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2章例题精解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2章例题精解

2.3 试题精解和答题技巧例2-1 如例2-1图所示,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长度:a =240mm ,b =600mm ,c =400mm ,d =500mm 。

试问:1. 当取构件4为机架时,是否存在曲柄?如存在则哪一构件为曲柄?2. 如选取别的构件为机架时,能否获得双曲柄或双摇杆机构?如果可以,应如何得到? 解题要点:根据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进行分析。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其杆长条件是机构有曲柄的根本条件。

即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这时如满足杆长条件,以最短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机构则有曲柄;否则无曲柄;如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取那个构件为机架,机构均无曲柄,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解: 1. 现在a+b =840mm<c+d =900mm 条件成立。

取构件4为机架时,最短杆a 为曲柄。

2. 当取最短杆a 为机架时,得双曲柄机构;若选最短杆的对杆c 为机架时,则得双摇杆机构。

例2-1图例2-2图 例2-2 试根据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原理,由曲柄存在条件推导如例2-2图所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

解题要点:如例2-2图所示机构是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本题关键在于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灵活运用。

解:因为导杆与滑块组成移动副,所以转动副中心D 在无穷远处,即: ∞→CD l , ∞→AD l 并且 AD l >CD l 要使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各杆长度应满足下列条件: AB l +AD l ≤BC l +CD l AB l +(AD l -CD l )≤BC l b e a ≤+例2-3如例2-3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mm l BC 500=,mm l CD 350=,mm l AD 300=,AD 为机架。

试问: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AB l 的最大值; 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AB l 的最小值; 3.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AB l 的的取值范围。

解题要点:在铰链四杆机构由曲柄的条件中,其杆长条件是机构 例2-3图有曲柄的根本条件。

若满足杆长条件,以最短杆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机构则有曲柄;否则无曲柄;若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取哪个构件为机架,机构均无曲柄,即为双摇杆机构。

解:1. 因AD 为机架,AB 为曲柄,故AB 为最短杆,有mm l l l l BC AD CD AB 150500300350=-+=-+≤ mm l AB 150max=2. 因AD 为机架,AB 及CD 均为曲柄,故AD 杆必为最短杆,有下列两种情况: 若BC 为最长杆,则500=<BC AB l l ,且CD AB BC AD l l l l +≤+ 故 mm l l l l CD BC AD AB 450350500300=-+=-+≥ 得 500450<≤AB l若AB 为最长杆,则500=>BC AB l l ,且CD BC AB AD l l l l +≤+ 故 mm l l l l AD CD BC AB 550300350500=-+=--≤ 得 550500<<AB l mm l AB 450min =3.如果机构尺寸不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必为双摇杆机构。

若AB l 为最短杆,则AD CD BC AB l l l l +>+故 mm mml l l l l AB BC AD CD AB 150150500300350max ==-+=-+> 若AB l 为最长杆,则CD BC AB AD l l l l +>+故 mm l l l l AD BC BC AB 550300350500=-+=-+> 若AB l 即不是最短杆,也不是最长杆,则ADBC AB CD l l l l +>+故 mm l l l l CD BC AD AB 450350500300=-+=-+<若要保证机构成立,则应有mm l l l l AD CD BC AB 1150300350500=++=++<故当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 AB l 的取值范围为mm 150<mm l AB 450<和mm l mm AB 1150550<<.例2-4 如例2-4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杆杆长度mm l AB 20=,mm l BC 60=,mm l CD 85=,mm l AD 50=。

要求:1. 试确定该机构是否有曲柄;2. 判断此机构是否存在急回运动,若存在,试确定其极位夹角,并估计形成速比系数; 3. 若以构件AB 为原动件,试画出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和最大传动角的位置; 4. 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此机构有死点位置?(a) (b)例2-4图 解题要点:本题机构分析表明,四杆机构的分析常常涉及机构的类型,急回运动,传动角及死点位置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机构类型的判别关键是确定机构是否存在曲柄;机构急回运动分析关键是确定机构的极位夹角θ和传动角γ大小的确定,除用作图法外,还可以用解析法进行精确求解,但是求解比较繁琐。

解:1. mm l l CD AB 1058520=+=+mm l l BC AD 1105060=+=+<,且连架杆AB 为最短杆,故该机构有曲柄,且AB 杆为曲柄。

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 取mm mm l /1=μ作摇杆CD 处两极位时机构位置图D C AB 11和D C AB 22如例2-4(b)图所示,图中21AC C ∠θ=为极位夹角,且由图量得59=θ,故此机构有急回运动,可求得:98.1)59180/()59180()180/()180(≈-+=-+=θθK3. 若曲柄AB 为原动件,则机构在曲柄AB 与机架AD 共线的两位置时存在最小传动角和最大传动角。

