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标准化
STD-4:关键或需要控制的工序有特殊的目视化辨识。
关键点:定义关键程序:例如QCOS、KPC、KCC、关键C目视牌、 SOS/JIS符号、目视辅助标识、指示灯、防错等
33/52
标准化——目视管理
• 要点/主题 STD-5:定期更新或维护目视化管理表格及工具(例如BPE,图 表,对策表,问题解决表,地面标记,料架标签,ANDON板, 容器限量标记,流水线标记等)。
STD-2:开展分层审计来评估目视化管理的执行,并有一个跟踪 流程来解决非标准的情况。
关键点:执行分层审计,检查各项标准是否被遵守,对于非标 准的情况立刻进行整改,交流相应问题,维持标准,进行持续 改进。使用问题对策表并针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定期进行回顾。 使用问题解决及跟踪程序。各区域所有的分层审计(包括班组 长)都需要有分层审计计划。各领导阶层通过分层审计检查工 位并对系统进行改进。 32/52
5个要素
标准化——工作场所组织
定义: 工作场所的每一件东西都有特定位置, 并清除了任何不必要 的东西,从而实现工作场所的安全、清洁和工作高效。
目的: 工作场所组织使工作场所有序化,使“偏离标准”的情况显 而易见,它能消除浪费,使日常工作更舒适、便捷并降低成 本。从而使工作场所条理化并对之维护。
39/52
关键点:观察者能快速了解目视化信息,目视设计简易,成本 需求低,可用于消除非增值时间浪费,做到“一目了然”
35/52
标准化——目视管理
•现状与标准之间得差距—— 一目了然
36/52
标准化——目视管理
案例2
37/52
标准化——工作场所组织
节拍管理 标准化工作
目视管理
工作场所 组织
车间现场 管理
38/52
STD-2:“5S”被应用到工位和整个工厂来控制所有项目。
关键点:强调5S的每一个步骤。有一个流程定义清晰的5S责任 制。员工有责任维持工作场所的各项标准。以消除浪费为目标 开展工作场所组织,鼓励循环利用,参照七种浪费进行工作场 所组织改进。
40/52
标准化——工作场所组织
• 要点/主题 STD-3:工作场所管理标准应该言简易懂、方便交流并目视出来。
关键点:使用者理解各项表格和工具,能解释怎样使用它们来 进行决策、问题解决、识别浪费和维持生产运行。在工位使用 的文件要及时更新,班组长参与跟踪、目标设定以及地面标识 的更新(例如,FPS,开始和结束标识,70%线)
STD-6:常用的目视化方法是基于使用者的标准(如:班组或车 间的BPE跟踪)。
关键点:各部门间的目视化应用及方法为同一标准(如BPE、标 准化工作、工作场所组织标准、状态指示等)
精益生产六项原则之标准化
范洵记 2015年10月
精益屋
安全
质量
客户热忱 效率 成本组织发展 Nhomakorabea文化
流
制
畅
造
制
质
造
量
标准化
持续改进 全员参与
信息化
精益理念
五大目标
六项原则 流畅制造 制造质量 全员参与 标准化 信息化 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体系是一个从理念,到目标、原则的经营管理系统。
2/52
六项原则
六项原则是推进精益生产的指导思想和业务。
标准化——目视管理
• 要点/主题 STD-3:偏离标准又不能很容易纠正的情况,必须制定文件化的 对策,并进行目视和交流(例如确认站问题清单、BPE板)。
关键点:问题清单用于记录发现的所有偏离标准的问题(例如 BPE,确认站,产能提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跟踪执行过程,使 用状态指示(如:红色、黄色、绿色、O、△、X)。问题清单 应包括对策措施的负责人、完成日期和当前状态
34/52
标准化——目视管理
• 要点/主题
STD-7:目视化管理工具应使现状和标准状态(目标/目的)清 楚地标示出来。
关键点:目视化管理工具能让使用者明白预期目标,现状,评 估情况和反馈情况(例如暗灯、质量确认站的SIP板、跟踪表、 量表)
STD-8:选择的目视化工具必须“一目了然”,指明特定使用者 的直接需要。
17/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案例2
18/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节拍管理 标准化工作
目视管理
工作场所 组织
车间现场 管理
5个要素
19/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节拍管理录像 思考:巧克力工厂管理有什么问题?
