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药物外渗的处理
加强输液患者病情观察,对特殊用药(甘露醇七叶皂多巴胺等)要更加仔细,一旦出现外渗按以下步骤处理
1. 当输液致药物外渗时最好先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
2. 3. 13-5ml 23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 加的塞米松1ml 进行局部封闭。
4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
5抬高患肢。
6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
7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
酒精+云南白药湿敷效果不错
把土豆切成薄片敷上,干了在换一片!
对于药物外渗致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坏死,可选用短波紫外线疗法进行治疗,效果也很好,这种处理方法已有报道。
1
温度在75%一95
数。
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
3、药物外渗时最好先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
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局部封闭:用5-10ml注射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
5、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
2ml+
2ml+
)。
立即用
2ml十
10、出现坏死,可选用超短波治疗,严重的植皮。
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都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少进一步的损害。
6?护理对策
6.1?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湿
外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