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管理的主阵地,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内部以及中外之间的全部复杂性,从中拽出几个清晰的线头,相当不容易。

究其根本,是因为互联网的设计和成长,直接对应的是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土壤,它是被“照搬”到中国最彻底的西方文化形态,它不可能不跟中国的社会现实在对接时发生摩擦和相互之间的强扭。

这是个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过程,局部的对立在所难免。

近来西方不断批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很严厉”,他们希望互联网保持西方社会环境中的那种“原生态”。

这样的批判,西方针对很多非西方国家都提出过,而中国是最有可能在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同时,与这个网络中隐藏的“西方权力”相抗衡的国家。

中国的强盛和中国的开放,使中国和国际互联网相互需要,双方的完全对立和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主导都不可思议,在摩擦及对立中融合,是必由之路。

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比比皆是,同时它也要求中国“在瞬间”改变其与西方社会的差异,由于不可能做到,对国际互联网一些规则的修改必然要发生。

这是中国社会安全的本能要求,但它在国际舆论中被政治化了。

其实,互联网自身的规则在西方国家也得不到百分之百推行,所有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奉行一定的“修正主义政策”,即施加一定监管。

中国的最大问题是,由于以往社会表达诉求的渠道不畅,互联网突然间聚集了社会的大多数意见和牢骚,它打破了以往的社会平静,迫使社会在民主问题上仓促迈步。

另一方面,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也提供了传播谣言、召集非法街头政治的便利渠道,这些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直接的扰乱。

过去几年的情况显示,中国社会的适应力和弹性还是相当强的,一些针对互联网断然采取的监管措施都发生在特殊时刻和发生动荡的地区,这些临时性措施没有人认为是“理想的”,它们更像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代价,寻找更好的方法代替那些粗糙的措施,是中国社会管理最重要、也最急迫的几个课题之一。

中国必须要互联网,也必须要社会稳定,两者的统一面远远大于摩擦面。

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扩大它们的统一面;另一方面,只要西方是互联网技术的主导者,我们决不能奢望上述二者的摩擦面会缩小到零。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文化精英应在监管机构和互联网运用者之间多做沟通、解释工作,至少他们的言行不应加剧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误解。

(选摘自胡锡进《互联网浓缩了太多复杂性》,有改动)【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浓缩了中国社会内部及中外之间全部复杂性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管理的主阵地,因此很难梳理清楚。

B.因为国际互联网和中国是相互需要的,二者必然在摩擦及对立中走向融合。

C.中国“在瞬间”改变其与西方社会的差异,这一中国社会安全的本能要求在国际舆论中被政治化了。

D.中国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作为传播谣言、召集非法街头政治的便利渠道,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直接的扰乱。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方式及后果论证了互联网复杂性产生的原因。

B.文章第二段,论及了中国会与网络中隐藏的“西方权力”相抗衡的必然性。

C.文章第三段,比较客观公允地评价了中国互联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引人思考。

D.文章依次从中国互联网的复杂性及其产生的内部、外部原因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结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有理由对互联网施加监管,所以互联网自身的规则在西方国家也不能得到百分之百推行。

B.中国社会管理最重要、也最急迫的几个课题之一,是寻找更好的方法代替一些针对互联网断然采取的临时监管措施。

C.如果有一天中国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主导者,那么互联网与社会稳定的摩擦面或许有望缩小到零。

D.文章认为,中国文化精英的言行应有利于减少社会对互联网监管的误解。

二、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在粗放发展的背景下,快递业存在着不少治理短板。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

法制规定为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法治化,还需立体施策、精准发力。

例如,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

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从监管层面看,只有邮政管理部门提高对快递业的监管能力,方能切实将规范管理的压力传导给快递公司。

立足经济运行的语境,良法与善治能够有效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

从这个意义出发,规范寄送流程、严格查验审核,表面上是“互添麻烦”,增加了账面上的物流成本,但如果从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一个更规范、更专业的物流体系,最终将有效节约社会成本。

生活中,有人因为不信任快递员,“宁可跑远路去代收点”,也不愿填写住址和真实姓名。

激发法律法规的正能量、规范交易过程、提升专业水平,信任成本就会降下来;优化数据管理、改善服务体验,就能减少矛盾纠纷。

(摘编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人民日报》2017年7月26日)材料二:中国快递龙头企业业务量(亿件)及增速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时考虑的因素(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材料三:2017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纷纷在快递业找到了应用切入点。

