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1)
3.边际分析法本质
是利用边际值作为决策依据的方法, 通过动态渐 进过程的控制,把握系统(整体)变化,使系统处于最 优状态,它体现了动态优化决策思想。它的意义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不仅侧重于解决问题,更侧重于问题的预防; ②它反映的是不断向管理极限迈进的思想(管 信息、说服其他股东、重组企业所花费的成本,而监控公司所带来的收益 却由全部股东享受,监控者只按他所持有的股票份额享受收益。这对于他本人来
说得不偿失,因此股东们都想坐享其成,免费“搭便车”。 )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加强监控有利于公司绩效和总剩余的增加, 即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但只要每个股东在进行私人决策的时候, 发现其行为的私人收益小于私人成本,他就不会有动力实施这种行 为。
是在“信息不确定” 的条件下进行决策
图1-3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与区别
五、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 产品的价格、产量、成本的决策。
六、研究任务(内容)
生产什么?
为谁生产?生产多少 ?
怎样生产(充分利用资源)?
图1-4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市场经济机制与企业的性质
一、市场经济体系的构成
沉没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要求掌握
①有约束条件下 ②无约束条件下
的最优决策。
管理经济学概述
一、学科的基本出发点
经济学(Economics) 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和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研
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的利用资源)。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各个消费者、各个生产者或企业的经济行为。
四、企业决策
1.企业为什么要决策?
(1)理性人 在一般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一贯地追求最大的私利。
(2)资源的稀缺性 一是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 二是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2.决策工作
(1)寻找决策的时机; (2)确定可能的行动方案; (3)评价每个方案的收入和成本;
从中选择最能满足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 优方案。
飞机的成本、维修费、保养费、燃料费、工作人员的工资。
分析: 应用边际分析法进行决策时,首先找出
MR=? MC=?
即根据:MR-MC >0
解: 飞机的成本、保养费、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费用,无
论飞机是否有空位,总是要支付的,它属于不变成本。因 此,飞机上的空位子是否降价出卖,就不应该考虑再这 笔费用了。
边际分析法(向前看): Mπ=P-MC=800-900=-100<0, 故不应该生产.
平均法(向后看——秋后算总账): AC=600+900)/2=750元/台, π=P-AC=800-750=50>0
应该生产。
结论:
(1)平均法描述的是总体的一般状态、 静态,不能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2)边际分析法描述的是动态的,可以 判断未来总体发展趋势.
3.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
是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 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 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4.代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1)从委托人方面来看,
第一,股东缺乏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能力来监控经营者。 第二,股东监控公司,他要独自承担监控经营者所带来的成本,
最优的方案。
管理(Management) 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
目标的动态创新活动。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
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应用型的学科。 如1-2图所示。即:
管理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决策理论
消费者通过要素市 场向企业提供生产要 素,同时获得收入。
消费者
要素市场
消费
者和企 业都向 政府纳 税,同 时获得 政府的 各种服 务。
政府
企业通过要素市场购 买生产要素,然后进行生 产提供产品。
企业
消费者使用收入在产品市场
购买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同时 支付货币,形成消费支出。
产品市场
图1-5市场经济体系构成
企业决策时,判断一项经济活动是否 盈利,不是根据总体是否获利进行决策, 而是增加一个单位某一投入要素对总体的
影响程度,即根据MR-MC >0 来作为决策
的依据(向前看)。
二、在管理经济学中,最常用的边际值有
边际产量(MQ)((XT)Q)某总投产入量要的素变变化化量量 边际收入(MR)((TRQ))总产收量入的的变变化化量量
——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企业的存在理由
(1)企业通过生产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而获取利润; (2)提供就业、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2.企业目标(企业的责任)
(1)短期目标—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股东(投资人) 顾客
社会公众
企业
债券人
政府
员工
图1-6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
(2)长期目标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通过产品市场
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服 务,同时获得收入;弥 补成本,并获得利润。
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想:给 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
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交易中, 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更多。
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 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
商人给我们的商品供应或服务,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 的自利……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 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
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 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 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
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 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进步尽力而为。
三、企业的性质
《辞海》P112
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供求 消费 需求弹性 生产要 均衡 行为 供给弹性 素组合
市场 均衡
福利 理论
生产要 素价格
供求理论
生产 理论
市场 理论
分配 理论
图1-1微观经济学理论
三、基本概念
经济 ①是指人们从事生产、交换、消费、服务等 活动。
②节约、节省。
决策(Decision)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而选择一个
(2)从代理人方面来看,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经理可能 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而追求个人目标。经理们可能 会给他们自己支付过多的报酬,享受更高的在职消费, 可能实施没有收益但可以增强自身权力的投资,还可 能寻求使自己地位牢固的目标,他们会不愿意解雇不 再有生产能力的工人,或者他们相信自己是管理公司 最合适的人选,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二、参考书
1.《微观经济学》 (第5版)
Robert H.Frank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管理经济学》(第8版)
Christopher R.Thomas 著 S.Charles Maurice 机械工业出版(2005)
教学要求
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同学们需投入 一定时间阅读报纸、网络中介绍的社会经 济现象和热点问题,并尽量用所学理论解 释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管理经济学
(1)
陈晓慧
2011 . 3 . 修订
管理经济学在管理学科的地位
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是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的核心课程。
考核成绩方式
作业10%+考勤10%+考试(闭卷80%)
一、教材
《管理经济学》(第4版) 吴德庆 马月才 编著 人大出版(2006)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对每个方案做出评价,并从中选最 优方案或满意的方案。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一、边际分析法 1.边际(margin)
(1)数学语言表示为:
设有两个变量x和y,x—自变量,y—因变量,
当x→△x, y→△y时,△y /△x或dy/dx →y'
(2)经济学语言表示为:
每单位的投入要素变化对产出总体变化(产出)的影响程
即:当MR- MC >0时,空位子降价可获利; 当MR- MC <0时,空位子降价不能获利。
在本题里车票为300元为MR,而额外增加成本50元为MC。
∵MR -MC=300-50=250>0 ∴②决策是对的。
5. 最优化分析(Optimize Analysis)
(1)无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的确定
(Optimize Decision of Non-Restrict Condition) 这里的无约束是指各种生产要素(资源)没有受到限
π—是第t年的预期的利润;
i—资金利息率。
资金的时间价值举例
某企业有一个投资项目,有A、B两个收回投资方案,
它们的投资回收期都是5年,年利率i=10%,试判断哪个方 案好?如表1-1所示。
表1-1投资回收方案
年份 1 2 3 4 5
A方案 0 0 0 0 10
B方案 1.75 1.75 1.75 1.75 1.75
制的情况下,最优化的规则是:
①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利润在增加,应增加业务量
②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此时利润最大,不再增加业务量
度,即变化率 TQ 或 dTQ 。
X
dX
2.边际分析方法
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生
多大影响的方法。
边际分析法与平均法的区别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