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第6节 课时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第2章第6节 课时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地理
(2)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 (3)城镇的经济实力 (4)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 。
。
。
地理
【答案】 ①中南部 ②下游 ③小城镇 ④广泛性 糊不清 ⑥广州 ⑦深圳 ⑧核心城市 ⑨城乡一体化 ⑩城镇高度密集 大 大 较强 大
⑤模
地理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 大课题。据此回答 1~2 题。 1.下列不属于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 ... 有利条件的是( )。 A.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地理
2.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 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 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地理
【解析】 第 1 题,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 础并不好。第 2 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增 长将趋于缓慢,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 业。 【答案】 1.C 2.A
地理
(3) 条件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水源 优势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 与东南亚相邻 面积大,平原广阔 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
地理
人口与城市
历史因素 社会经济条 件 国家改革 开放政策
交通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 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 较好,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思想 观念比较开放,是全国最大的 侨乡之一 1986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接受了海外 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 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 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 地区之一 海陆空交通便捷
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 ;城市与乡村界限变得
(2)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⑥ 和⑦ 的带动作用 显著增强,城市化逐步由城市一体化向由区域⑧ 引导下 的城市群模式转变;以广州市为中心,基本形成了⑨ 和⑩ 3.城市化水平较高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的城市群体系。
地理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地理
本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可参 考如下教学方法或手段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情境设疑法。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投影或由学生展示收集 的珠三角工业发展、城市变迁方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珠三 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教师 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例如,①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城 市化的发展有何特点?②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珠三角城市化 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亦可结合主题进行。 活动探究法。教师结合教材“活动”,引导学生读图 2-35、 图 2-36,通过合作交流、小组研讨等方式分析、归纳思考题的答 案要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2)从教材中的两幅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 有什么特征? (3)根据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填写下表。
地理
条件 地理位置 地形 自然条件 气候 水源 人口与城市 历史因素 社会经济条 国家改革 件 开放政策 交通 国际条件
优势
地理
【答案】 (1)填图略。 (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特征。①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②沿河口分 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③沿海分布:珠海、澳门、 香港等。
地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据此回 答 3~5 题。 3.下列地区处于材料中所说那位可敬的老人“画圈”范围之内的 是( )。 A.珠江三角洲 C.海南岛 B.长江三角洲 D.上海浦东
地理
4.该地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 ①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②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③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逐步形成 ④大城市星罗棋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理
5.在“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期间,这里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的表现是( )。 ①城镇人口比重逐渐增大 ②民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劳动 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地理
【解析】 歌词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珠江三角 洲地区率先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其经济快速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这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吸引 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答案】 3.A 4.C 5.A
地理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 1 课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的区位条件。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3.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获取 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 学习要求: ①在预习时,复习初中地理与“珠三角”有关的知识,如位置、范 围、气候、地形、水源、工农业、交通、城市分布等知识,温故 知新,迁移提升;②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及阅读材料,自主完成《思 维探究与创新》,培养读图能力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
主题 1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 ▶基础探究 结合教材图 2-35 “1983 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和图 2-36“2002 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读珠江三角洲位置 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广州、深圳、 珠海、京九铁路、西江。
地理
地理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位于广东省① ,珠江② 。
(2)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 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 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3)面积:4.2 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 23%。
地理
2.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 城市化以发展③ 业企业分布具有④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