰块。”
霍阿布恩迪亚付了五个里亚尔,把手掌放在冰块上呆了几分钟,接触
这个神秘的东西,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喜悦。 大儿子阿卡迪奥拒绝去摸。相反地,奥雷连诺却大胆地弯下腰去,将
手放在冰上,可是立即缩回手来。“这东西热的烫手!”他吓得叫了一声。
霍阿布恩迪亚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就像出庭作证的人把手放在《圣经》 上一样,庄严地将手放在冰块上,说道: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back
何塞·阿卡迪奥刚刚带上卧室的门,室内就响起了手
枪声。门下溢出已故血,穿过客厅,流到街上,沿着凹凸不
平的人行道前进,流下石阶,爬上街沿,顺着土耳其人街奔
驰,往右一弯,然后朝左一拐,径直奔向布恩迪亚的房子, 在关着的房门下面挤了进去,绕过客厅,贴着墙壁(免得弄
阿斯图里亚斯
卡彭铁尔
[危地马拉]
[古巴]
《总统先生》
《人间王国》等
“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实际上正是拉美现实的特征。 每走一步我们都会遇到其他文化的读者认为是神奇的事情, 而对我们来讲是每天的现实。我们还认为,这不仅是我们的 现实,而且也是我们的观念和我们的文化。我们由衷地相信 存在着这种现实,它同理性主义者们所理解的现实相去甚远。
奥雷连诺是第一个在马孔多出生的人,到三月份就满六 周岁了。他好静而孤僻,在娘肚子里就会哭,生下来时睁着
眼睛。给他剪肚脐带时,他就摆动着脑袋辨认房间里的东西,
还以好奇而并不惊慌的神态察看着人们的脸庞﹍﹍直到有一 天,小奥雷连诺已经三岁了,他走进厨房,乌苏拉正从灶火 上端下煮沸的汤锅放在桌子上。孩子说:“快掉下来了。” 那汤锅﹍﹍开始朝桌子边移动,最后掉在地上打碎了。尔克斯与《百年孤独》
1927年3 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 1947年入首都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后任《观察家报》 记者。 1955年,因连载揭露政府腐败文章被迫离开哥伦比亚, 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 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 1961年至1967年,移居墨西哥。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1月宣布封笔。
殖民者带来西方科学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模式与宗教迷 信甚至是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相混杂。这些跨度 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非常和谐地混合成一体,构成 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直至今天,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 信神话传说,并习惯于用神话知识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奇特的文化背景下生长起 来,具有不同于其他各国具有魔幻文学的鲜明特点:
叙述者身处某个过去,而叙述对象却是在这个过去之前 和之后。这样的时间定位,使叙述者可以自如地捭阖于过去
和比过去更为遥远的过去。
这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时间,自始至终,它的所有时序 (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叙述者的掌控之中。叙述者纵横 捭阖,往返自如。这就是说,马孔多的时间构成了一个“完 全”的圆圈,一个自足的结构。
术师那样变幻或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于是,现实在作者的虚构想象中消失了﹍﹍在现实消失 (即魔幻)和表现现实(即现实主义)之间,魔幻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