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社团校级社团(南校区)1(一)媒体类1、中大青年“因为中青,所以钟情”,是在社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像“中青人”对传媒的热爱一般,代代传承。
从1989到2014,“中大青年”伴着中大走过35载风雨寒暑,共同成长。
时至今日,中大迎来90岁寿辰,中青也成为了走在全国前列的校园媒体,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校媒奖项。
对外,每月一份报纸,微博、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新闻;对内,中青分工明确,编务、社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从即时新闻到菁英论坛,我们致力于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全面的知识服务;从杂志到报纸、微信、微博,我们与时俱进,也从不敢忘“打造高效最好的立体传媒”的初衷。
2、广播台是中山大学四大社团之一,前身为成立于1952年的中山大学广播站。
1994年10月,中大广播站正式易名为中大广播台。
作为中山大学内唯一的有声宣传机构,中大广播台积极举办各种规模盛大、创意独特、内容新颖的校园活动,经典品牌就是已经举办了28届的“维纳斯歌手大赛”。
中大广播台多次荣获中山大学学生社团风采大赛一等奖,及“中山大学十佳学生社团”荣誉称号,以丰富的经验、突出的成就,高效而优质的工作获得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3、求进报社是由中山大学党委组织部直接领导的唯一一个学生社团。
以各种刊物的出版为重点,以论坛和沙龙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包括《求进》正刊、党校专刊、求进双月报、军训快报、求进简报等刊物;以及记者论坛、学术沙龙、军训演讲比赛、十大教官评选、党员风采展示大赛等品牌活动(二)公益类1、Allshare义务服务协会与广州市残疾人英语培训中心合作口语培训活动,并致力于帮助那些与世隔绝、备受歧视的麻风病康复者。
成员们远赴各省、深入山区,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海南等省均留下了爱的足迹。
2010年,ALLSHARE作为中山大学的申报项目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2014年,在中山大学社团风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2、爱心助学协会一届届爱助人,笃行在乡村教育事业这条美丽的荆棘路上。
这里有特色的“1+1+1”的助学模式、暑期实地考察、助学周资助、为贫困地区建立图书角,而且在熊德龙一楼还有一间爱助书店哦。
3、Enactus(创行)Enactus(创行,原名SIFE)是由39个国家的160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学术界人士和企业界领袖组成的国际性公益组织。
中山大学Enactus团队(原SIFE)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Enactus团队之一。
通过开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践行青年公益项目,坚持“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2中大Enatctus 曾多次在Enactus 全国赛上取得好成绩。
2011年,中大Enactus 顺利问鼎SIFE 世界杯中国站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SIFE World Cup ”(SIFE 世界杯比赛),获得了全球八强的好成绩。
4、红十字会博爱,用小爱投射出大爱;人道,用善行孕育出温暖;救济,用实践积累出价值。
以爱之名相聚,以善之名共事,将个人的力量投入到了公益之中。
创立十六年间,我们不断努力发展,建设出跨越两座城市四大校区的红十字会。
长期活动项目包括:工疗站活动、启能学校活动、无偿献血、西关小屋、场地救护、救护讲座、救护考证和防艾周等活动。
5、中山大学南校区环境保护协会成立于2011年,是中大南校唯一专注于环保的公益社团。
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环境教育课堂、校园垃圾分类宣传、自然体验活动、每月环保日、环保讲座和环保汇谈等。
成立短短几年,协会在校内外得到广泛好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社团,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项目连续三年参加志愿服务广交会,得到环保公益界的大力支持。
6、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指导下的公益类组织,也是南校区最大型的综合性公益社团。
南校青协本着“服务校区,回报社会”的宗旨,一直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后勤工、弱势群体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南校青协承办多种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如大运会、亚运会、广交会、中博会等,同时自成立起就树立了自己的一系列活动品牌,如五点课堂、手语队、粤语课堂、西关小屋、走进高三、志愿者文化节、扬帆支教等等。
7、爱心同盟以“奉献爱心心连心,服务社会人与人”为宗旨、“聚无限爱心,铸最大同盟”为行动理念,同时,我们相信,为他人带来欢乐与幸福,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探访活动是我们的常规活动,此外,及时的募捐活动也是在全校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响应。
8、社会工作协会本社团是2002年经校团委批准成立的容学术性、实践性、公益性为一体的社团。
作为华南地区第一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社团,秉承着“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的社工理念,打造“爱、知、行”的品牌文化,奉行“心系社会,知行合一”的口号。
怀着一颗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心,依托着与广州、香港等地非政府组织(NGO )的密切联系,为中大学子提供各种以利他主义为原则的助人活动与社会实践机会。
在华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协会联盟中独领风骚。
