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批改的几点尝试.doc

作文批改的几点尝试.doc

作文批改的几点尝试
王贵农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学区东上坝小学734500
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批改作文比愚公移山还难。

愚公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从此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再也不存在了。

可是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的“两座大山”搬走了两座乂来了两座,永远搬不完,而且往往是教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是劳而无功。

所以,作文批改,是令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

用什么办法,既能把语文教师从批改的重压解放出来,乂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呢?我从工作不久就开始探索能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现已二十多年了。

在多年的探索中,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后来学习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发言:“学生作文,教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

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我很受启发。

之后又拜读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关于作文批改的经验,受益匪浅,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算摸出了一些门道,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我的主要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互改,老师抽改、精改,重在讲评”,既把作文批改由过去老师的“一手包办”、“全批全改”变成师生共同批改,或在老师指导下,组织学生互批互改,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达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划分评改小组,定出评改标准。

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不按班上原有小组划分,而应由语文教师重
新划分,名为“语文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以五人为宜,一个班分
多少个小组,取决于班上语文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定,如果班上
有十个语文比较好的,那么就可以分为十个小组,指定一个语文成绩好的、
有能力的同学担任评改组长。

重新划分后的小组,各组都有语文成绩好的、
中等的、比较差的,这样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语文老师
每星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对组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作文批改的要求,参照
教材有关写作练习的要求,再视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作文评分标准,印发给
学生,让他们熟练地掌握。

第二,老师抽改,学生分组评改。

1.老师抽改,每组抽一本,一般都是抽改组长的,抽改的这部分作文,老师可以精批细改(如果由70人组成的班级分为14个小组的话,就由原来改70 本变成了14本,这样就完全有能力有时间作精批细改了)。

改完之后发给组长,由组长仿老师的改法批改其余四五本,这对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课外负担不会太重,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采取这个办法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对那些语文学习爱好者进行培养,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2.学生互改,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换批改,一人批改一本。

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大有好处,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可以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与得差的作文,会从中得到教训。

每次对换批改一次,实际就是一次观摩交流。

学生互相批改时,老师做什么呢?学生批改时老师一定要始终在场,随时解答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批改项目老师要做出具体的规定:例如,圈出错别字,画出病句,做好眉批、总批,并打出分数等。

冈U开始批改,要求可少一些,之后由少至多,逐步深入。

学生互改之后还有以下两项工作要做好:
(1)检查和核分。

评改完后,组内同学交换检查,看评分是否合理,意见取得一致后,发给本人,再由本人对照评分标准核对,看自己所得评分是否合理,如果觉得评分不合理可
向老师陈述理由。

老师复查,发现确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予以订正,直到大家没有意见时,教师收PT评改后的作文,重点检查总评语并打分。

(2)推荐作文。

每次批改,都要求各组向老师推荐一•到两篇典型作文:一篇是好典型,一篇是差典型。

教师审阅典型是为作文讲评做准备,对写得差的同学进行个别性辅导。

第三,做好讲评。

不论是老师抽改,还是学生互改,都要进行认真的讲评,,讲评不能流于形式,要讲求实效。

我有时先叫写得好的同学介绍他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的,然后有表情地朗读一两篇,指出其成功之处,作为范文全班传阅;对写得差的同学召开座谈会,让他们谈谈写作的困难,然后针对他们的作文逐个指出不足之处, 并指明方向,讲给方法。

对全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文讲评时集体纠正。

教师还要适当地搞几次全批全改,每学期全批全改不少于三次。

开学初一次,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然后逐个提出要求;期中一次,了解每个学生半个学期的进步情况,指明努力的方向;期末一次,对每个学生做个总体评价。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评改作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既减轻了教师负担,有充裕的时间去备课、辅导,指导课外阅读;又使学生有机会阅读别人的文章,丰富了自己的写作题材和生活积累,开阔了眼界,学会了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认真作文的习惯和优良文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