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60岁。
肺癌术后2年,腰背痛2月。
CT示腰3下缘、腰4上缘破坏,腰3- 4椎间盘破坏,腰3-5左侧椎旁软组织肿胀,最大可能是:CA. 转移瘤B. 血管瘤C. 结核D. 骨髓瘤E. 椎间盘突出2 •关于急性肺脓肿哪项是错误的DA. 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B. 呈圆形软组织影边缘模糊C. 病变于胸膜交界呈锐角D. 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E. CT引导下可行导管引流治疗3 .下述关于肺错构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EA. 肿块呈圆形,常位于胸膜下B. 肿块边缘可见浅分叶C. 肿块内可测到脂肪密度D. 局部血管可被挤压推移E. CT显示病变内钙化不如平片4 •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AA. 两肺弥漫分布低密度区,无壁B. 呈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区,无壁C. 胸膜下肺大泡D. 肺内肺大泡形成E. 蜂窝状改变5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BA. 一侧脊柱旁圆形或乱圆形肿块影B. 早期扫描常不强化C. 起源于椎管内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瘤可呈哑铃状D. 多数神经鞘瘤因含脂肪较多而呈比周围肌肉低的密度E. 边缘锐利,附近骨骼可形成压迹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DA.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B. 呈水样密度A. 心包囊肿B. 淋巴管瘤C. 膈疝D. 肺隔离症E. 神经源性肿瘤&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DA. 胸片B. 断层C. CTD. 支气管造影E. 以上都不是9 .胸内淋巴结结核最先受累的是:DA. 气管旁淋巴结B. 隆突下淋巴结C.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D. 支气管一肺门淋巴结E. 以上都不是10. 纵隔肿块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是:AA. 胸部正侧位片B. 体层C. 血管造影D. 支气管造影E. CT11. 指出下述与肺心病不符的X线征象:CA. 肺气肿B. 右心室增大C. 左心室明显增大D. 右前斜位见肺动脉圆锥明显突出E. 右下肺动脉直径>15mm12. 肺癌可以经过气管转移扩散,最突出的例子是:EA、鳞癌B、小细胞癌C、大细胞癌D类癌E、细支气管肺泡癌13.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一般出现在:DA、发病后立即出现B、发病后6~12小时C、发病后12~24小时D发病后2~3天E、发病后5~7天14. 关于支气管扩张CT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EA、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管壁增厚。
B、距胸膜下3cm内的肺周边部见到支气管。
C、扩张支气管内可出现气一液平面。
D “印戒征”是扩张支气管与扫描平面垂直时的特征表现。
E、扩张支气管与扫描平面垂直时表现为“轨道征”。
15. 关于慢性肺脓肿的叙述,正确的是AA、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包膜。
B、急性肺脓肿迁延2个月以上。
C、一般无气—液平面。
D 无病变周围播散病灶。
E、平片多难以作出诊断。
16. “小泡征”提示哪一种疾病AA. 周围型肺癌,尤其是支气管肺癌B. 中心型肺癌C. 肺气肿D. 肺结核E. 肺脓肿17. CT表现:肺下叶较大范围低密度区,无壁,病变区内血管纹理明显减少,诊断肺气肿,请分型:AA. 全小叶型B. 小叶中心型C. 小叶间隔旁型D. 疤痕旁型E. 混合型18. 纵膈及肺门淋巴结测量多大属于可疑病变,不能确定有病或无病:BA. 11-14mmB. 5-8mmC. 15-20mmD. 20-25mmE. 15-25mm19. 上段食管受压移位,下述疾病何种原因常见:CA. 淋巴结肿大B. 神经源性肿瘤C. 甲状腺肿大D. 胸腺肿瘤E. 以上都不是20. 患者反复咳嗽、咳脓性痰一年,近一月痰中带血,CT平扫可见两肺下野外带支气管增粗呈囊状,多个相邻扩张的支气管构成大蜂窝状改变,该患者可能诊断为(D)A. 肺气肿B. 小叶性肺炎C.肺脓肿D.支气管扩张E.急性支气管炎21. 支气管扩张的先天因素有哪些(A)A. 先天性囊状支气管扩张、IgA缺乏、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 先天性囊状支气管扩张、IgA 缺乏C. 先天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D. IgA 缺乏、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22. 患者突然发热390C, 寒战、胸痛、咳嗽、咳吐铁锈色痰,CT 示右肺上叶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与肺叶相同,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该患者肺部疾患可能是:(D)A. 肺气肿B. 小叶性肺炎C. 肺不张D. 大叶性肺炎E. 干酪性肺炎23. 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为哪四期:(D)A. ① 充血期;② 灰色肝变期;③ 硬变期;④消散期。
B. ① 充血期;② 咳血期;③硬变期;④ 消散期。
C. ① 充血期;② 灰色肝变期;③ 红色肝变期;④ 消散期。
D. ① 充血期;② 红色肝变期;③ 灰色肝变期;④ 消散期。