曾获得过中山大学“十佳社团”、“优秀社团”,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9、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中大招协是一个由校招生办公室直接领导,在校团委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跨四校区的学习与服务性综合类学生社团。
协会以“让更多优秀学子选择中山大3学”为宗旨,致力为中大代言。
协会有两大品牌活动,寒假招生宣传志愿者活动和招生宣传材料征集大赛,前者去年志愿者报名人数高达5千,是中山大学参与志愿者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公益活动。
此外,协会组织迎新系列活动及接待多所来访中学,传递文化 ,搭建桥梁。
10、种子计划协会SeedPlan是基于科普与跨学科交流的青年教育公益组织。
针对广州地区高中生、大学生及喜欢跨学科交流的有志青年,开展一个常规项目、一个子项目和校内外创新主题分享沙龙。
常规项目“学科面面观”目前在广东省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第六中学的高中选修课堂,开展专业、职业的知识分享;子项目“大学专业面面观”则是以视频形式对各专业进行深入介绍。
(四)体育类1、击跆道协会击跆道是以中国武术为根基,集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国际自由搏击等武术的精髓,以及杨氏双节棍于一体的新派武术。
击跆道由我们的杨德威总教练于1998年创立。
“击”是击打,击跆道鼓励无畏无惧,积极进取的精神;“跆”意为腿的使用。
击跆道包括拳术,柔术,双截棍的练习,但基本功在于双腿;“道”意思是方法,理念,因为击跆道志在研究如何从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有效地习武的方法。
现在的击跆道,是一班喜欢武术的人在课余时间去研究武术,充分发挥人体动力学的知识,欢迎学任何拳术的任何一个人加入。
2、墨剑社成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剑道的学生社团,由韩国老师朴哲和执教,并于其创立的广州墨剑馆内训练。
在墨剑社中,除了朴老师外,还有不少高水平,有段位的前辈。
我们专注于剑道的提高,每周定期训练,并会参加周边的剑道赛。
更重要的是朴老师对剑友的珍视将道馆营造出家的氛围。
训练后的聚餐让我们难忘,与其他道馆的交流也让我们认识了不少剑友。
3、武术协会每年四校区的会员合计约500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为中大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
提供以武会友的平台,并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以行动实践“武为砺炼,道之以德”,为宣传中华武术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武协不仅多次受邀参与院校级重要演出,更代表学校出赛,均获优异成绩。
2012年,武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武术协会认证的首批“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考试点”。
4、游泳协会还在为不会游泳而发愁吗?还因为达标而苦闷吗?加入中大泳协,这些统统不用担心!我们有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有专业救生员证和教练员证;我们有着专业的后勤团队,支持着泳协的发展;我们有大量帅哥美女,教练任你挑!我们还有特色的水上运动,现在就差你了!我们分有基础班和提高班,细心为你指导,不论会不会游泳,只要你热爱,我们就欢迎!激爽体验,乐在泳协!在中大,不会游泳,你就out 了!5、棒垒球协会4一个充满活力的体育社团,协会成立于2003年,在中山大学各个校区均有分协会,旨在聚集棒垒球爱好者一起感受棒垒魅力,一起推广棒垒球运动,一起爱上棒垒球。
棒垒协会开展活动有棒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传授和训练、校内与高校间友谊赛,也与MLB (美国职棒大联盟)中国推广等机构合作举办讲座和棒垒体验活动。
同时协会为中山大学男子棒球队和女子垒球队队员提供初步培养和训练。
6、击剑协会击剑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项目。
它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要求运动员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体的良好协调。
击剑协会的宗旨主要是丰富同学业余生活,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同学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发展,活跃校园生活,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拓宽人际、增进友谊的舞台。
7、散打·概念截拳道协会中山大学散打·概念截拳道协会自创立以来已余十多年。
由广州著名散打教练滇东邦亲自授课。
在让你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能学到自卫防身的格斗技巧。
散打更贴近生活,注重实战。
拳,腿,膝,肘,摔,全面的格斗技巧。
打靶,攻防演练,实战演练。
让你学习到真正有用,高效的武术。
李小龙宗师曾说过“以无法为有法”,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旨在发扬中国传统武术,弘扬中国武道,继承发展李小龙宗师的武道精神。
同时让我们强身健体,学习武术技巧,锤炼毅力。
8、跆拳道协会于2003年11月11日由郭忠民老师创办,并已经正式成为中国跆拳道协会、广东省跆拳道协会注册团体会员。
协会旨在研习推广跆拳道这项国际运动,协助同学学习跆拳道基本动作,武道精神,增强学生体质、自卫能力和自信心,弘扬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文化。
热情、团结、坚持,协会优秀的社团文化薪火相传,使协会一直在发展壮大,不断获得更好的成绩。
9、太极拳协会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代表,三大内家拳之一,动静兼备、刚柔相济、内外相合。
由内而外的传统健身、技击之术,是国人对人体、医学、易理、自然之道的经验体悟,是国人强身健体、明理见性的方法途径。
太极拳协会是以“兼顾各派、沟通内外、古今知脉、道法同在”为指导,以传扬传统太极拳与太极文化为己任,为在校师生提供教学服务之学生团体。
10、探险协会在南校区目前运营着越野队、登山队两支各赋特色的户外团队,活动涵盖雪山、穿越、溯溪、露营、骑行、探秘、考察等。
越野队秉承普及户外知识、组织户外体验的理念,曾进行乳源大峡谷、秦岭鳌太穿越及连州溶洞探秘等;登山队怀揣着骄傲在山巅的理想,取得过登顶哈巴、雪宝顶及四姑娘山三峰连登的成果。
社团还会定期举办面对全校的开放性户外活动及各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