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理学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
改善缺血区血供
- 阻断β-R→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舒张→血 流流向缺血区→↑缺血区血供;心率↓、舒张期延长,利 于冠脉灌注和流向内膜缺血区;↑缺血区侧支循环,↑血 供
改善心肌代谢:↓FFA,↑糖代谢,耗氧↓ 增加组织供氧: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除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心绞痛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改变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有创)
-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冠脉支架
药物治疗(无创)
病例 患者姚某某,女,79岁,以“阵发性胸痛10天,再发加重3 小时”为主诉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 180/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未规律监测血压;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IⅡ级(KILLIP分级)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稳定性心绞痛:尤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慎用 变异型心绞痛:忌用,因-R阻断-R相对占优势
易致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梗塞:亦有效,但心肌收缩力,慎用。 注意: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久用停药
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应逐渐减量。
禁用: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不全者、哮喘/慢阻肺、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扩张全身血管 阻断β-受体
回心血量↓
回心血量
室壁张力↓
室壁张力
扩冠脉,阻力↓ 冠脉阻力
心率
心率↓
心肌耗氧量↓ 心肌耗氧量↓
Ca2+拮抗药
阻断Ca2+通道 回心血量 室壁张力 扩张冠脉 心率↓ 心肌耗氧量↓
表3 三种抗心绞痛药对决定心肌耗氧因素的影响
心肌耗 氧因素
前负荷
硝酸 酯类
(卧位—回心血量; 站位—体位性低血压) - 长效类: 预防发作。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给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急性—静脉给药 - 慢性—长效制剂+强心药 急性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
【不良反应】
1、血管舒张所致:
局部
面、颈皮肤潮红 头晕、搏动性头痛 颅内压↑ 眼内压↑(?)
全身
BP↓→反射性心悸 加重心绞痛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输送血管
给硝酸甘油后
阻力血管
B
A
B
A
非缺血区
缺血区
对照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非缺血区
缺血区
硝酸酯类的效应
非缺血区
缺血区
对照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非缺 缺 血区 血
区
硝酸酯类
双嘧达莫
非缺 缺
非缺 缺
血区 血
血区 血
区
“窃血”现象 区
“窃 血” 现 象
和血脂异常的患者
三、 钙通道阻滞药
降低心肌耗氧量
- 扩张血管→外周阻力↓→后负荷↓→耗氧↓;减慢心率、抑制 心肌收缩力↓→耗氧↓;拮抗交感神经活性,耗氧↓
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供
- 扩张冠脉中较大的输送血管及小阻力血管,↑侧支循环 增加和改善缺血区血供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 抑制Ca2+内流减轻心肌细胞内“Ca2+超载”保护作 用。
置入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右 冠近段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术后 右冠恢复三级血流
药物治疗策略
从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见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扩张冠状动脉 - 改善冠脉供血
是缓解心绞痛的主要治疗对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血小板聚集和血 栓形成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因素
- 抗血小板药、抗血栓药和ACEI类药
也有助于心绞痛的防治。
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
舒张血管、↓心率、↓左室舒张末 压→↓耗氧。
舒张冠脉,促进侧支循环/血流重 分布→冠脉供血↑→↑供氧。
促进脂代谢转化为糖代谢而改善 心肌代谢。
第一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受体阻断药 -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钙拮抗药
硝酸酯类+氨氯地平
扩血管作用增加,硝酸酯类主要作用于V, CCB主要扩张小A,且又有较强的扩张冠脉作 用。
(三)钙拮抗剂和β受体拮抗药合用
硝苯地平+普萘洛尔
二者对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协同作用,β受体阻 断药可消除CCB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后者 可对抗前者收缩血管作用,临床证明对心绞痛 伴高血压及运动时心率加快者最适宜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顺应性 代谢因素
冠脉血流量 主动脉压力 心动周期 冠状血管阻力 动脉血氧含量 心肌摄氧率
临床上将影响耗氧量的主要因素简化为: 三项乘积: 收缩压×心率×左心室射血时间 或二项乘积: 收缩压×心率 作为粗略估计心肌耗氧量的指标
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的病 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所造成 的血管狭窄。
体位性BP↓→晕 厥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长期大剂量)
硝酸甘油氧化亚铁生成 三价铁失去携氧功能。 静注亚甲蓝(美蓝)解救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 血红蛋白
CH2—O—NO2
+ ︱
CH—O—NO2 ︱ CH2—O—NO2
3.耐受性(Tolerance)
CH2—O—NO2 ︱ CH—O—NO2 ︱ CH2—O—NO2
Louis Ignarro
Ferid Murad
NO→激活GC→细胞内cGMP↑→降低细胞内钙浓度→ 血管平滑肌松弛→舒张血管。
这一发现同时成为壮阳药万艾可(Viagra,俗称“伟 哥”)产生的重要前提
2005年10月13日诺贝尔奖得主、一氧化氮之 父弗里德·穆拉德教授接受郑大聘书
【药理作用】
第三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
血管紧张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酶抑制剂(ACEI)
↓心脏前后负荷↓→耗氧↓ ↑冠脉血流量 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和心脏重构
思考题
抗心绞痛药有哪几类?其抗心绞痛的机制? 简述硝酸甘油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
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或钙拮抗药合用是如
何取长补短的
心绞痛持续发作如不及 时治疗则可能发展为心 肌梗死
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心绞痛发作的直接原因
供氧
耗氧
心绞痛
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失调,致心肌暂时 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聚积心肌组织,刺
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表1 影响心肌耗氧量及供氧量的因素
影响心肌耗氧量 的因素
影响心肌供氧量 的因素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
硝酸酯类与双嘧达莫对心肌缺血区血流量的影响
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性损伤
- NO--内源性PGI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生成和释放--心肌保护作用(早期 保护)
- 诱导药理性预适应(延迟心肌保护)--防止 心肌遭受严重损害
抑制血小板聚集
- NO(+)血小板中鸟苷酸环化酶--cGMP↑-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一、硝酸酯类
CH2—O-NO2 ︱ CH—O-NO2 ︱ CH2—O-NO2
O2NO
H O
O2NO
H O
O H
ONO2
O H
ONO2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Isosorbide Dinitrate
Isosorbide Momonitrate
硝酸甘油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1896年,就在诺贝尔去世 前不到两个月的一天和同 事开玩笑说:“医生给我 开的药竟是硝酸甘油,难 道这不是对我一生巨大的 讽刺吗?”
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Robert Furchgott
血管狭窄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 成并扩展进入管腔
lipi脂d c核ore
血栓
→
外膜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体)
冠脉造影 血管狭窄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依据WHO“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劳累性心绞痛 - 稳定型(慢性冠状动脉疾病)、初发型、恶化型 自发性心绞痛 - 卧位型、变异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和梗死后心
改变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耗氧量
- 小剂量扩张静脉(容量血管)--回心血量↓-- 前负 荷↓--心室容积↓--室壁张力↓--心肌耗氧量↓
- 大剂量舒张动脉(阻力血管)--外周阻力↓--后负 荷↓、心脏作功↓--心肌耗氧量↓
改变心肌血流分布,增加缺血区供血
- 增加心内膜下血供 - 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输送血管 - 开放侧支循环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
主要内容
概述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心绞痛的联合用药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概述
冠 脉 解 剖 特 征
冠脉有输送血管(大)、阻力血管(小)之分, 呈单枝楔状供应心肌。左、右冠脉存在侧支循环, 但建立起来较慢。
冠脉在心脏的走向是由心外膜移行然后垂直穿插 心肌间隙供应心内膜,心舒张期压力小,流速增 加,冠脉灌注在心舒张期。
β-受体 阻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