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喉癌放射治疗

喉癌放射治疗

• CTV2:为高危区域,包括原发部位GTV/术床及其 周围1cm的区域、以及受累LN所在的引流区
▪ PTV
• GTV/CTV外扩至少0.5 cm
精品课件
CTV1包括预防照射淋巴区域的规定
▪ 声带原位癌及声门型T1-2N0病变
• CTV1不需包括淋巴引流区
▪ 声门上型T1-2N0病变
• CTV1包括Ⅱ、Ⅲ区
T1-4N2
声门上型癌放射野设置
▪ 设两个侧颈相对野,各加300楔板,包喉 及淋巴引流区, 约8×8或8×10cm
• 上界:下颌角上1cm • 下界:平环状软骨下缘 • 前界:超过皮肤 • 后界:颈椎横突或脊髓。照至44Gy时,后界
前移避开脊髓,若颈后区(V)有淋巴转移, 则用电子线对颈后区追加照射
精品课件
GTV CTV2 CTV1
A
B
精品课件
正常组织器官勾画及剂量限制
▪ 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
• 包括脊髓、脑干、双侧腮腺、双侧颞颌关节、双 侧下颌骨和双侧中耳
▪ 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lanning risk volume, PRV)
• 在危及器官轮廓外扩0.3cm作为PRV • 目的是考虑到危及器官移动的可能性以及在整个
组织(如:气管、颈部软组织、甲状腺、食管)
▪ T4b: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绕颈动脉、或侵犯纵
隔结构
精品课件
区域淋巴结
▪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 ≤ 3cm ▪ N2:
• N2a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 > 3cm,但 ≤ 6cm • N2b 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 ≤ 6cm • N2c 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 ≤ 6cm
精品课件
声门上型癌设野
T1-2N1
T1-2N0
精品课件
T1-4N2-3
前下颈野设置
精品课件
双侧对穿野不加楔形板
精品课件
双侧对穿野加300楔形板
精品课件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精品课件
靶区定义
▪ GTV
• 为影像学所见的原发肿瘤及颈部受累的淋巴结
▪ CTV
• CTV1:为低危区域,一般包括CTV2外扩1 cm的区 域和需要接受预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区
▪ 声门上区 → 声门区:25~50%
精品课件
声门区癌的局部扩展
▪ 一侧声带 → 前联合、对侧声带 → 声门下区
▪ 晚期病变 → 甲状软骨、颈部、甲状腺门下区癌的局部扩展
▪ 少见,就诊时多为晚期病变,常累及声带、 气管、甲状腺
精品课件
跨声门癌的局部扩展
精品课件
声门上型
▪ T1: 肿瘤限于声门上区的一个亚区,声带活动正常 ▪ T2: 肿瘤侵犯声门上区一个以上邻近亚区的粘膜或侵及声
带或声门上区以外区域(如:舌根部、会厌谷及梨状窝内侧 壁的粘膜),喉没有固定
▪ T3: 肿瘤限于喉内,伴声带固定和/或侵及下列任何结构:
环后区、会厌前组织、声门旁间隙和/或轻度甲状软骨破坏 (如内皮层)
远处转移在10%以下 ▪ 声门区癌和声门上区癌之比为3:1 ▪ 危险因素:吸烟 (危险度为非吸烟者3-18倍)
精品课件
解剖
▪ 位置:上界—C4/C5
性)
下界-C6下缘 (女性略高于男
▪ 界线:上界-会厌舌面、会厌尖、两侧杓会厌
皱襞、两侧杓状软骨 区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
环甲膜、
前界-甲状舌骨膜、甲状软骨、
▪ N3: 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 > 6cm
精品课件
远处转移
▪ M0: 无远处转移 ▪ M1: 有远处转移
精品课件
0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A
Ⅳ期B
Ⅳ期C
临床分期
Tis
N0
M0
T1
N0
M0
T2
N0
M0
T3
N0
M0
T1,T2,T3
N1
M0
T4a
N0,N1
M0
T1,T2,T3,T4a
N2
M0
T4b 任何T
▪ 同期放化疗或放疗+靶向治疗:适用于T3及 部分体积较小的T4a病变
精品课件
T4b期或不能切除的颈淋巴病变
▪ 处理同声门型:
• 放疗综合化疗、靶向治疗 • 单纯放疗 • 营养支持疗法:不能耐受放疗者(PS = 3)
精品课件
阳性淋巴结的处理
▪ T1-2N+及部分T3-4aN1期
• 同期放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单纯放疗 • 部分喉切除+颈清扫术
▪ 原发于喉室粘膜 ▪ 多发生于一侧喉室 ▪ 肿瘤位置深在和隐蔽,体积不大 ▪ 喉镜检查仅见室带向上膨隆,但表面光滑 ▪ 常有声门旁间隙侵犯,容易破坏甲状软骨
精品课件
颈部淋巴转移
▪ 声门上区: 30~60%
• II、III、IV区是常见转移部位(分别为60%、55%和30 %)
• I、V 区转移很少见(约为5-6%) • LN转移率随T分期的升高而升高(10%→57%) • N0选择性颈清扫:20-40%颈LN M (T↑→LN↑) • 居中原发肿瘤易发生双侧颈LN转移 (20% vs 5%)
▪ T3N2-3期
• 全喉切除+颈清扫术+术后放疗±化疗 • 同期放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
▪ T4N2-3期
• 首选全喉切除+颈清扫术+术后放疗±化疗 • 放疗综合化疗/靶向治疗/单纯放疗:适用于不能手术切
除的颈淋巴病变
精品课件
术前放疗指征
1. 颈部淋巴结固定 2. 经肿瘤作紧急气管切开术后 3. 肿瘤直接侵犯皮肤
▪ 声门区
• T1: 0%,T2: 2%,T3-T4: 20~30% • 前联合→声门下区前份→气管前LN ( VI )
▪ 声门下区:10~20%(精I品V课、件 VI 区LN↑)
血道转移
▪ 转移率: 1~4%(本院8.6%) 尸解报告达30%
▪ 部位:肺→肝→骨→皮肤
精品课件
诊断
1. 临床检查:喉外形、摩擦音、颈淋巴 结 2. 喉镜检查:间接喉镜、纤维/电子喉镜 3. X线检查:食管吞钡检查 4. CT/MRI/PET检查 5. 组织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
▪ 局部晚期的声门型和声门上型病变(T3-4或N+)
• CTV1一般需要包括双侧Ⅱ、Ⅲ、Ⅳ和Ⅴ区 • 若Ⅳ或Ⅴb区受累,CTV1应包括锁上区 • 若Ⅱ区受累,CTV1应包括咽后淋巴引流区 • 若Ⅱ区受累淋巴结已扩展至Ⅰb区或与其边界毗邻,CTV1应包括Ⅰb区或Ⅰa,b区 • 若有声门下侵犯,CTV1应包括Ⅵ区
T3N0-1期
▪ 同期放化疗
• RT:70Gy • CT: DDP 100mg/m2,d1,22,43
或CBP AUC 5 – 6, d1,22,43
▪ 手术
• 喉及同侧甲状腺切除术+根治性或选择性颈清扫术 • 术后有放疗指证者应补充放疗±化疗
精品课件
T3N2-3期
▪ 同期放化疗/手术(处理同T3N0-1期病变)
声门上区:淋巴组织丰富、淋巴管粗大 声门下区:淋巴管精较品课少件 、较细
喉的正面观
精品课件
喉软骨、韧带和关节
精品课件
喉的分区
▪ 声门上区:
①喉上部:舌骨以上的会厌、 杓会厌皱襞 、杓状软骨
②喉下部:舌骨以下的会厌、 室带、喉室
▪ 声门区:
• 声带、前连合、后连合
▪ 声门下区:
• 声带下缘以下至环状软骨下 缘以上的区域

