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编制依据 (5)第三节、项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5)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5)二、部室管理职责 (6)第四节、工程施工环境 (10)一、水文、气象条件 (10)二、建筑环境条件 (10)三、地质勘查成果 (11)第五节、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11)第六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11)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1)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3)三、预制梁场总布置图 (14)四、项目临时占地表 (15)第七节、总体施工概述 (16)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18)第一节、引桥部分 (18)一、测量施工方案(含主桥) (18)二、挖孔桩施工方案 (22)三、承台施工方案 (25)四、桥台施工方案 (30)五、墩柱、系梁施工方案(含主桥) (33)六、预应力盖梁施工方案 (37)七、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 (44)八、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含主桥) (57)九、装饰工程施工方案(含主桥) (68)第二节、主桥部分(重点) (71)一、主拱基座施工方案 (71)二、拱座施工方案 (80)三、拱圈施工方案 (83)四、垫梁施工方案 (95)五、主桥墩柱、盖梁施工方案 (96)六、空心板梁预制方案 (96)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1)第一节、工期计划安排 (111)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 (113)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113)一、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113)二、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114)三、从资源上保证工期 (115)四、从技术上保证工期 (115)五、其它保证措施 (115)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17)第一节、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17)第二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8)一、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18)二、挖孔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8)三、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9)四、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23)五、承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3)六、墩柱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6)七、盖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7)八、T梁预制及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27)九、板梁预制及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28)十、拱座基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9)十一、拱圈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0)十二、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0)十三、质量保证期及工程维修服务措施 (132)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36)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36)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36)第三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7)一、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 (137)二、项目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138)三、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 (142)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3)第五节、责任追究制度 (146)一、总分包的安全责任 (146)二、分包单位的职责 (147)三、业主指定分包单位 (148)四、交叉施工(作业)的安全责任 (149)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1)第一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151)一、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51)二、人员配备及其职责 (151)第二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152)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52)二、水土保持措施 (152)三、水环境保护措施 (153)四、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153)五、降低噪声的措施 (153)六、固体废弃物处治措施 (154)七、施工造成滑坡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措施 (155)八、临时工程及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 (155)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7)第一节、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157)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157)二、职责分工体系框图 (158)第二节、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 (159)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9)二、文物保护措施 (160)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161)第一节、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161)一、风险识别的方法 (161)二、风险预测 (162)三、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162)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 (165)一、编制目的 (165)二、适用范围 (165)三、编制依据 (165)四、应急组织结构 (166)五、外部救援机构 (167)六、应急响应程序 (168)七、各项事故的处理方法 (169)八、施工现场应急简单救治方法 (171)附表: (174)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兴义至顶效马岭线位跨马岭河特大桥新建工程地处兴义市马岭镇马岭片区东面,下那白、白普坡附近,交通功能上起着连接马岭与红星轻工业园区,沟通桔山、老城区、顶效片区,连接汕昆高速、规划城市北环线的作用。

主桥跨越马岭河峡谷。

该桥作为兴义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将具备完善的交通功能,同时大桥还将具备兴义市全新标志性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本工程主桥采用单跨152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引桥采用25m跨径的简支T梁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MLK2+475.000,终点桩号为MLK3+085.000,全桥跨径组成为4×25m+160m+4×25m+5×25m+5×25m,全桥长度610m。

