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远征军,最完整图文版(为自由而战)

中国远征军,最完整图文版(为自由而战)


除了参军报国以外,还有更多的中国的孩子直 接参加到支援抗战的后勤工作中。图为在修筑 成都新津机场工程中,孩子们也加入了建设大 军。他们在挑石头,有人负责砸碎他们。
1945年5月21日,位于印度阿萨姆邦的中国 军队阵亡烈士墓。
不能忘却的回忆 • 腾冲国殇墓园198师纪念碑
远征军老兵
走出野人山的唯一女兵
1944.10.4 腾冲战役中的伤员
1944.10.4 腾冲战役。远征军用火焰喷射器攻 击日军火力点
1944.10.4腾冲战役 远征军火焰喷射器攻击日 军碉堡
1944.10.6 腾冲战役 远征军正在搜索前进
1944年10月14日,经过 5个星期激烈的战斗,远 征军以18000人的伤亡, 终于解放腾冲。腾冲也 成为第一座中国军队从 日军手中强攻解放的城 市。图为1个小女孩用扁 担挑着她全部的家当回 到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 家。
在松山战役结束后曾有参战 日军回忆,当中国军队开始 冲锋时,他听到了很多稚嫩 的喊杀声,随后大量12岁 到15岁的中国少年兵向日 军的交叉火力猛扑上来。图 为1944年11月23日,少年 兵李占宏在对着镜头微笑, 那时他刚刚年满13岁,但 已经入伍2年了。虽然只是 一个孩子,但他在历史的相 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大反攻开始,1944.12.11,缅甸八莫,远征 军榴弹炮正在向日军开火。
中美联军用砍刀在绵延600 英里的密林中砍出一条路 ,向密支那发起进攻。经 11周残酷的密支那攻击战 ,远征军和美军以伤亡 6000多人的惨重代价,艰 难啃下日军所有堡垒。图 为1945年2月10日,缅甸 密支那一座佛塔前,2名美 军士兵在一座泥土加草根 堆成的坟前献花致敬,那 里埋葬着他们的中国战友 。
1944年12月5日,这是 一位重装在身的年仅10 岁的,隶属于新6军的中 国少年兵。正在准备从 缅甸密支那乘运输机回 国。参加中国对日本军 队的最后一次大会战, 芷江大会战。
图为1945年5月,在配备 了部分美械之后,中国第 74军将参加芷江战役。第 74军的一名儿童兵在测试 1门75毫米美式山炮。我 们可以看到,尊贵如中央 军王牌的第74军也是草鞋 兵。
1944.8.29 远征军搜索日军阵地
远征军以6000磅炸药摧毁日军松山要塞
看守两名日军俘虏
龙陵战役---向龙陵运输弹药
1944.10.12 远征军通信兵引起一名中国孩子 的好奇
1944.8.1 腾冲战役,远征军火箭筒正在攻击
1944.9.14 腾冲战役,一名士兵从日军尸体旁 取下日本太阳旗
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的意义
缅甸失守,中国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 上交通线,不得不开辟驼峰航线。 但也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
1.掩护了英军撤退,赢得时间保卫印度。 2.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粉碎了 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 3.这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弘扬了 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在抗战中,除了可以勉强维持轻武器和口粮以外,其他诸如 被服,副食,医疗,运输,通讯,重武器和运输等等都只能 是将就,在前线的国军士兵绝大部分都是草鞋兵,包括精锐 的远征军也不例外。图为1945年2月26日,在昆明的炮兵训 练中心,1名中国士兵在编织草鞋。
抗战中,中国军队惨重的伤亡,极低的待遇和几近于无的军 饷让这支军队兵源匮乏。所以在战争中,有很多年纪很小的 少年兵,甚至是儿童兵。1944年9月2日,这是中国远征军新 6军第14师42团的,年仅12岁的云南小兵李贝乐,他已经入 伍1年,是一位冲锋枪手,这个孩子将和其他的少年兵一起 翻越热带山林,走向战场。
第二次远征战役 • • • • • • 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松山战役
松山战役是滇 西缅北战役中的一 部分。 在抗日战争后 期中国为打通滇缅 公路,远征军于 1944年6月4日进攻 松山,同年9月7日 占领松山。
松山日军工事
1944.6.22 向松山主峰冲锋的远征军
今 昔 对 比 滇 缅 公 路 “ 二 十 四 拐
中国远征军的组建
“如果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想有多少个师团的 日本兵可以因此而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 可以毫不费力得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甚至可 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 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 线……” ——罗斯福
第二次入缅作战备战
在印度兰姆伽受训的中国驻印军
训练中的中国士兵
中国远征军在训练
中国驻印军在进行训练
训练中的中国士兵
更换美式装备,远征军如虎添翼
远征军防空训练
远征军防空演习
机枪训练
实弹演习
反坦克枪--日军战车杀手
攻坚利器--火箭筒
一架名为“dinghao(顶好)”的美军轰炸机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中国由第5军、第6军、第66军十万人组成远征军赴缅 作战。
远征军简介
第一阶段 1941.12—1942.8 中国远征军出征失 利,撤退至印度。 第二阶段 1942.8—1945.6 从印度方向反攻的 中国驻印军 1943.3—1945.3 从云南方向反攻的 中国远征军
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9日 ,日本第33师团一个步兵 联队占领仁安羌油田西北,堵住了英缅军的退 路。 中国军队第66军新38师在师长孙立人带领 下,攻破日军封锁,救出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 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 等500多人。 此役胜利轰动了中、 英、美三国。
