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 ppt课件
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写景抒情散文
读什么?
2、作者是怎样抒情或言志的? (哪些文字或段落是抒情的? 其他文字或段落有何作用?)
写景抒情散文
理清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层次,理 解文章各个部分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哪些段落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中心,而其他段落分别从什么角 度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作铺垫。)
写景抒情散文
散文的概念
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 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
选材自由,形式灵活,主题明确 集中(形散而神不散)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读什么? 1、通过什么来抒情 或言志?抒什么情 或言什么志?
写景抒情散文
把握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 的外在特点及语言特色 触 发 点
写景抒情散文
•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中考 的现代文阅读经常涉及的考点如下:① 整体感知作品,概括、梳理和初步归纳 的能力。②在具体语境中深入理解作品 的能力。③体验、感悟,联想、想象的 能力。④欣赏、评价的能力。⑤拓展迁 移、比较综合与探究发现的能力。
对相听泉》共三处写听泉,其他 未写听泉的段落是否就是多余的呢?
写景抒情散文
读什么? 3、哪些词语和句子集中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抒情散文
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和 句子,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选用恰当的 词语和意思含蓄的句子来表现中心思 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就需要体会意境,品味语言。 因此要找出文中的抒情议论句,理解 它们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写景抒情散文
(初三)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初三阶段写景抒情类散文
• 1、学习写景抒情类散文新课文外,更 重要的是要以新带旧;
• 2、这类散文的学习要求要往纵深强化 发展;
• 3、要明白初三不再是学习一个一个知 识点,而是消化吸收一类知识,要求 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心里要自然浮现 出知识框架,比较熟练掌握类型文章。
写景抒情散文
怎么读?
2、把握“线索”
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是贯穿 全文的一条主线。
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如《枣核》以“物” 为线索;如《鼎湖山听泉》以“时间”为线索; 以“感情”为线索,对《春》的赞美之情;以 “地点”为线索,如《三峡》。
写景抒情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例如:《绿》《阿里山纪行》以游踪为线索; 《石榴》《紫藤萝瀑布》则分别以“石榴”、 “紫藤萝花”为线索。写景抒情散文
怎么读?
3、体会“意境”
意境主要是通过形象地描写表现
出来的境界和情感,它是诗歌的生
命,也是散文的灵魂。有人说:好
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因此,阅读散
文应该像阅读诗歌一样,分析、再
现意境,从而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写景抒情散文
例如,《鼎湖山听泉》中的三处 “听泉”,初到鼎湖山,未见山景, 已听泉声的好奇心使作者“身不由己, 循声而去”;进山之后发觉山中泉水 “无处不涌,无处不鸣”,使人心旷 神怡,流连忘返;最后是夜来借宿寺 旁“枕泉而眠”,静心细细品味鼎湖 山的泉鸣,令人陶醉,引人遐思。这 就需要我们跟随作者的描写,进入美 的意境中,从而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初三阶段写景抒情散文精讲选文: 《鼎湖山听泉》与《绿》
• 选择理由之一:横向比较 • 《鼎》相对《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
山》《画山绣水》来说,它是很典型的游 记散文,而《林》偏于白描手法和拟人修 辞把生活哲理融于对小溪的描述中,就初 中生来说略有难度;《飞》则是客观性解 说词,知识含量不大;《画》则在写法上 仅突出地使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来丰富 景观。这么横向比较起来,《鼎》更适合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
写景抒情散文
怎样读?
1、抓住“文眼” 2、把握“线索” 3、体会“意境” 4、品味“语言”
写景抒情散文
怎么读?
1、抓住“文眼”。
文眼,即“揭示全文主旨”的点 睛之笔,即集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映作品主旨的词语和句子。抓文眼 就是抓关键点,目的是以点带面。 《美丽的西双版纳》《鼎湖山听泉》 《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
写景抒情散文
• 选择理由之二:纵向及自身分析 • 《鼎湖山听泉》是游记写景抒情散文,
与《阿里山纪行》等有相似之处,但记 游的角度比较新颖,同时除了抒发对自 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还蕴含着作者对人 生的思考和感悟,内涵比前面游记散文 更深刻。而且起承转合的过渡非常精巧。
• 《绿》:浓墨重彩的语言;写景角度的 变化;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的恰当运用; 作家感情的浓烈体现。学习时可以联系 《春》《济南的冬天》,集中对照分析 体会上面的四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