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历史)

信息化教学设计(历史)

信息化教学设计《经济重心的南移》目录前言 (3)一、教学内容分析 (3)1.地位与作用 (3)2.学时 (3)3.教材结构 (3)4.教材重点难点 (3)二、学情分析: (4)1.知识目标 (4)2.能力目标 (4)3.情感价值观目标 (5)三、教学目标设计: (5)1.知识与技能 (5)2.过程与方法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四、教学方法设计: (5)五、学法指导: (6)六、教学过程: (7)1.导入新课 (7)2.教学新课 (7)3.课堂总结 (9)4.板书设计 (9)5.巩固提高 (10)6.总结 (10)7.布置作业 (10)8.学生反馈 (10)七、学习流程图 (11)《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十课。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讲解了对今天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次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学好这一课对于学生在接下来中国经济史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时:一课时(45′)3.教材结构:南方农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4.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也即南方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的体现。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这课内容针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2、13岁,思维比较活跃,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史实来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上课一定要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作用,运用生动的语言等来达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学生又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观察南北经济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提高学生依据历史资料发挥历史想象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感知体会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依据历史资料概括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学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思想设计:经济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对于经济问题还没有概念,因此一定要注意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一定要注意历史概念的界定,因此本课可以采取结合多媒体,引入大量的图片,视频等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结合史实,分析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原因等问题。

由于本课是经济问题,是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一定要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讨,积极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教法与学法①.多媒体演示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使用多媒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②.比较法:指导学生观看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图片,让学生直面感官当今南方经济的繁荣,比较南北方经济的差别,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南方经济是在什么时候超过北方的。

③.探究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这符合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

总之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法、分析规纳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五、学法指导:学生应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注重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观看历史图片,视频等内容,练习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对经济问题的兴趣,为以后的历史经济问题学习打好基础。

首先通过观看图片,导入本科,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南北经济情况的对比,要明确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是什么,然后再逐一解决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表现,这其中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课本,并结合多媒体来了解当时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总之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探究基本模式为:“问题引入——学习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学习小结”。

2、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学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学习资源: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上海,深圳,广州,这三个城市的景茂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让学生谈对南方的印象,今天南方的经济和北方的经济相比,哪个地方更加繁荣,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南方超过北方?引入本课的内容——经济重心的南移。

2.教学新课【设计思想】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南北方地图,提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

【教师小结】经济重心的南移就是指从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逐渐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最后超过北方的过程,这是个漫长的时期。

南方农业的发展【出示投影】多媒体课件上展示《耕获图》以及南方茶叶、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农业的发展,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南方农业在当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2.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丘陵地区开辟了许多茶园。

【分组讨论】那么上面说了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取得发展的原因。

【教师指导】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最后我们知道南方农业的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1.为了躲避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劳动力等,2.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3.南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教师引导由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那么当时南方手工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呢?【出示投影】多媒体课件上展示蜀锦以及景德镇瓷器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南方的手工业取得了哪些发展,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纺织业:①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①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窑能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③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南方商业的发展【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宋朝的海外贸易状况以及展示宋朝海外贸易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形成对当时宋朝的海外贸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请学生看图回答当时宋朝海外贸易的范围。

【教师小结】当时宋朝通过泉州,明州,广州的港口向东可以到达朝鲜、日本,南到印度尼西亚诸岛,西到阿拉伯半岛,最远可以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这条路线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分组活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交子和会子的图片,指出这是宋朝出现的最早的纸币,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教师指导】同学们回答完以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而纸币则容易携带,使用方便,可以较大范围使用,有利于商品流通。

因此发明纸币。

今天的货币由国家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美,防伪技术更高,使用和管理更加科学。

【教师小结】经过上述讨论,我门了解了南方商业的发展,那我们总结一下南方商业的发展状况。

(1)商业都市: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都市。

市坊不分,出现了夜市。

(2)海外贸易①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外贸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纸币的产生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会子;④影响: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出示投影】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的理解,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组活动】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首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经济重心会南移?【教师小结】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其实就是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在古代,农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直接影响这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课堂总结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纺织业蜀锦号为观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板书设计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5.巩固提高1、“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我国()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榷场B、瓦子C、市舶司D、交子3、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6.布置作业1、今天,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开发的战略,今天的西部开发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2、1982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包括本课中的杭州、开封、景德镇、泉州、广州、苏州、成都等城市,现在邀请你当小市长,请就如何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谈你的市长宣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