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烟草历史发展及变革

中国烟草历史发展及变革

中国烟草历史发展及变革选题原因一、中国烟草的百年历史第一阶段:中国烟草的初始期我国古代没有烟草种植也没有关于吸烟的记载。

烟草起源于美洲。

烟草是于明朝传入中国,经历了300余年。

烟草成为走私鸦片的幌子,皇帝崇帧下令禁烟。

19世纪末期,中国真正的香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1889年,“品海”牌10支装香烟到上海试销。

1891年,由美商投资兴办的“美商老晋隆洋行卷烟厂”于天津成立,我国境内最早创办的卷烟厂1900年,“北洋营报局”出版了绍兴人徐树兰写的《种烟叶法》。

1902年,我国最早的卷烟品牌——“龙球”牌香烟。

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兼并了民族资本老晋隆洋,外国洋烟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第一阶段:中国烟草的初始期1904年,“庆亲王合约” 标志着外国烟草在中国销售的合法化。

1905年,简照南、简玉阶两兄弟筹建了“南洋烟草公司。

1915年,袁世凯颁布了《全国烟酒公卖暂行简章》和《烟酒公卖组织法》,设立了“全国烟酒公卖局”。

1918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北洋政府注册。

1919年,我国境内最早的卷烟印刷厂“英美烟草公司浦东印刷厂”于上海创立。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刊载一篇文章,第一次指出烟草是有害的。

第二阶段:中国烟草的成型期194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这是中国对烟类实行专卖的第一部正式法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逐步实行了专卖体制。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颁布实施《专卖事业暂行条例实行草案》。

60年代初期,成立了中国烟草工业总公司,并比较成功地试办了工业“托拉斯”。

第二阶段:中国烟草的成型期“中华”卷烟的诞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1950年底,上级部门将“生产中国人自己的最好的卷烟”的重任交给了中华烟草公司负责这项工作。

三个月后,样烟的配方终于顺利完成。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款民族高档卷烟,“中华”卷烟很快就取代了“白锡包”。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和70年代末期,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烟草行业也处于分散管理和盲目发展时期。

小烟厂盲目发展,计划外烟厂增加到300多家,烟草产销矛盾十分突出,整个行业管理非常混乱,卷烟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第三个阶段:中国烟草发展期1981年5月,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烟草实行国家专营。

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

1983年9月23日,发布了《烟草专卖条例》。

1991年9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1997年7月3日,颁布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2009年8月,对《烟草专卖法》5项条款作出修改,使其更趋完善。

二、中国烟草“三十年的卷烟营销模式的变迁”1、委托代批卷烟的销售模式跨市采购和批发跨省采购和批发县级烟草公司则面向全国各地购货,既从卷烟生产厂家购货也从其他烟草公司购货。

另外,由于县级烟草公司进行跨地域卷烟批发,业务量也很大。

有的县公司把卷烟批发业务拆分在几个批发部进行,每个批发部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有时一个卷烟批发部一天的卷烟批发数量就达到上千件。

不过,那个时期由于利润率低,卷烟市场混乱,县公司卷烟批发有一定的风险性,亏损是经常的事。

2、自建批发部坐店销售卷烟模式坐店经营满足了商户需求的营销模式,一直沿袭了十几年。

出现了一批职业“大户”,把卷烟从低价市场贩到高价市场,从中牟利。

烟草公司不送货,一些“大户”便“自愿”行使了“四级批发”的职权,负责向普通零售户供货。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1994年,国家局在重庆召开全国卷烟销售工作会议,确定了建设卷烟销售网络在营销工作中的中心位置。

从2004年3月起,国家局在全行业开展了“网建学上海”活动,要求各级烟草企业要以“上海模式”为标准,切实加强卷烟网建工作,大力提升卷烟网建质量水平,全面推行卷烟营销“访销配送”模式。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访销员每天到卷烟零售户经营场所去进行现场营销指导服务,收集他们所需的货源品种、数量,为他们开订单。

根据全县客户的货源需求情况向市公司要货源由烟草部门用专车送到客户手中,不再由客户自己到烟草部门订货。

3、访送分离期间的卷烟营销模式将数据上传给公司的电脑系统送货车统一将卷烟送给客户访销员1送货员2信息员3使用POS机通过扫描客户代码以及卷烟条码延边州局,撤销各县烟草公司卷烟销售网点,实行卷烟“大配送”1>.4、大访销大配送的卷烟营销模式卷烟经营人员的身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营业员的称谓统统被取消。