用作图法作出机构在这两个位置D C B A ''和D C B A '''',由图可知:55max =''∠=D C B γ, 15min =''''∠=D C B γ4. 若以曲柄AB 为主动件,则从动件摇杆CD 与连杆BC 所夹的锐角为机构的传动角γ(即BCD ∠)。

因不存在0=γ的位置,故机构无死点位置。

若以摇杆CD 为主动件,则从动件曲柄AB 与连杆BC 所夹的锐角为机构的传动角γ。

此时,机构存在曲柄AB 与连杆BC 共线两位置即传动角0=γ的位置,故机构存在两个死点位置。

例2-5如例2-5图所示六杆机构。

已知1ω、1ϕ,各杆长度及位置,求滑块5的速度F ν及构件4的角速度4ω。

例2-5图 解题要点:用瞬心法求解此题时,只要找出构件2及构件4的绝对瞬心,便可求出F ν 及4ω。

瞬心法的缺点有:①不能作机构的加速度分析;②瞬心靠作图来找,机构在运动时位置不断变化,顺心的位置也随着变化。

有时瞬心将落在图纸外,使解题发生困难。

解: 1. 延长1216P P 、3623P P ,两线交点26P 即为构件2的绝对瞬心。

12P 是构件1和构件2的相对瞬心,则l AB B P P l v μωω⋅⋅=⋅=261221 126122ωμω⋅⋅=lABP P l12612262426242ωμωAB l E l P P P P P P v ⋅=⋅⋅= (向下)(l μ为机构比例尺)2. 构件4上E 、F 两点的绝对速度方向已知,分别作E v 、F v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46P 点,便是构件4 的绝对瞬心。

构件4 的角速度4ω为 AB ll El P P P P P P P P v 126122624262426244ωμμω⋅⋅⋅=⋅=1261226244645262446454ωμωAB l F l P P P P P P P P P P v ⋅⋅⋅=⋅⋅=例2-6 1. 找出例2-6(a)中六杆机构的所有瞬心位置。

2. 角速度比24/ωω是多少?3. 角速度比25/ωω是多少?4. 求点C 的速度。

26P(a) (b) 例2-6解题要点:当用瞬心法求两构件之角速度比或某点速度比时,用到的仅为几个与求解有关的瞬心,故在题目中不要求找出所有的瞬心时,则用哪个瞬心找哪个瞬心,此外求构件上某点的速度时,可能有多种求解方法。

在进行分析时应力求简便;构件间的速度瞬心与构件所处的位置有关,瞬心法求出的构件间的角速比或构件的速度具有瞬时性,当机构运动至下一瞬心后,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将发生相应变化,构件间的角速比及构件上某点的速度也发生相应变化。

解: 1. 找瞬心位置时,首先分析此六杆机构的瞬心数15=N 。

它们是:16P 、15P 、14P 、13P 、12P 、26P 、25P 、24P 、23P 、36P 、35P 、34P 、46P 、45P 、56P 。

为确保找对以上瞬心,可利用例2-6(b)图所示的瞬心多边形。

多边形各顶点上的数字代表机构中各构件的编号,两顶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一个瞬心。

各瞬心位置可用所学知识定出:两构件直接组成转动副时,转动副中心即为两构件的瞬心;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可运用“三心定理”。

所求瞬心位置如例2-6(a)图所示。

2. 求24/ωω即因24P 构件2与构件4上的等速重合点,故有l l P P P P μωμω⋅⋅=⋅⋅24144241222414241224//P P P P =ωω 3. 求25/ωω找出构件2与构件5的等速重合点即25P ,则: l l P P P P μωμω⋅⋅=⋅⋅25155251222515251225//P P P P =ωω4. 求C 的速度C 为杆5上的点,故 l C C P v μω⋅⋅=1552251525125/ωω⋅=P P P P故 l C P P C P P P v μω⋅⋅⋅=22515152512/另外由于C 点亦为滑块6上的点,滑块6上各点速度相等,故也可用26P 求得l P C P P v v μω⋅⋅==2261226例2-7 如例2-7(a)图所示齿轮连杆机构中,已知构件1的角速度为1ω,求图示位置构件3的角速度3ω。

(a)(b)例2-7图解题要点:此题为含有高副机构的速度分析题。

在确定组成高副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时,应分析在接触点处是否为纯滚动,若是纯滚动,则接触点即为瞬心;若不是纯滚动,则瞬心在过接触点的公法线上。

只要找出绝对速度瞬心35P 、15P 和相对速度瞬心13P ,即可根据瞬心的概念求出3ω。

解:先标出直接可确定的瞬心位置12P 、15P 、23P 、34P 、45P 、14P 。

先需求出瞬心35P、13P ,作出瞬心多边形如例2-7(b)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