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说与戏剧公开课
第 17 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根据十九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 的历程,完成下表内容。
流派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时间
成就
18世纪末-19世纪中 拜伦\雪莱\雨果\海涅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托尔斯 19世纪中叶-20C初 巴尔扎克\列夫· 第二次工业革命 泰\高尔基等 20世纪 电气时代的后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 海明威\贝克特等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赏析
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 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 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 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 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 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 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 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 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 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 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 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 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 了。
现代主义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会 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 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 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 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 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 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 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 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 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 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爱尔兰: 贝克特《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 在荒野路边一棵树下等待 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 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 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 剧中没交代,唯一的主题 便是等待。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 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 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 期望。
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人间喜剧》由91 部小说组成,共塑造了 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 社会生活。因而被誉为 “社会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葛朗台是吝啬鬼的典型:
一年四季穿一双呢袜,手 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 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 烛,妻子生病了怕出钱找医生, 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 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 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 关系的罪恶。
比较: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作品赏析
《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里最 (2) 理由: 《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国人 ( 2) 为什么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 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 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面,赞扬人民的爱国 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 特》。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 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 特》 ”? 热情在其中跃动。在波涛汹涌的 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 仁鉴,矗立着一颗最崇高的灵魂, 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具有非凡 宁静地鼓舞着并震撼着暴风骤雨。 的艺术成就。 ——罗曼﹒罗兰
产生于18-19世纪的欧洲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 传入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五四一代的中国文人被 认为是浪漫的一代,20年代前后的十年被看作是 浪漫的十年。中国在这一时期文学、音乐、美术方 面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品。
普契尼 意大利歌剧
郁达夫
徐志摩 再别康桥
郭沫若
材料:他们(浪漫主义者)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 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 位。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 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邹纯芝:《浪漫主义文学》
阅读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⑴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⑵特点: 注重细节,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
领域
1.浪漫主义 文学 2.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
人物
拜伦
雪莱
代表作
地位
《唐璜》等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西风颂》 天才预言家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 科全书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 平》 《母亲》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 科全书 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的基础
3.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
高尔基
4.现代荒诞 派戏剧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母亲》 《海燕之歌》
高尔基
《母亲》革命现实 主义的奠基之作
《母亲》描绘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的生活环境,而
生活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年代的年轻工人巴威尔,在革命者的 帮助下走上了献身工人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巴威尔的母亲像 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 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在儿子及同志们的帮助下,逐渐接 受革命理论,参加革命工作。小说结尾,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 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演说的传单,不幸被捕。被捕时他庄严
下列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B. 是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 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C.雨果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D.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浪漫之析
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之析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 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 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 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 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英国
法国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zxxk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 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唐璜》
诗里想表达什么? 《唐璜》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19世纪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的原因有哪些?
1、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工运有了理论指导; 2、工业革命后,两大矛盾激化,工运此起彼伏。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同: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的反映 异: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 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 现实主义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 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经济 政治 思想
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社会贫富分化 加剧,批判现实。 欧洲民主改革或革命的冲击。讴歌革命, 讴歌英雄。 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 对失望情绪的一种宣泄。
二 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国籍 作家 拜伦 拜伦式英 雄 雪莱 德意志 海涅 雨果 大仲马 代表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西风颂》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基督山伯爵》
材料: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他的创 作,是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员,编制恶习和德性的清单, 搜集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主要事件,塑造典型性 格。 ——别林斯基 :《批判现实主义》
《人间喜剧》之所以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 书‛,主要是因为 ①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③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④涉及各个学科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 D、 ②④
材料一: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
材料二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美的革命与改革
1.1776年,由北美13个殖民地所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了。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2.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17991814年)发生在这次欧洲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法国的君主专 制政体被推翻,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遭遇重创。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荒诞派开山之作
框图体系概览
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 纪以来 的世界 文学与 戏剧
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引起人们的失望现实主义文学来自揭露了资本主义 社会本质
反映 社会 现实
揭露了资本主 现代主义的一支 义社会秩序与人 ——荒诞派 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现代之析
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⑴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 中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2)代表: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3)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一)西方文学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拜伦 猛烈抨击社会 雪莱 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二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 三 浪漫主义特点
特点:注重想象和主观情感的抒发 个性 反映现实 憧憬未来
反理性 追求
*中外关联* 拓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所出现的浪漫主
义文艺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萨缪尔· 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被称为“反戏剧”。荒诞剧的特 点:第一,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无 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第三,舞台形象支离破 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