二、桥梁结构形式1、引桥布置形式引桥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预应力混凝土盖梁。

引桥盖梁,全长14.89m,宽2.2m,高2m。

盖梁顶面、底面平行,设置1.5%横坡。

引桥立柱中心距8.4m,立柱采用带圆弧倒角的矩形断面,倒角半径0.3m。

引桥桥墩承台采用哑铃型,承台厚2m,单个承台平面尺寸为6.5m(顺桥向)×3m(横桥向),每个承台设置2根ø1.5m挖孔桩,桩距4m,基桩持力层为中风化白云岩。

两个承台由系梁连接形成整体,系梁截面尺寸为2.0m×2.0m。

桥台采用扶壁式轻型桥台,分左、右两幅布置,两幅间设置2cm变形缝。

台帽底水平,台帽顶与背墙顶设1.5%横坡。

引桥上部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面连续。

小桩号侧引桥跨径组成为4×25m=100m,大桩号侧引桥跨径组成为4×25m+5×25m+5×25m=350m。

T梁梁高 1.7m,标准梁长24.92m,设有160型伸缩缝处标准梁长24.88m。

单幅桥横桥向布设5片中梁和2片边梁,共计7片T梁。

通过现浇横隔板湿接缝、翼缘板湿接缝和桥面板现浇层形成整体化。

2、主桥布置形式主桥在布置桥跨时,首先根据两岸拱座处的地质地形条件,确定拱座位置,在拱座顶面设置交界墩。

本桥主拱净跨径为152m,净矢高为30.4m,净矢跨比为1/5,拱轴系数m为1.872。

拱上桥跨共13孔,跨径为12.35m+11×12.3m+12.35m= 160m。

桥梁结构分两幅布置,双向六车道,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12m(车行道)+0.5m(防撞墙)+12m(车行道)+3m(人行道),全宽30.5m (1)拱座基础主拱基础不分幅,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底呈台阶状。

主拱基础包括拱座和主拱基座两部分。

主拱基础置于稳定、完整的中风化白云岩上。

ML4#主拱基础结构尺寸为:高10.269m,顺桥向长度32.5m,横桥向长度12m,基底呈三级台阶,高×宽分别为:4.269m×4m,3m×4m,3m×4m。

拱座高4.5m,顺桥向长度32.5m,横桥向长度6.5m。

ML5#主拱基础结构尺寸为:高11.769m,顺桥向长度32.5m,横桥向长度15m,基底呈三级台阶,高×宽分别为:3m×5m,3m×5m,3m×5m。

拱座高 4.5m,顺桥向长度32.5m,横桥向长度6.5m。

(2)拱圈形式现浇混凝土拱圈为单箱五室断面,箱室宽10.76m,高3.1m,另有10cm顶板后浇层。

(3)拱圈形式上构造由垫梁、拱上立柱、横系梁、盖梁组成拱上排架,采用现浇的施工方法,编号为G1~G12。

拱上垫梁较低一侧高度均为1m,另一侧高度随垫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垫梁宽2m,长10.76m。

拱上立柱横向为双柱,中心距8.4m,立柱采用带圆弧倒角的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1.4m(顺桥向)×1.8m(横桥向),倒角半径0.3m。

在G1#、G2#、G11#、G12#拱上立柱设横系梁,提高高墩稳定性,横系梁断面尺寸为1.2m(顺桥向)×1.4m(高)。

拱上盖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14.89m,宽1.6m,高1.7m。

盖梁顶面、底面平行,设置1.5%横坡。

(4)主桥上部结构拱上桥面主梁采用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面连续。

跨径组成为:12.35m(边跨)+11×12.3m(中跨)+12.35m(边跨)=160m。

中跨板梁板长12.26m,高0.7m;边跨板梁板长12.29m,高0.7m。

单幅桥横桥向布设12片板宽1m的中板和2片板宽1.62m的边板,共计14块空心板。

通过现浇铰缝混凝土和桥面铺装混凝土形成整体化。

4第二节、编制依据积极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以合同工期为依据进行施工总体安排、并配备足够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工期,严格遵守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合理组织施工,优选方案,降低造价,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便于操作,雕塑精品,结合本工程特点,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

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兴义至顶效马岭线位跨马岭河特大桥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兴义至顶效马岭线位跨马岭河特大桥施工项目招标文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2011年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13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道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第三节、项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现场采用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和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为确保圆满完成整个工程,本工程管理体系将采取在公司领导和各科室密切配合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