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1603学分: 3 总学时:54说明【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并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及育人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等问题。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心理学教材;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教学参考书目】1.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刘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3.王振宇.《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4.许政媛.《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朱智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杨丽珠.《儿童发展心理学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及经历的历史变化,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设计类型、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三、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二、研究的一般过程三、研究设计类型四、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心理的实质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教学难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期、成熟、心理发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跨文化研究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意义的认识。
3.试比较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的异同。
4.人的心理反映事物同照镜子有什么不同?用科学的心理观解释人的心理的实质。
5.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或上网查阅有关的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的文献资料。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发展的概念及发展的基本性质;明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辨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分析某些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或理论。
教学要求:讲授与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相结合,要求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内容提要】第一节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一、染色体、DNA和基因二、遗产疾病第二节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三、胎儿的发育过程四、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第三节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身体的发展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四节儿童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二、动作发展的阶段三、动作发展的训练【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发展的基本性质2.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划分3.发展的“关键期”问题4.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5.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科学地辨证地认识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基本性质。
2.什么是年龄特征?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心理发展?3.高尔顿的名人家谱调查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解释。
4.盖塞尔的成熟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5.名词解释:印刻、关键期、早期教育6.如何辩证地看待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7.试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评定婴幼儿的感知觉,了解一些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实验,明确如何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更好发展。
教学要求:以讲授和实验为主,让学生掌握评定婴幼儿感知觉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准备。
【内容提要】第一节婴幼儿感觉的发展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二、视觉的发展三、听觉的发展四、嗅觉和味觉第二节婴幼儿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三、空间知觉四、时间知觉五、观察力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儿童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发展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2.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什么?3.简述幼儿的左右方位知觉、形状知觉、时间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4.试述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5.简要回答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趋势。
6.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的认知所经历的阶段及其特点,为以后能做好一名教师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皮亚杰的理论较为生僻,所以讲授时要呈现许多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皮亚杰的理论。
【内容提要】第一节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2学时)一、皮亚杰简介二、思维(认识)的起源三、思维的结构四、思维的机制第二节思维发展阶段(4学时)一、感知运动期(0岁-2岁)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图式、客体永久性、守恒、自我中心主义。
2、简述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几个阶段。
3、简要说明儿童掌握守恒概念的顺序。
4、举例说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5、试评述皮亚杰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五章儿童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习了解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掌握人类心智如何表征和操作信息。
教学要求:以讲授为主。
【内容提要】第一节认知单元一图式二映像三概念(或范畴)四判断第二节信息加工过程一、信息加工的阶段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三、记忆测量四、元认知五、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识记图式、映像、概念、判断等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元认知的理论。
【复习思考题】1.图示信息加工理论的过程。
2.主要的认知单元有哪几个?你认为在儿童认知培养过程中,那个单元最为关键,为什么?3.记忆测量的方法有哪些?4.元认知是什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语言获得的理论及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第一节语言获得理论一、环境论二、先天决定论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第二节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一、语言准备期二、语言发展期第三节儿童语言的发展及培养一、口头语言的发展二、书面语言的发展三、内部语言的发展四、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2.正确认识儿童语言的获得3.儿童语言的培养策略教学难点:儿童语言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思考题】1.如何培养儿童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2.书面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如何提高儿童的书面言语水平?3.应如何正视儿童语言的获得?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智力的一般理论和智力测验,明确智力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的问题。
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
【内容提要】第一节智力的一般理论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第二节智力的发展变化一、智商稳定性和预见性二、智力的成长曲线三、智力测量与个别差异【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正确认识智力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智力的个别差异教学难点:1.智力的一般理论2.智力的发展和变化【复习及思考题】1.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商?在S—B量表中如何计算智商?2.名词解释:标准化、信度、效度3.智力超常儿童有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怎样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优良品质?4.传统的智力理论有哪几个?请分别加以阐述。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情绪获得的理论,掌握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明确培养思路;了解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形成原因及简单的矫正方法。
教学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第一节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情绪和情感概述二、儿童情绪的获得理论三、儿童的依恋四、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及积极情绪的培养五、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第二节儿童意志的发展一、意志概述二、儿童的意志活动的发生及发展特点三、儿童意志的培养【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2依恋及重要意义3.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及积极情绪的培养教学难点:1.儿童情绪的获得理论2.儿童情感、意志的培养策略的灵活运用【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情绪、情感、意志、依恋、2.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假设有哪些?简述每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3.儿童期有哪些常见的情绪障碍?如何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4.简述学校恐怖症及其表现、原因。
如何防治?5.考试焦虑的表现及成因分析6.如何培养儿童的意志?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及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明确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促进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及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