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3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3题;共94分)1. (2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出现一些新变化,一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归属感增强,推测主要原因是()A . 流入城市的人口年龄更小B . 流入人口青睐大城市机会多C . 流动人口跨越的距离更远D . 从个体流入转向家庭式流入2. (4分) (2018高三上·永春期末) 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题。
下表是我国浙江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2000-2010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A . 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B . 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C . 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D . 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工(2) 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A . 机械增长率<0B . 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3)形成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 . 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出生率偏低B . 环境污染严重,本省人口外迁C . 我国二孩政策出台,人口出生率大增D . 产业转移,外来劳工大幅减少3. (4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 灾害B . 气候C . 经济D . 资源4. (4分) (2017高一下·厦门期末) 下图示意上海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年份中,上海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A . 2003年B . 2006年C . 2009年(2) 2010年后,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是()A . 政策限制B . 环境恶化C . 产业升级D . 经济衰退(3) 2001-2013年上海市人口变动将()A . 增大社会抚养压力B .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C . 提高平均工资水平D . 缓解人口分布不均5. (2分) (2014高一下·册亨期末) 读图“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A . 城市化水平高B . 城市人口为2500万C . 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 . 人口密度较大(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B . 印度C . 英国D . 南非(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 .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 .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 . 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D . 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6. (4分)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 . 农村到城市B . 城市到农村C . 农村到农村D . 城市到城市7. (6分) (2019高二下·北碚期末) 人口数量的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和机械增长率(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分别是表示自然增长速度和机械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是某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是()A . 甲、乙B . 甲、丙C . 乙、丙D . 乙、甲(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最有可能的现象是()A . 人口大量迁移到其他城市B . 逆城市化现象C . 老年人口比重较小D .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8. (6分) (2014高一下·邢台月考) 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是()A . 城市向乡村迁移B . 乡村向城市迁移C . 城市向城市迁移D . 乡村向乡村迁移9. (4分) (2017高一下·宜春月考) 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 较高的工资待遇B .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 . 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 . 迁入区优美的环境10. (2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A . 禁止民工外出打工B .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 . 统一管理撂荒耕地D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11. (4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该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 . 人口老龄化B . 婚姻家庭C . 政治因素D . 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 . 甲、乙B . 甲、丙C . 乙、丙D . 乙、丁12. (4分) (2017高一下·新化期中)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 总人口减少C .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 美国B . 日本C . 俄罗斯D . 德国13. (6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 .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C .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 .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14. (4分) (2017高一下·三台月考) 下表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A . 自然增长率增加B . 迁入量增加C . 出生率增加D . 死亡率下降(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 . 环境承载量约为2300万人B .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3000万人C . 环境承载量约为1961万人D .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2300万人(3)与合理人口容量不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 . 自然环境的优劣B . 科技发展水平C .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D . 消费水平15. (4分)下列区域中,人口较稀疏的是()A . 华北平原B . 成都平原C . 珠江三角洲D . 内蒙古高原16. (4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图是“某城市2007年和2017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2007年相比,2017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位于()A . 2千米附近B . 4千米附近C . 6千米附近D . 10千米附近(2)十年来,人口密度的变化体现()A . 城市化水平降低B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C . 城市等级下降D .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不变17. (4分) (2016高三上·江西模拟) 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读下图“世界人类大陆图”,下列有关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 . 趋向于热带雨林地区B . 趋向于中高纬度C . 趋向于岸边(海岸、河岸)D . 趋向于地势平坦的高原地区18. (4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的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 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观光旅游”B . 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是去报到”C . 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D . 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19. (4分) (2014高一下·武威期末) 以下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 某人去美国旅游B . 某人去美国讲学C . 某人乔迁新居D . 某人去美国留学20. (4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
读表(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1) 2011—2015年我国()A . 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B . 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C . 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D . 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2)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①本地就业环境改善②交通运输成本升高③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④外出生活成本提高A . ①④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②21. (8分) (2017高一下·佛山月考) 读“人口规模相当的四座城市①~④某年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有()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D . ①③(3)下列城市中的人口迁移状况和④最接近的是()A . 哈尔滨B . 上海C . 兰州D . 济南22. (2分) (2014高一下·滨海月考) 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A . 水资源B . 耕地资源C . 矿产资源D . 土地资源23. (4分) (2020高三上·武功模拟)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村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B . 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该村C . 性别比例失调D .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2)该村可能面临的问题有()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人口不断增长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③④⑤二、综合题 (共2题;共32分)24. (15分) (2016高一上·北京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11月,我国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暴雪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雪。
下图是我国东北及周边地区2016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
(1)A处是________气旋或反气旋)天气系统,在其控制下,易出现________天气。
(2)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图示中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其过境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