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
一、知识要点
1、自然资源:
(1)可再生资源:可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特点: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
(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夏季多,冬春少;空间: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3)措施: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4)南水北调工程:长江水系→华北、西北;东、中、西三条路线。
东线工程中,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5)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农业节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等;家庭节水,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工业节水,循环使用、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二、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但种类较少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C、总量小,但种类齐全
D、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3、节约和保护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②多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③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④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总量较少
B、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多
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分布均匀
D、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7、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
A、防止水污染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8、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A、兴建防洪工程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跨流域调水
D、大力开展海水淡化工程
9、南水北调是指()
A、北方水调入南方
B、长江流域水调入黄河流域
C、黄河水调入长江
D、长江水调入珠江
10、天津的李大爷最近逢人便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
他说的“长江水”来自于下列哪项工程()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黄入晋
D、引滦入唐
11、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尤为重要、容易做到的是()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跨流域调水
D、兴修水库
12、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方式的是()
A、自流灌溉
B、种植耗水量大的植物
C、喷灌技术
D、大水漫灌
(二)判断题(下列地理事物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因此可以随意利用自然资源。
()
3、土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4、我国“地大物博”,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合理,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人与耕地的矛盾不大。
()
5、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冰川。
()
6、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
7、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能够解决北方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8、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中,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
9、家庭节水的方式之一是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三)综合题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材料2由于污水排放,加上2007年进入春季以来,雨水偏少、气温偏高。
5月底,太湖蓝藻再次暴发,导致无锡自来水水源地遭受污染,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整座城市。
(1)矿产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所以我们应该。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不足。
(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2007年,当无锡市民再听到这首广为传诵的歌曲时,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太湖的水资源提出建议。
、(至少写两条)
2、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材料2:2007年5月3日,中石油在渤海湾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大油田。
是继大庆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二个十亿吨级的油田。
⑴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不足。
⑵石油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冀东南堡大油田位于我国省。
目前,我国是石油的(进口、出口)国。
⑶宁宁说:“我国有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大力发展燃油企业的数量与规模。
”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
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 __;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 __。
(2)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有哪些不良的影响?(写出一条)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写出一种现象)
(4)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
(写出一条)
4、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耕地资源出现危机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83年,我国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同时新开垦耕地0.54亿公顷,净减耕地0.13亿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0.1公顷,每公顷耕地平均养活的人口从5.5人上升到9.8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减少的趋势更加严重。
耕地的数量不但在迅速减少,而且土壤肥力也在下降,目前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1.5%,明显低于美国等欧美国家2.5%——4%的水平。
(1)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耕地目前存在着两大问题。
①在数量上:,②在质量上:。
(3)请你就以上问题,提出一条可行的办法。
5、读图回答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和西北地区。
这个工程规模巨大,分、、三条调水路线(图中⑤、⑥、⑦)。
(3)图中①是我国已经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黄入晋”,②是“”,③是“引滦入唐”,④是“”。
(4)我国水资源利用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调水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