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 民族音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状态,并且 可以展现出当地居民的特征,是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基 础上形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特色,是与其他的传统音乐有明显 的差别,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民族民间音乐占据重要的地位。中 国音乐的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所以,中国民 族民间音乐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阳春白 雪》、《十面埋伏》都是经典的民族音乐。 然而在民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其进展是比较缓慢。随着中 国经济的发展,很多民族文化被人们忽略,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经 济建设,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传统文化接触比较 少,从而导致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形式单一。 而且在民间音乐中,很多音乐的分支并不能很好的传承,甚 至出现了断流的问题,很多音乐形式已经不复存在。在音乐教育 领域,不能实现民间音乐传承的效果,在流行音乐的充斥下,民 间音乐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审美理想、审美方式等方面,中 西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在美学审美观上截然不同。西方传统音 乐:西方的音乐审美强调主观意识,忽视音乐表现之外的美感;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强调自然美、现实美、思想美、教育美。流行 音乐:中西音乐形态渐趋融合,尤其是在歌词创作和和声运用方 面。流行与各民族元素逐渐融合,特别是在民间音乐改编和戏剧 音乐融入等。 二、民族民间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开始忽略传统文化,将我国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特征 传承 发展
姜玥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类具有 鲜明特征的音乐形式,并且在长期的积累中慢慢的发展,尽管中 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其精 髓还是传承下来。社会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 文化精神,民族民间音乐基本上集合了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 切思想的精神内涵,最能够比较清晰的反映出当前社会的文化 特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起步比较早,所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 历史发展时期。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艺术研究
绎,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和流传的中,实现了不同文化思想和音 乐审美的融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最深的根基 就是在人民群众当中,如东北的二人转,民间艺人把大量的东北 民间的生活特色和习性融入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之中。
!"地域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而且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差异,所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会呈现出 地域性特征。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完成创 作,并且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进行介绍。在藏族、维吾 尔族等,他们的音乐非常的奔放,因为当地人的性格非常的豪 爽。这些人长期在草原上策马扬鞭,形成的音乐风格豪放不拘。 江南一带,当地的民歌非常的温婉,显示了当地的烟柳风情。我 国中原一带的民歌一般是慷慨激昂为主。不同的地区由于其文 化背景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音乐的风格和特征差异也比较大。 #"生活性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通 俗音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曲风非常的活泼和灵活。与通俗音乐 进行比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旋律更加的悠扬,如今有很多的 流行音乐借助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之处,形成了中国风 的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在人们劳作的过程中产生,劳 动号子就是在人们的劳动生产中产生,其节奏和人们的劳动节 奏可以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韵律的美感。在《川江船夫号子》 中,整首音乐的节奏都与人们的劳动节奏搭配和谐,而且节奏的 变化明显,此起彼伏,形成了多样化的节奏,表现出人们战斗的 紧张感。《见滩号子》主要是描述战争的场面,对战斗的紧张局面 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传达了战士们乐观的心态和不屈不挠的精 神。《下滩号子》和《水平号子》主要是采用舒展的旋律来展现人 们享受生活的状态。 $"音律美 我国民族音乐的音律之美,其主要体现在音乐的韵律上。例 如在《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中,带给人们非常唯美的感觉,并且形 成了感伤的情怀,在曲子的最后展现出一种愤怒之情,将人生的 世事无常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无论是在情感的描述还是节奏的 表达,形成一种哀伤的情感,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呈现出自律美,将观众可以带入到一个 新的高度,使人们可以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演变中,要将其精华提炼出来,将一些 糟粕的方面摒弃。并且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中,要坚持开 放的态度,不能全盘的吸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国民族民间 音乐发展中,应该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从而使人们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 作曲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他们可以为人们创作出具有时代 精神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行音 乐在乐坛上成为主流,导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能受到人们的 重视。所以,我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跟随时代的脚步,吸取新的精髓 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口头创
方法探索
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生活中汲取大量的素材,形成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传统音乐文化 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与其他民族具有差别的音乐,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弘扬 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并且对中国 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以及传承与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人们对中国 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促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保护民族民间音乐。
深厚的传统文化抛掷脑后。人们更喜欢关注一些新鲜的事物,更 加喜欢速食文化,很多经典的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的形式,失去 了原作的内涵。
影响 速食文化也讲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在文化中体现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了防止人们过度的追求物质,而轻视了 精神生活,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在速食文化的冲击下,也形成了 一部分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的产物。在社会快速经济发展 的情况下,我国各类形式的音乐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他们可以给 听众带来不一样的享受,并且将所要传达的思想带给观众,给观 众积极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心目中 民族民间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待于完善。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时代特征 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处于不断的汲取的阶段。新时期中国 民族民间音乐在中西音乐思想文化的指导下,重新审视音乐相 关成果与行为,借鉴优秀的经验,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民族民间 音乐艺术文化,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精神需求,如戏 曲、民歌等。 即兴性 正如我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解的那样,中国民族民间 音乐主要包括民歌、曲艺和器乐等。这类音乐的数量大,而且内 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仅仅是山歌就被分成不同的类型,有山 歌,有小调,有花儿等,在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名称中,音乐的即 兴性非常的强,人们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当地居民乐观的特征。 流变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其流 变性特征非常的明显,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社会 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各项文化事业也实现了长足的 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我国的历 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实现了各类文化的创新。在民 族音乐中的号子中,其是一类在劳动中吟唱的歌曲,在不同的地 区都有流传,音乐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 完善。如在宁夏和青海地区山歌的流传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