电访员用电话与客户沟通,采集订单。

送货员直接送货上门,客户再也不需要亲自购卷烟了。

5、现代物流的卷烟营销模式工商税利累计上缴税收超过4万亿元2012年8649.39亿元1981年75亿元三、中国烟草的现状一是二是彻底打破了大烟草的固有的“官商”观念,使整个烟草行业及时与市场经济接轨无论工业,还是烟草商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跨地域、跨省份的强强联合,重组与再造,构建竞争力强的烟草集团延吉卷烟厂是全国烟草行业36户重点企业之一。

1975年建厂,是吉林省利税大户和延边州国民经济支柱企业。

了解延吉卷烟厂的人都知道,延吉卷烟厂的前身是延吉市有机化工厂,主要产品是肥皂、面碱、树脂。

1973年,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厂子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1974年2月中旬,工厂转产,生产第一代产品“人参”、“瀑布”、“红松”、“金叶”牌烟斗丝投放市场。

1975年9月3日,经国家轻工部食品局领导同意,地方国营延吉卷烟厂成立,吉林省计委下达《计划任务书》:年产5万大箱,发展规模为10万大箱,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省里投资140万元,其余的地方自筹。

1976年开始迁址扩建,增加了3台卷烟专用设备,产品由1种丙级香烟增加到甲、乙、丙级5个品种。

1977年,固定资产增加到101万元,职工498人,生产卷烟18257大箱,实现产值1070万元,创利税473万元。

长春卷烟厂始建于1934年,历史上曾以人参烟荣膺全国十三种名烟而久负盛名;1998年8月20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加入红塔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成为红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现为红塔集团长春卷烟厂。

2006年12月1日,延吉卷烟厂与长春卷烟厂联合重组,成立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下辖延吉卷烟厂、长春卷烟厂、延边友利打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和朝鲜平壤白山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大同江烟草有限公司、罗先新兴烟草会社三家境外企业。

企业资产总值60亿元,在岗员工3,530人,国内年计划产量72万箱,国外产销规模11万箱,年实现税收居吉林省第三位。

一是二是三是彻底打破了大烟草的固有的“官商”观念,使整个烟草行业及时与市场经济接轨无论工业,还是烟草商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跨地域、跨省份的强强联合,重组与再造,构建竞争力强的烟草集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倾全力打造中国烟草营销网络建设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中国烟草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世界性的反吸烟的呼声始终很高的情况下,我们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因为烟草对国家经济上的贡献而忽视烟草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反过来,承认吸烟有害健康,但也不过分夸大其辞而忽视人们的实际需要,这就是烟草的特殊性。

针对这种特殊性,国家采取的基本方针是:忠告吸烟有害,提倡少吸烟或不吸烟1对烟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高税政策,寓禁于征22013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税后利润1000.8亿元 287.6亿元300亿元烟草企业利润占央企上交利润的30%石油石化企业利润占央企上交利润的28.7%对烟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高税政策,寓禁于征 2今年烟草企业上交利润占比从原来的不到两成陡然增高到三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去年大幅提高了烟草企业利润的提取比例《关于提高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函》烟草企业目前执行最高的利润提取比例,达到20%,而此前烟草企业的利润提取比例是15%。

努力研制低毒少害的安全烟,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卷烟焦油含量降至每支15mg以下,则每天吸10-20支烟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焦油含量从1981年的综合平均含量30 mg/支、滤嘴烟25mg/支,降到目前的17-18mg/支降至15 mg/以下实行国家统一经营或专卖制度4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对烟草的生产和经营实行专卖管理,统一经营。

这一管理体制对防止烟草盲目发展、提高烟制品的安全性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都至关重要。

四、中国烟草面对挑战及应对措施2002年《新民晚报》上登载的一则名为“美一烟民患癌打官司获胜,烟草公司须赔二百八十亿美元”的新闻无论行业怎么发展,企业如何改革,作为员工,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自身的岗位中做好、做实、做足。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更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今天的烟草行业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它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振作精神、肯定自我、认清方向,寻找一条更广阔的路子。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讲述的一些内容,通过梳理中国烟草的百年历史、回望行业的改革发展,希望有助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更好地回顾过去、凝聚共识,可以感受到行业未曾停歇的改革创新步伐,知道了中国烟草已经走出了多远;通过总结中国烟草的发展现状及面对的挑战,让我们更好地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在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的征程中集聚更多的前行动力、创造更新的辉煌业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