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设计【教材分析】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1,《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2,《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3,《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主题丛书教材选取了《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张骞出使西域》《胡杨仰止》《青藏列车:在渴望中出发》……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下册1《走进西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张骞出使西域》《胡杨仰止》《青藏列车:在渴望中出发》【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及有关西部的诗歌,养成积累的习惯。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分享丛书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阅读的基础。

【教学板块设计】第一课时:自主预习课文预习任务:认读第一单元的生字、生词;会写会用生字表二的生字;能够准确的朗读四篇课文;通过查字典弄懂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能够就自己预习质疑问难。

预习方法:制定预习导航卡(见导航卡)、利用五字预习法完成预习。

第二课时:单元识字读文过关课一、词串教学本单元的20个生字,教师注音且每字组两个词,学生挑战读、记,在极短的时间内识字、组词。

二、词语过关1、出示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中词语,学生分组闯关。

小组内两两读词,错读三个以上者不过关。

2、全班开火车读,读错者不过关。

三、主题背诵1、利用本单元的四字成语,集中出示成语,快火车读——小组读——一分钟速背——展示背。

2、出示语文园地的两首诗,三分钟背诵。

每人一句全班开火车背。

四、学写生字1、认读生字,读生字并组词。

2、写生字,每字两遍。

五、正确朗读课文小组内两两互查,任选一篇课文的某一段,凡错三处以上者为不过关。

朗读课文中优美的段落(见课件)六、知内容1、按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三课时:精度引领课一内容:《草原》《丝绸之路》品味西部的美——景美人美训练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2、品读优美语言感悟表达方法(草原的第一段)3、积累背诵优美语言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时训练目标(以上训练点)二、基础知识巩固1、听写词语,即时纠错。

2、多音字复习三、回顾课文、整体把握1、理清课文脉络,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草原美景、远方迎客、热情款待、联欢话别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总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即:想想课文写了几件事,概括出来;再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加上自己的读书感受,就获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升华情感,重点品读㈠师: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他的所感。

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浏览课文,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浏览课文,寻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段,体会“人美”,感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表达方法。

1、远方迎客2、热情款待3、联欢话别㈡师:初到草原,它不仅仅感受到了“草原人美”,同时也感受到了草原景美。

请同学们速读第一段,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把那草原的美写出来呢?请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

1、空气清、天空明、颜色美、线条柔。

2、语言训练:仿写和造句仿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造句:“既……又……既……又……”㈢美美的背诵第一段,限时2分钟。

五、总结学法、略读提高。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学会这篇课文的?1、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2、联系上下文,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3、细读优美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六、依据方法、自主阅读。

用上述方法自主阅读《丝绸之路》,完成下面的提示:1、(1)《丝绸之路》这篇略读课文描绘了公元115年,中国与()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

中国使者的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_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3、这两段话分别在课文那一部分,在全篇又怎样的作用?•“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4、学生汇报。

第四课时:精读引领课二内容:《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训练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2、品读重点语段,感悟表达方法3、积累背诵优美语言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时训练目标(以上训练点)二、基础知识巩固1、听写词语,即时纠错。

2、句子练习缩句: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改写句子,愿意不变: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

三、学习《白杨》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1、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2、联系上下文,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3、细读优美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㈡回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师:我们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那他是怎样把“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写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品读课文。

㈢问题引领,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通过父亲和两个孩子的讨论,你知道白杨树有怎样的特点?那么从中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怎样的心”?1、体会‘讨论’抓特点,品读‘语言’悟表达。

白杨树:外形特点直高大内在品质: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2、重点体会父亲介绍白杨的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3、读语段:通过“从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体会白杨树的精神——感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通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体会爸爸表白怎样的心?——感悟“托物言志”表达方法。

4、背诵父亲介绍白杨树的语句。

(限时2分钟)5、仿写: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6、速读艾青《帐篷》,升华情感。

四、总结学法、略读提高。

1、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2、问题引领抓重点,品读“词语”悟情感3、研读语段悟精神,细细品味悟表达。

五、依据方法、自主阅读。

用上述方法自主阅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完成下面的提示:1、文章记叙了在遇到、、等困难时,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赞美了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2、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感动,读句子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体会八个感叹句、体会直抒胸臆、比喻等表达方法)3、请你说一说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第五课时:略读提高课追寻西部的美语文主题丛书:课文链接《西部风景》《苏武牧羊》《小站》《在渴望中出发》《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训练点:一、能够用讲读课学到的读书方法,阅读这五篇文章。

二、能够简单的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画出优美的语句、词语。

三、积累背诵:主题背诵第六首、五篇文章中优美语句。

四、快速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时目标二、基础复习,夯实基础。

1、积累背诵方面2、主题背诵内容开火车三、读文追寻美师:西部,祖国版图上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课文学习中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了西部建设者扎根西部、不怕困难,建设西部无私奉献的精神。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魅力西部,去追寻西部旖旎的风光吧。

1、学生自主阅读丛书2——20页(30分钟)出示自读导航卡:⑴快速读丛书,边读边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语言,让你感动的句子,批注上你心灵深处的丝丝感动。

写出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学生汇报:让你感动的西部人物故事:苏武牧羊;最美的西部风景: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最震撼的工程:青藏列车在渴望中出发;在铁路沿线上,给人温暖的小站,还有韵味悠长的诗歌:西部风景。

⑶主题背诵诗歌:西部风景⑷有感情朗读《小站》2、做读书笔记,记录优美语言。

第六——八课时:拓展阅读课美在西部1、阅读21页——89页,即:西部风光、西部风情阅读方法:列提纲用列提纲的方法,分别记录西部有怎样的风光;有怎样的风情?并用一句话简单介绍或者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