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武牧羊》课件

《苏武牧羊》课件


古:财物,(古今异义) 今:供出售的物品
《苏武牧羊》
第3段重点词句
被动句,“见”
1、其一人夜亡 在夜里,表名被词动作状语 逃跑
2、虞常生得 被活捉
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谈话 告诉
4、事如此,此必及我。 连累,动词
5、见犯乃死,重负国。 才 更加 对不起
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假使
使动用法,使…投降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 夫!
——孟子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 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jì), 旌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比铁石坚……
《苏武牧羊》
了解作者
班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 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 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 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 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
7.置煴( yūn )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 ch )弥山;
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ù ,使牧羝( 《苏武牧羊》
dī )
整体把握,理清情节
1、出使原因? 2、扣留原因?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
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6、归汉经过?
羁留历程
3、谁劝降? 4、不投降,怎样对 待苏武? 5、谁又去劝降?
《苏武牧羊》
第5段重点词句
定语后置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逐渐痊愈 告知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判罪 趁
3、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满
使····投降
5、空以身膏草野 形容词作使动,使·····滋润 6、君因我降 通过 7、女为人臣子 通“汝” 状语后置
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通?“叛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 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 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苏武牧羊》
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jiù);
2.数(shuò )通使相窥( kuī )观; 3.汉天子,我丈人行( háng)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单于;
5.后随浞野侯没( mò )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宾语前置
3、故使陵来说足下 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通“无”,“现
5、扶辇下除 台阶 6、子卿尚复谁为乎? 还
宾语前置
7、皆为陛下所成就
提拔 被动句
8、兄弟亲近 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劝降
9、子卿壹听陵言 副词,一定,务必
10、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通“沾”“襟”“诀
《苏武牧羊》
第6段
1、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 样对待他的? (1)肉体折磨:“幽武”、“ 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 ,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 食之”等。 (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等。
2、拟一个小标题概括这段意思

流放北海牧羊
《苏武牧羊》
第7、8段重点词句
1、武使匈奴明年 第二年 2、不敢求武 访问
(2)从君臣关系看,也应如此。
3、拟一个小标题概括这两段段意。
李陵劝降失败
《苏武牧羊》
第9、10段重点词句
1、汉求武等 寻求
2、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备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道歉 确实活着
,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 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 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 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苏武牧羊》
• 汉书价值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 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 ,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9、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使…争斗
10、若知我不降明 你
宾语前置,以何见女
不屈
《苏武牧羊》
第五段
1、卫律是怎样劝降苏武的?
威逼:“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软硬 兼施
利诱:“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2、拟一个小标题概括本段段意。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
《苏武牧羊》
第6段重点词句
牧羊
1、白单于 告诉 2、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3、匈奴以为神 把······当作 4、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才 5、掘野鼠去草实 通“弆” 6、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拄着
《苏武牧羊》
第7、8段:
以情动人,肺腑之言
1、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
(1)终不得归;(2)家人不幸遭遇:
①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
②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
③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
(3)自己投降的经历;(4)现在的皇帝不
值得为他守节
2、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
(1)蒙受国家大恩,愿报恩;
爱国情怀 忠贞不渝 守节不移
《苏武介词,表原因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身份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5、置币遗单于 赠送
6、百余人俱
省略句
7、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苏武牧羊》
家庭
父亲: 弟弟: 妹妹:
班彪 班超(投笔从戎)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辞赋: 诗: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苏武牧羊》
知晓作品
<汉书>(<前汉书>) •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
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苏武牧羊》
出使 判断句
第1段
1、苏武出使匈奴的原 因是什么?(用原句 回答)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厚赂单于,答其善 意”
2、拟一个小标题概括 本段段意。 《苏武第牧羊》一部分(1段):
第2段重点词句 省略句,“谋反”后省“于 ” 状语后置句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 适逢,刚好,副词
谋反匈奴中 2、以货物与常 把
《苏武牧羊》
第2—3段 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
经过。
勾结卫律的部属
私候张胜,得到张胜的支持
趁单于出猎准备起事
被人告发,起事失败
《苏武牧羊》
第4段重点词句
1、引佩刀自刺 拔出 2、舆归营 用车子送,名词作动词 3、单于壮其节
以…为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自刺
《苏武牧羊》
第4段 从苏武“引佩刀自刺
”的行为中可以看出苏武 什么品质? 忠贞爱国、舍生取义、以 死明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