自动分拣、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一批“黑科技”闪亮登场,自动分拣成行业标配,智慧仓储树行业标杆,无人机成为行业网红。

快递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各类先进技术开始以最快速度进入快递业,最新科技成果密集落地。

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这样一个传统行业,正是这些科技的应用不断拉升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快递前端变为“巴枪”收寄,作业组织实现智能化分拣,末端投递实现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这些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提升了用户快递体验。

有理由相信中国快递企业将成为智慧物流重要参与者,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领先者。

创新始终是牵引行业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快递业归根结底是科技产业,与互联网发展一脉相承。

(摘编自中国邮政局《2017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材料四:据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亿件。

仅去年一年,包装快递所用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85%至90%。

从政策层面到各家巨头,大家推动绿色配送的决心相当一致。

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提出向绿色环保倾斜,明确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在企业层面,从商品打包、仓储、运输到配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快递业的全链条,成为行业共识。

但也应该看到,可循环包装的推广存在一定的现实难题。

如采用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这些环保材料的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巨大的成本让很多快递企业望而却步。

而且,快递包裹浪费的问题涉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电商平台和商家、快递企业、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单靠快递企业一己之力难见成效,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换言之,只有快递包装产业链各主体联动,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绿化。

马云曾表示:“未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

”(摘编自陈静《快递业:“快”不会输“绿”更能赢》,《经济日报》2018年5月31日)【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2013到2017年,中国快递业三家龙头企业的业务量均稳步上升,升幅较为明显:A企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

B.在经历了2014年高速增长、2015年增速陡降的过程之后,C企业的快递业务量和年增长率相较其它两家企业,都处于劣势。

C.2014到2016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但2017年增速明显放缓,说明一直粗放发展的快递业遇到了一些问题。

D.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由此可见,其在服务速度、服务方便性和价格等方面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是为了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B.要消除快递业发展的隐患,既需要良法更需要善治,在更多细节上立体施策、精准发力,有效地降低社会运行的制度成本。

C.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快递业是传统行业,更是科技产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依靠科技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D.快递企业对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大量投入、绿色环保材料的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是导致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小题3】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河上漂下一群羊简默河是黄皮肤,叫黄河。

站在岸边,黄皮肤的河照黄皮肤的我,河比我黄。

我渡河到下游去看石林,它藏匿于一条深深峡谷中,时光之手漫不经心地,甩出一记记耳光,留下一个个印记,响亮至今,惊艳至今。

河,阔面苍黄,如一匹肤色最深的黄表纸,黏稠稠的波浪堆卷,一口一口的,仿佛你我头顶上的旋儿,旋转不动了,成了河的旋儿。

来前我便被告知了,今天渡河将乘羊皮筏子。

我没乘过筏子,但我见过被胶片定格在影视作品中或是风景画中的筏子——竹筏子、木筏子、橡胶筏子,唯独没见过羊皮筏子。

据说,这种出没于黄河胸膛的筏子,只会说这条河的方言,仅识得这条河的水性。

羊皮筏子来了,居然,是被一条中年的肩膀扛过来的;居然,只有一面床板那么大;居然,由几排鼓胀的皮囊亲密串联而成。

那些皮囊,是它们留在尘世的躯壳,瞧上去像一头头猪仔,怎么看都不是一只只羊。

在我童年的山坡上,青草是土地茂盛的毛发,野花是月亮遗落的露珠。

一群羊离我是如此近,它们悠闲地踱着步子,埋头咀嚼着青草,像在给土地理发,用不了多久,或许就在一场雨后,毛发又参差不齐地生长了出来;翠绿的汁液流淌在它们雪白的牙齿和粉红的舌尖上,一朵朵的花拧身闪过不同色彩的身影,空气中泛滥着草根的清香。

它们中的一只,长着两个尖尖的角,像扎着两个朝天辫,偶尔抬起头,与我对视了一眼,就这么一眼,我看见了它潮湿的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怯弱、安静与善良,它金褐色的双眼好似两枚金色小钉,将我钉在了忧伤上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