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5分),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1.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处,写错地方或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对每题得1.5分,共45分)1.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A.处于白昼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C.地球上不存在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发生变化的地点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2.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正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中心核3.图1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图1)4.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位于南 半球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下图是我国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图2)(未考虑海拔等因素)。

据此回答5—6题。

(图2)5.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 .30°N ,90°EB .16°52′N ,105°EC .23°26′N ,120°ED .36°52′N ,150°E 6.此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 ( )A .12:00B .13:00C .14:00D .16:00读地球某日的光照示意图(图3),此时太阳直射点为A 7.此时C 点的地方时是 A .12时 B .17时 C .18时 D .19时 8.D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0° B .23°26′ C .46°52′D .66°34′9.此日往后的三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将由快变慢再变快 B .北京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由一年中最大值逐渐减小 C .夏威夷高压势力正处在强盛期D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期10.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与流向与下列图示(图4)相吻合的是 ( )图(5)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11.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图5),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 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12.图6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 )(图6)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13.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图7), 判断( ) A .长春的昼在a 段渐长,D 点最长 B .悉尼的夜在c 、d 段渐长,C 点最长C .北半球的极昼在a 段扩大,d 段缩小D .南半球在a 、b 两段都是昼长于夜当北纬80°及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时,据此回答14—15题。

14.一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图示时间内,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正好是北京时间12:20,日影与竹竿等长,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 .120°E ,45°N B .115°E ,35°N C .120°E ,35°N D .115°E ,45°N15.如果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80°、60°、40°、20°,那么就纬度位置而言 ( )图(4)图A.甲地可能在南半球也可能在北半球B.如果乙、丙在同一半球,则丙地纬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地C.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甲地D.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之内16.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地热17.关于逆温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底部,白天容易出现逆温B.逆温出现时,对流运动将会增强C.逆温出现时,气温随海拔升高会增高D.逆温出现时,气温垂直递减率会变大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图9)单位(hPa),回答18—20题:(图9)18.此气压分布图最有可能出现在()A.隆冬季节B.冬春之交C.春末夏初D.秋末冬初19.此时,上海的风向是()A.东北风B.偏南风C.偏东风D.西北风20.此时北京地区的气压与山东半岛气压相比()A.北京地区的值气压可能比山东半岛的大6hPaB.北京地区的值气压可能比山东半岛的至少大1hPaC.两处可能相等D.北京地区的值气压可能比山东半岛的小3hPa21.南亚热带季风的成因是()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反气旋与气旋的交替控制④季风洋流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图10,甲地的月均温及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22—23题。

22.甲地所在半球及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C.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图10)23.甲地可能分布在(图11)中哪个地区()(图11)图1224—25题。

24.该地在本月中旬经历了()A.快行冷锋B.慢行冷锋C.暖锋D.准静止锋25.历经此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地气温变化值约为()A.9.2℃B.3℃C.8℃D.6.2℃26.有关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可见光增加,地表热带范围扩大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臭氧层C.臭氧主要分布在对流层,易被破坏D.南极臭氧空洞使南极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27.读高空等压面图(图1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A.图中4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近地面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28.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①极地高气压带②赤道低气压带③盛行西风带④副热带高气压带⑤信风带⑥副极地低气压带⑦极地东风带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②⑤⑥⑦D.②③⑥29.关于今年我国台风偏多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是()A.赤道辐合带异常活跃B.赤道地区对流偏弱C.南方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副高势力偏弱30.按图14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图14)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第Ⅱ卷二、综合题(4小题,共55分)31.图15为局部经纬网图上的晨昏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0分)(图15)(1)当AB为晨线的一段时,此日是前后,判断理由。

(2)当CB为昏线的一段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当AB为昏线的一段时,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时,CB是__________线的一段。

32.下图(图16)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的度数分别表示地球上的经度与纬度。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Array(1)这一天,深圳、北京、海口、重庆四地正午时,相同高度物体的影子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图中各点,昼长是12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__。

(3)如果A点为22日,那么日期为21日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

(4)请在下图(图17)中,请绘出指定的20℃的等温线,用来描述此时北半球海陆气温分布的规律。

并请说出等温线如此弯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20分)(图17)(1)A 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起于 月,止于 月。

(2)B 地区每年7、8月份一般会出现“ ”天气。

(3)图中C 、D 两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会 造成我国南北方的 (灾害)。

(5)图19为图18中B 处局部等高线示意图。

a 、b 为到A 村的两条引水线路,合理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6)如(5)题所给的信息,图19的B 、 C 处,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下面沿某经线绘制的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图20),回答:(12分)(图19)(图18)(图20)(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北半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近地面风向为______________,用锋面知识解释E处空气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ADDA 6—10:DADBB 11—15:ACBBC 16—20:CCCBA 21—25:ACDCB26—30:BCDAB二、综合题(共55分)31.(10分)(1)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夜现象(2)23°26′S(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自北极圈向南极圈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4)昏32.(13分)(1)深圳、海口、重庆、北京(2)A (3)120°W向西到180°(4)陆地向北凸由于海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陆地增温快,与由同纬度海洋比气温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