返 回
中国远征军猛攻敌阵地
兵败野人山
1942年4月25日,缅甸战况急剧恶化,中美英三方达成了一致 意见——全面撤退。
杜聿明带领着第五军军部和新编22师穿越整个缅北原始森林 无人区最终到达印度,历时114天,“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 寰”,最初的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了两千多人,死亡率高达86%, 平均每天死亡131人,平均每公里死亡23人。
为自由而战
被遗忘的英雄—中国远征军
1941 -- 1945
滇缅公路告急
滇缅公路从云南昆明至缅 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
如果滇缅公路被切断, 当时中国国内抗战国生命线——滇缅公路
1942年,二战进入白热化,日军入侵缅甸,威胁印度,中国抗日战争步履维 艰,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2月,为保卫中国唯一的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 中国远征军赶赴缅甸作战。这条路是用鲜血铺成,并用鲜血来捍卫的!
1944.9.15,中国军 队第5军第200师士 兵登上C-47型运输 机,他们脚上是胶 鞋,而不是普通中 国军队的草鞋。因 为他们代表了中国 军队的精锐,穿胶 鞋会在其他盟军面 前好看一点。
1944.10.1,美军达维斯在向中国士兵分发胶 鞋,注意中国士兵的草鞋,这是当时中国装 备最好的军队。
这是众多远征军撤退途中最艰苦、最漫长、死亡人数最多的 一条路线。
孙立人
(1900.12.8— 1990.11.19) 中华民国陆军 二级上将。 仁安羌一战赢 得了国际声誉被 欧美军事家称作 “东方隆美尔”。 被视为国军中相 当另类的鹰派。
返 回
新38师 师长
戴安澜将军牺牲
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 日军第56师团阻击。戴安澜第200 师,与军部失去了联系。在后有追 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 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 打游击。 5月16日,戴安澜于撤退途中,被机枪子弹射中胸腹部。 26日傍晚,因伤口溃烂感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 年仅38岁。
• 1942年4月14日军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 部,包围于仁安羌。英军突围失败,粮弹告竭,陷于绝 境。 • 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 军求援。 • 4 月16日晚孙立人率本师一一三团驰援。于18日凌晨赶 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 阵地。18日夜,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 时突然向日军 侧翼发起攻击,同时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 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然一一三 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 瓦底江溃退。到20日全部残敌肃清。 • 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 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 百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 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18人,全团伤亡近半。
远征军入缅作战伤亡对比 (全部统计)
第一次入缅作战伤亡人数
日军:4500人 英军:约13000人 中国远征军:50000人(绝大部分在野人山)
第二次入缅作战伤亡人数
日军:4.8万人 中国驻印军:1.8万人 日军:21057人 中国远征军(滇西):67403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
1、中国远征军打出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远征军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挫 败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德中东 会师的战略图谋; 3、中国远征军的赴缅作战,有力的支援了国内的抗 日战争。
在列多公路旁的一座康复营,史迪威将军向 一群中国残疾军人脱帽致敬。
1945.2.24,远征军势如破竹,坦克营正在腊 戎向前突进。
美军火神特种部队的1名士兵刚来到昆明,在 等待车辆的时候,他在和1个中国小男孩聊天 。
阻击日军
激战中的远征军
激战中的远征军
第二次远征结果
• 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 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滇西中国远征军解 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 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 下图为驻印军在空军支援下向缅北挺进
远征军新22师野战医院护士 刘桂英
向中国远征军致敬! 向所有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奋起抗击日 本侵略者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军人和盟 军军人致敬!
著名指挥官
• • • • • • • • 孙立人 杜聿明 史迪威 卫立煌 罗卓英 廖耀湘 戴安澜 宋希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