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实录二下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实录1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字写的要端端正正,做人也应该这样。
齐读课题(进行齐读指导。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木兰是谁?生2:木兰去哪里从军?生3:木兰为什么去从军?……二、读文识字,理解词义:师:好,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等。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现在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师: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你弄明白了吗?学生读文后谈自己解决的问题:生1:我知道了木兰是谁?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我知道了木兰去哪里从军?她去边疆打仗去了。
生3:我知道了木兰为什么去从军?因为爸爸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
生:……师:你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那词语认识了吗?(学生齐答:认识了。
)师:你们看!(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谁会读?(指名学生读。
)师:(出示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现在还会吗?(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师:都想读,那我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吧,每一竖排就是一列火车,看哪列火车先开起来?(指一列火车。
)师:全读对了,“优秀火车队”的称号奖给你们!(再开两列。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生:老师我不知道“一身好武艺”是什么意思?师:谁知道?(指名回答)生2:“一身好武艺”就是有一身好功夫。
生3:就是他的功夫特别好。
师:说的对!现在我们都来读一读含有“一身好武艺”的句子,(学生读)想: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他都可能有什么武艺呢?生:骑马、射箭、摔交……生1:老师我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意思?生2:老师我知道,“战争”就是两个军队在一起打仗。
师问生1: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生2:点头。
生:“一份公文”是啥意思?师:“一份”懂吗?(懂)现在我们就来突破“公文”。
谁知道?生1:“公文”就是皇上给木兰家来的一份文件。
生2:是政府给他家来的一份通知。
教师给予肯定:你说的对,只不过当时不叫“政府”,而是“官府”。
你们想一想这份文件上写的是什么?生:就是让木兰的爸爸去打仗。
生:老师啥叫“代替”呀?师:你不知道啥是“代替”,没关系,我们放在课文中理解,都找一找“代替”所在的句子。
(学生读“代替”所在的句子。
)生:老师我知道什么是“代替”了,就是应该木兰的爸爸去,现在木兰替爸爸去,这就是“代替”。
师:对了,还有不懂的吗?生:“战袍”我不懂。
生1:老师我知道,就是打仗时穿的衣裳。
师:我们看!(出示图片)这就是花木兰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的样子。
生:“持续”是什么意思?师:我们来读一读带有“持续”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师:现在谁知道了?生1:“持续”就是从开始打,到结束,一直打了十二年,中间没停过。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对,没听过,那士兵们不吃饭,不睡觉。
生3:像吃饭、睡觉这肯定得进行,但其他时间就是打仗。
生4:仗打了十二年,得死多少人啊!师:现在“持续”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了吗?(学生齐答:明白了。
)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语,“立了大功”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生1:“立了大功”就是打了很多胜仗。
生2:“立了大功”就是杀死了很多敌人。
师:说的很好,还有不懂得词语吗?生:“探望”是什么意思?师:谁知道?生1:“探望”就是“看望”的意思。
师:对!古时候,“探”就是“看”的意思。
你们还能用它组个词语吗?生:侦探、探雷……二下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实录2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
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
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练习。
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一生上去连线,另一生上去作了修改,结论为: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师:打乱秩序后再整合信息,是一道有些难度的题,大家这么快就做好了,不错。
看看,情节的正常秩序是怎样的呢?生:代父从军、征途想家、屡建战功、辞官还乡。
师:很好,思路很清晰。
这就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
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近。
这么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么一个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什么东西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擦亮灵魂的眼睛,从文里文外找一找感人的镜头,读一读精彩的片断。
生:木兰征战回家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情景很感人。
师:能不能具体点?生:我觉得此时她的父母一定年纪很大了,走路都颤巍巍的,还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他们盼望了这么多年,担心了这么多年,木兰回来,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边走边流泪。
师:说的好。
生:我觉得木兰很不简单,不光是女同胞心中的英雄,更是男同胞心中的英雄,一个花家的小女子,大胆地走向战场,克服了想家、思念亲人的情绪,与男儿一样过着艰苦的野外露营生活,立了大功,我觉得她很勇敢、坚强。
师:不错。
你刚才说花家的小女子,女同胞听了可能要不高兴的,你觉得呢?生笑:花家的女儿。