20/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定义:
控制均衡产量以满足销售需求的测量系统。
目的:
均衡生产进度,并在需要时生产所需产品。
12/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13/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14/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15/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16/52
案例1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点检工 作要素
设备标准化点检是设备保全的基础,它可以:
➢保证点检方法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防止遗漏检查要点 ➢作为点检表的依据 ➢培训员工 ➢持续改进
• 目的:
目视化管理能使所有员工很快看到现状,(正常/异常), 把握情况并采取行动恢复正常(标准)的状况。
31/52
标准化——目视管理
• 要点/主题 STD-1:建立工厂明确的政策方针,概述目视化的范围及运用, 其中包括清晰的标准。
关键点:工厂或部门的目视化管理标准必须形成文件。标准利 于员工交流和理解。有一份程序文件来评估和更新目视化管理 工具。
制造设计与 暗灯系统 精益布局 产品质量 标准
临时物料 存储
预期运输 精益包装 与接收
开放交流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Lsesan Design of Facilities, Equipment, Tooling and Layout
制造程序 认证
制造质量
节拍管理 标准化工作
24/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质量怎办?
生
产
客户需求
能 力
机会 丧失
怎样解决
这个矛盾?
现有能力
时间
加快节拍, 提高产能?
25/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时间-秒 seconds
等待时间 waiting 步行时间walking 非增值non-value
增值value
单件工时(TT)
实际单件工时(ATT)
关键点: 操作属于增值; 步行属于非增值; 等待(周期时间与ATT之间的差值)属于非增值; 等待(周期中的等待)属于非增值(在工作要素表上显示)。有 助于班组长和班组成员识别浪费。
11/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SOS)的组成部分 • 周期时间波动单 • 工作要素单 • 时间要素单 • 标准化操作单
周期时间(Cycle Time)
组员 member 实际节拍 ATT(秒) = 理论节拍 TT(秒) × 生产效率%
26/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分析各工序的周期时间,识别和消除浪费
生
产
1.5′
能
力
辅助时间
工步2 工步1
装配工位1
1′
辅助时间 工步2 工步1
装配工位2 27/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流畅制造
信息 集成 应用
信 息 信息
系统 治理
化
信息 技术 融合 质量系统 管理
均衡生产 设计面向
制造
拉动系统
固定周期 订购
全员生产 维护 员工发展
供应链物流 Quality System 规划Management
控制外部 运输
简洁流动
业务计划 执行
全员参与
员工参与
信息 基础 架构
质量信息
过程控制 与确认
关键点:所有班次的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SOS/JES。有一个工作指 导培训程序来证明员工是经过培训的,具备上岗资格。有一个流程 (正式或不正式的)以帮助证明班组内每个班次的每个员工都同意 遵守相同的工作程序。
: STD-4 标准化文件包含关键的安全项/人机工程信息。
关键点:基于风险评估、问题通报、安全事故报告,把安全和人 机工程信息写进JES。使用的符号与SOS相关连。班组成员理解并 正确使用这些符号。检查关键要素是否得到恰当的解释。质量和 安全事故的纪录要写在JES的背面,或合并在关键点中。
10/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 要点/主题 STD-5:标准化工作文件包含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
关键点:基于风险评估和下道工序反馈的缺陷,SOS、JES要包含质 量检查。JES可以引入产品质量标准做参考。正确使用质量符号。 确保关键要素有恰当的解释。
STD-6: 标准化工作文件清楚地区分操作/步行/等待(增值/非增值)。
22/52
标准化——节拍管理
• 要点/主题
STD-3:建立一个程序,有效识别和消除瓶颈。
关键点:建立持续改进的生产程序,并利用它消除TT和ATT之间 的差距。
STD-4:使用目视化/声音指示器反映工作周期和实际单件工时 之间关系(如流水线的标记,在静态工位的指示灯,70%标记 ,程序报警,指示灯)。
标准化的要素结构——5个要素
标准化操作
节拍管理
现场管理
工作场所组织
5/52
目视管理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节拍管理 标准化工作
目视管理
工作场所 组织
车间现场 管理
5个要素
6/52
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 定义:由生产现场批准、建立和保持的重复执行的工作功 能的文件
• 目的:为不断改进建立一条重复的、可预测的基线,并让 操作工参与到启动和操作的改进过程,以获得最高的安全 、质量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