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优秀说课稿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优秀说课稿

历史说课(必修2):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下面,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作一简介。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学会辨证地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作用。

本课共有三大学习模块: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其中,教学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经过;教学难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计: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围绕课题中的“新”字设问并展开教学:是哪些新的原因促使了航路的开辟?开辟了哪些新的航路?带来了哪些新的影响?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学案教学法、图表归纳法、地图演示法、启发诱导法、讨论交流法等方法。

2、学法设计:
通过指导学生识图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两幅路线图),教师适当补充部分史料,引导学生讨论,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以培养学生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两幅地图(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最新的世界地图)——学生观察比较差别——设问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引入新课。

新授:
第一模块: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突破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堂阅读、讨论来研究问题,教师再适当补充、点拔、释疑、归纳、升华以至解决问题。


遵循了“感性认识——实践应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一步:教师提问“你知道西欧最先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吗?”(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以往知识作答)。

第二步:教师接着提问“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通过讨论寻找答案)。

第三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补充相关史料,指导学生分析史料,师生合作,得出结论并归纳要点。

第四步: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学生明确: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必要性、可能性分别是什么?
原因(必要性):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对用作货币的金银的需求扩大。

(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

分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激发了欧洲人去东方的“寻金热”。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

⑤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的东西方的商路。

(直接原因)
过渡:教师设问“现在陆路受阻,只能寻找海上通道,假如要你组织一次成功的远洋航行,你看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条件(可能性):(学生可结合书上“历史纵横”内容归纳了解,
教师注意适当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①客观条件:A、物质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能为远航提
供海船、物资和资金等。

B、科技进步的推动: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都大大提高。

如指南针的运用、地图绘制技术很先进、能制造出
多桅多帆和快速舱宽的大船、船上还装有火炮等。

C、地理知识的进步: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等王室的大力支持。

第二模块: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突破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资料、图片的补充——情景再现——地图动态演示(航行路线)——中外史事比较(横向)的方式,加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一步: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大致经过(列表归纳、学生填表、讲练结合)。

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图、识图(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两幅路线图),引导学生比较郑和的航行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

教师适当补充部分史料,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们的航行。

(提示:欧洲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所到之处进行殖民占领和掠夺屠杀,这分明是一种罪恶,但客观上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所以,通常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新航路开始的。

郑和的航行虽是15世纪的伟大创举,但影响有限。


第三步:成果汇报——学生可分四组边演示边介绍四名航海家航海的历程及个中艰险,突出四条航线,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加以归纳:“哥伦布、麦哲伦向西,迪亚士、达·伽马向东”,并强调: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而非麦哲伦本人。

第三模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步: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学生阅读、讨论;教师补充史料;师生合作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

第三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第四步:教师点拨、归纳,多媒体展示影响的表现(如下):
A经济方面(欧洲世界)
商业革命政治方面走向价格革命资本的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整体
(补充)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
原始积累(即加速了西欧由封建市场
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雏形B开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开始(造成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出现C科技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融合。

突破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讲授法(适应教材内容较为理性的特点;适应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强的特点。

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如教师适当补充关于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知识。

提示: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却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并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引起了商业革命: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贸易扩大,同美洲联系密切。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在“价格革命”过程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老,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因此,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使了欧洲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总结:
幻灯显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示,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本课内容。

并出示训练题目。

思考探究:
“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有人对新航路开辟持否定态度(灾难说),也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有进步意义,即进步说)。

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的看法。

(作用:进一步拓展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原因:
开辟新航路经过:
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