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伴性遗传》的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给自己的《伴性遗传》这一节打个分,那应该是及格:如果叫我给自己一个评价,那应该叫“平淡”。

上课前和课上,除了紧张还是紧张。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就像一台机器,在背诵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

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激情。

首先,从内容上讲,导入环节是我认为完成的最好的,也是老师们比较认可的。

但同时,还是有欠缺的,通过道尔顿发现色盲遗传的小故事,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道尔顿身上的精神和品质,比如:他敢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对生活中小事深入思考及科学的调查方法,不断探究的精神以及孝敬父母的优良美德。

第二,关于男性患者为什么多于女性患者的问题,此内容应点到为止。

因为男性患者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是患者,而女患者需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存在色盲基因才是患者。

所以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

在这里不应提到比例问题,同时我认为,即使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也不应笼统地说3:1或1:2:1,因为在这里存在基因频率问题,只有亲代基因型确定的情况下,才能用概率进行计算。

第三,深度不够,在课堂上,一直讨论的都是人类红绿色盲,而很少提到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把知识水平提到这一高度上来。

再有,应把课堂教学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讨论。

从而得出结论,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让学生既得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课,我领悟到其实上上课不仅仅是讲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过程,应该是既轻松而又愉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