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及数学的应用能力。

●●教学思考
根据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的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难点
正确地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课前准备】
投影仪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大屏幕演示并旁白)
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T(天)与蓄水量V(立方万米)的关系如教科书
P166图6—6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呢?
2 蓄水量小于400完立方米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干旱多少天
后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
3 按照这个规律,预计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涸?
组织学生先观察图象,然后讨论。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选代表回答。

由以前的图象基础,多数同学都能够解答,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个别
提示,观察横,纵左标所表示的变量,及现实生活的常识来帮助他们
解决问题;也可以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

指导学生通过找点的坐标的形式确定
(用投影仪给出)
教科书P167例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象,有了上面的基础,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解题思路,步骤,方法,并总结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指导学生完成P168的练习。

(用投影仪给出)
小组讨论“议一议”。

学生活动
有了上面的基础,多数同学都能够解答。

老师只需在解答的规范化上作出详细的解答,纠正解答中的不足。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小结
布置作业:
P168习题6.6的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