24. 患儿,6岁,发热38.1 °C,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及胸痛,CT示两肺中下肺野纹理增粗、模糊并交织呈网状,可伴有小点状阴影,该患儿肺部疾患有可能是:(C)A. 小叶性肺炎B.大叶性肺炎C.间质性肺炎D.干酪性肺炎E.肺脓肿25. 患者突然发热,体温390C,咳嗽及胸痛一天,白细胞12.6x10/L , CT示右肺野见密实影, 中心部密度略低,三天后CT示右肺下野病灶内可见空洞,内可见气液平面,增强扫描洞壁有强化,该患者有可能的疾病是:(E)A. 癌性空洞B. 结核性空洞C. 肺囊肿D. 干酪性肺炎E. 肺脓肿26. 下列不是肺脓肿常见影像的是(C)A. 早期为小空洞,随后增大,出现气液平B. 空洞内壁不规则,壁厚,增强扫描洞壁有强化C. 空洞为偏心性空洞,内壁不光整D. 空洞周围肺纹理增粗、模糊27. 患者咳嗽,痰中带咳血一月,伴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 X 线示右肺门增大,右下肺片状高密影与门相连,该患者有可能的结核类型是(A)A. 肺结核I型B.肺结核型n型C.肺结核川型D.肺结核"型28. 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影像学表现是(B)A. 两肺野遍布形态、密度、分布三均匀粟粒样结节。
B•两肺野遍布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粟粒样结节。
C.两肺野遍布形态、密度、分布三不均匀粟粒样结节。
D•两肺野遍布大小、密度、分布三不均匀粟粒样结节。
29. 下列不是继发性肺结核徳影像表现是(D)A. 病变常位于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
B. 大量结核菌感染时可形成干酪性肺炎。
C. 常见内部有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的结核球。
D•病侧肺叶常变形,肺门上移、下肺纹理牵直呈“垂柳状”30. 患者左胸痛、气喘、呼吸困难三天,X 线示左肺中、下野见外高内低呈反抛物线形密度一致增高影,左心缘、膈面消失,CT 纵隔窗像示右胸靠后胸壁前窄带形液性密度影,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D)A. 左下肺大叶性肺炎B. 左下肺脓肿C. 左下肺不张D. 左侧胸腔积液31. 结核性胸膜炎分成(A)A. 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B. 肥厚性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C .肥厚性膜炎和积液性胸膜炎D .干性胸膜炎和积液性胸膜炎32. 老年患者,咳嗽、胸痛、咯血一周,且近一月来消瘦明显,胸部CT示右肺门旁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模糊,最大面径约 3.0cmx4.2cm ,呈分叶状,右肺上叶支气管变窄,有侧胸腔见液性密度影,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A)A. 右肺中央型肺癌伴右侧胸腔积液B. 右肺周围型肺癌伴右侧胸腔积液C. 右肺脓肿伴右侧胸腔积液D. 右肺结核伴右侧胸腔积液33. 下列不是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是(A)A. 生长在三级支气管以下。
B. 肺内单发肿块,2-6cm,以3-4cm多见。
C. 肿块边缘多数有分叶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
D. 若中心坏死,可形成薄壁空洞和壁结节,内可见钙化。
34•患者咳嗽,低热,痰中带血两周,示CT两肺内可见大小不等多发性小结节影,曾诊断为急性血型播散形结核, 抗结核、抗炎联合用药20 天后以上症状并未缓解, 复查CT所示两肺可见大小不等多发性结节融汇成片状阴影,肺门及纵隔多处淋巴结增大两侧胸腔积液。
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 D)A. 急性血型播散形结核。
B. 间质性肺炎。
C. 小叶性肺炎。
D. 弥漫型肺癌。
35.患者,右肾癌切出术后一年,近日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胸部CT 示双肺多发较大球形阴影,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 D)A. 肺脓肿B. 结核球C. 炎性假瘤D. 肺转移瘤36. 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病史两个月,CT及MRI示,胸骨后方肿块影,与纵隔大血管分界不清。
T2W I (A)示左前纵隔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T1W I( B)肿块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大血管受压向后移位,该患者可能的疾病为( E)A. 神经鞘瘤;B. 畸胎瘤;C. 脂肪瘤;D. 甲状腺囊肿E. 胸腺瘤.37. 患者,发热月余,伴全身性浅表淋巴结肿大,CT示,两肺门及纵隔见多个淋巴结增大,且融合成块。
CT值30-40HU,密度均匀,大血管包埋于其中,增强扫描,周围轻微强化,该患者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C)A. 神经鞘瘤;B. 畸胎瘤;C. 淋巴瘤;D. 甲状腺囊肿E. 胸腺囊肿.38. 患者左胸痛两天,伴呼吸困难,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CT检查示右侧胸腔靠后胸壁见带状液性密度影,该患者有可能的疾病是( E)A.左肺炎B. 左肺不张C. 左肺脓肿D. 左肺支扩E. 左侧胸腔积液39患者跑步后突感左侧胸痛、气急、憋气,咳嗽、但痰少,X线示左胸外带见无肺纹理区域,肺组织被压缩约30%.,患者可能的疾病是(D)A. 左侧肺大泡;B. 左肺气囊;C. 左肺局限性气肿;D. 左侧气胸。
40. 患者,左胸闷、胸痛、气短,刺激性干咳一月,CT 示左侧胸壁见大小不等的球形结节,增强扫描时见结节明显强化,该患者最有可能的疾病是(D)A. 左侧胸膜增厚B. 左侧肺脓肿C. 左肺癌D .左侧胸膜间皮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