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
一、【感悟目标】
1、概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课内探究】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
探点一环节动物
仔细阅读课本80—81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有多万种,动物、动物、类、
类和动物都是我们常见的动物类群。
2.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3.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
泌,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1、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2、环节动物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
蚯蚓身体有许多构成,依靠呼吸,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探点二节肢动物
仔细阅读课本81页最后一段—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蝗虫就是一种典型的动物。
2、实验:观察蝗虫:
(1)我们对蝗虫都比较熟悉,请你思考一下,蝗虫的体表比较柔软还是比较坚硬?
(2)观察蝗虫的足和触角的分节情况和翅的特点:
蝗虫的足有、、各1对,均,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翅有前翅和后翅各一对,翅革质狭长,起作用;
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
触角对,分节,具有和的功能。
意义: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等。
可以扩大其分布和生活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1)、蝗虫的气门共有对,其中中胸有对,后胸有对,腹部从第1节到第8节各有1对,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2)、蝗虫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其陆地生活习性相适应?(小组讨论)
相关链接:
节肢动物分为昆虫纲(如蜜蜂、蜻蜓)、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和多足纲(如蜈蚣)【课堂小结】
填写下列空白处,看看这些知识你是不是都掌握了?
环节动物:蚯蚓身体有许多构成,依靠呼吸,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举例:、沙蚕、水蛭等动物。
节肢动物:身体分,躯体、足和触角均,体表具有。
举例:、、等。
1.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协助运动
D.运动器官
2.蚯蚓属于下列哪一个动物门类?( )
A.鱼类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3.下列有关蚯蚓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B.蚯蚓白天穴居,夜间活动
C.蚯蚓是植食性动物
D.蚯蚓是杂食性动物
4.蝗虫的翅的特点是()
A.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B.前翅膜质,后翅革质
C.前翅、后翅都是革质
D.前翅、后翅都是膜质
5.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①②③④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④。
6.如图所示,分别将一只蝗虫的头部,另一只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哪一只会死亡?为什么?
【练后反思】
你认为对本节的学习还有哪些不足?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解决!
【课后延伸】
⒈调查你所在地有哪些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并做好记录。
⒉预习下一节《鱼类、鸟类》并做完预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