▪ T3:肿瘤限于喉内伴有声带固定和/或侵犯声门旁间隙、和
/或轻度甲状软骨破坏(如内皮层)
▪ T4a:肿瘤侵犯穿透甲状软骨和/或扩展到喉外组织(如:
气管、颈部软组织、舌根、精品甲课状件 腺、食管。
声门下型
▪ T1:肿瘤限于声门下区 ▪ T2:肿瘤扩展到声带,声带活动正常或受限 ▪ T3:肿瘤限于喉内,声带固定 ▪ T4a:肿瘤破坏环状软骨或甲状软骨和/或侵及喉外
精品课件
二维放疗
声门癌放射野设置
▪ T1-2:两个侧颈相对野约5×5或6×6cm。
• 病变在声带前1/3:不加楔形滤板 • 病变在声带后2/3或全声带:加300楔板 • 颈(+):射野相应扩大并使用缩野技术
▪ T3-4:照射野根据病灶范围相应扩大
精品课件
声门癌设野
T1-2N0
T3-4N0-1
精品课件
活体组织学检查 精品课件
肿瘤分型
➢ 根据原发肿瘤的位置分为: ▪ 声门上型
• 肿瘤位于声门上区,即在由喉的上界至声带上缘之上的 区域
▪ 声门型
• 肿瘤位于声门区,包括声带、前联合和后联合
▪ 声门下型
• 肿瘤位于声门下区,即在声带下缘和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的区域
精品课件
TNM分期
AJCC/UICC 2002年修订
精品课件
颈部淋巴结命名
精品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颌下腺
后界
颈静脉窝
舌骨下缘
环状软 骨下缘
颈内静 脉后缘
胸锁乳头肌
颈总动脉
胸骨柄 上缘
前斜角肌 颈内静脉 精品课件
声门上区癌的局部扩展
▪ 会厌喉面癌(50%) → 会厌前间隙、会厌舌面、舌根
▪ 杓会厌皱襞/杓区癌 →声门旁间隙、梨状窝、环后 区
▪ 室带癌 → 会厌喉面、会厌前间隙、声带、甲状软 骨
精品课件
T4b期或不能切除的颈淋巴病变
▪ 放疗综合化疗、靶向治疗 ▪ 单纯放疗 ▪ 营养支持疗法:不能耐受放疗者(PS = 3)
精品课件
声门上区癌
精品课件
T1-2N0期
▪ 内窥镜下切除±选择性颈清扫术 ▪ 开放性部分声门上喉切除±选择性颈清扫术 ▪ 单纯根治性放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