师:改的好。
我觉得你的感受很细腻,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把表现木兰征途想家的段落给大家朗读一遍,好吗?(生读)生:木兰辞官还乡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对爹娘是那样孝顺,为了孝顺,把一个女孩子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战场;为了孝顺,她舍弃许多人苦苦追求的荣华富贵,回家报答双亲养育之恩。
师:好,说到这里,请大家回忆昨天看的豫剧《花木兰》,其中木兰回家报恩的唱词,有没有人记得?生:平了贼儿回家,一天也不停,快马加鞭赶回家门,我孝敬娘亲啊!师:能不能唱?生:不能。
师:有没有人能唱,一丁点?生唱:平了……贼……儿……师:(掌声中)谢谢,虽然只唱了半句,可是韵味尽出,让我们过了一回河北梆子的瘾。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到大家与木兰又走近了一步。
思考一下,木兰的生活理想是什么?生:孝敬爹娘。
师:还有呢?生:过一个普通女子的耕织生活。
师:是的,这本是很容易实现的,可战争改变了木兰的命运,她必须为实现理想而走一段曲折的道路,为了更多的人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作出了非常人所能作出的牺牲。
小结一下,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多人:勤劳、孝顺、勇敢、刚强、机智、有短识、纯朴高尚。
师:这么多优点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现实人物,又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
为了更深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提议,每人创作一首小诗,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
这里有几个参考题目:1.爹爹,让女儿替你去出征2.妈妈,我回来了3.英雄颂歌4.中国,请记住这光辉的一刻5.绝响师:可选用任何一种人称;可写出发前,送别,征战生涯,归来团聚时;可写一句、两句,一段、两段。
开始吧,说不定你有诗人之才而你还不知道呢。
生写。
师:把自己的诗跟大家交流一下,谁先来?生:朝廷军帖多成山,爹爹年老不能战,花家没有男子汉,我愿替父去出战。
(掌声)师:还挺压韵的,写的不错,下一位?生:古往今来几英雄,木兰当数排第一,英勇机智杀数敌,是我中华好儿女。
(笑,掌声)师:啊,是一首打油诗吗,也还不错。
生:看,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木兰啊,勇敢地代父从军!老母亲,泪眼簌簌,再三嘱咐儿要小心;老爹爹,颤颤巍巍,送娇女踏上征程。
木兰,你是咱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自豪!(掌声)师:不错,结尾还可改含蓄一点。
生:匈奴们去死吧!让木兰的剑,沾染敌人的血;让木兰的精神,辉映着她的英姿!爹爹呀,女儿不会辜负您,请您等待儿凯旋归来的那一天。
(掌声)师:有气势,散发着一股英雄豪放之气。
生:娘呀!是你把我养大,教给我劳动谋生的本领;爷呀!是你教我武艺,使我成将不死沙场。
爷娘的恩情似海深,今生今世报答不尽!(掌声)生:妈妈!妈妈!儿回来啦!儿不孝!儿不孝!没能留在您的身边。
今天,儿回来了,再也不离开您了!您知道吗?儿在外面是多么思念您。
平了贼儿快马加鞭,儿赶回来孝敬您啊!(掌声) 师:谁言儿不孝,儿还是孝的,那是一种大德大孝。
大家的诗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了诗的殿堂,诗的海洋。
老师也写了一首,念给你们听:历史,请永远记住这光辉的一刻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你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梦想你义无返顾的迈出了这历史的、壮丽的、诗的一步天空的雄鹰被你惊呆了广袤的中华大地被你惊呆了侵略者的野心也被深明大义的你惊呆了是双亲的恩情养育了你是北方这片柔情的土地滋润了你是你的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提升了你木兰英雄的名字英雄的民族木兰(掌声)师:同学们的诗写的很好,老师写的也不错,为什么我们都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生:因为我们走进了木兰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我们都喜爱木兰。
师:的确,不是我们的诗写的好,是木兰这个女子太美好了,美好的事物就应该与诗相配。
放声朗读,把你们对木兰的感情尽情的读进去吧!(生自由读)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生读。
(掌声)师:评一下,还有一点什么不足?生评:前面还可以,后面喜悦的感情没读出来。
生评:“旦辞爷娘去……”一节应读出木兰的想家、孤独、想哭的心情。
生评:段和段之间没有停顿。
师:把这些意见揉进朗读中去,效果会更好,还有谁愿为大家朗读?生读。
(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师:读的真是棒极了。
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了木兰的精神品格,我们才可能朗诵的这么好。
大家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起解答。
生:木兰回乡后怎么不去相亲?生:她当然要去相亲的,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就拍了木兰相亲的事。
生:木兰回来了,家人是笑还是哭?生:母亲也许会哭,弟弟肯定会笑。
生:这眼泪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母亲的哭,是高兴的哭;母亲的泪,是含笑的泪。
生:花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生:因为朝廷要她父亲出征,而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木兰又没哥哥,她弟弟还小,所以只有她去。
(掌声)生:为什么她姐不去?生:因为她姐没她那么勇敢。
生: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成为花木兰。
(掌声)生:木兰为什么不当官?生:因为木兰的生活理想是守在亲人身边,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农耕生活。
师:木兰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终生无怨无悔,她的品格正在一代代中华儿女身上延伸。
今天的作业,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给父母听。
下课!(掌声)警惕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史学研究倾向——《木兰诗》教学侧记武汉市第二十五中严容“北方鲜卑族与蒙古境内的柔然族之间产生的这场战争,为何而战,该不该战,该不该愚昧地表达对天子的忠诚?”“鲜卑拓跋部从来就是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