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1节“打虎上山”(过场锣鼓)(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
2、愿意聆听和观赏京剧艺术,乐意搜寻与京剧艺术有关的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3、初步认识有关京剧艺术“唱、念、做、打”的基础知识;
4、能够模仿学唱京剧《女起解》之“苏三离了洪洞县”及简单京剧做功。
2重点难点
对戏曲艺术兴趣的培养及体验
3教学过程
3.1中国京剧之唱、念、做、打
教学活动
1【导入】国粹---中国京剧---唱念做打
先欣赏一段京剧的视频资料。
介绍: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形成了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
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
2【讲授】唱
欣赏《四郎探母》之“坐宫”。
介绍唱:京剧唱腔的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人物情绪激动时,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二黄);此外,在叙事、写景、争论、斥责等场合,借助唱功,也可增强艺术感染力(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