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远征军 课件讲解

中国远征军 课件讲解


中国远征军 之
第一次入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的概念界定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 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 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 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 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 赫战功,1942年以后称为中国驻印军。
原因(缅甸的战略地位)
大撤退
史迪威与罗卓英撤到印度
1、撤回国内的滇西,在怒江东炸毁了惠通桥,与日军隔江对峙,并成 为后来滇西反攻的主力,其中包括著名的松山战役;
2、戴安澜一部在撤退的过程中遭到日军的埋伏,戴安澜身受重伤,不 久牺牲,其部转到腾冲、云龙;
3、杜聿明一部则在野人山迷路,加之森林茂密,虫蚁成群,疫病流行, 连日降雨,伤亡惨重
其它军队的撤退情况。
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人数约10万,到8月初先后撤到印度和滇 西的仅有4万。至此,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作战失败,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 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 亡1.3万余人。缅甸失守。
戴安澜
外辱需人御, 将军赋踩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熊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集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补给困难,我军被迫撤出浴血坚守12天的同古阵地。
仁安羌大捷
日军为夺取缅甸西部重要的大油田----仁安羌拟定了作战计 划,并与英缅军队发生了激战(事实上,英军正准备从仁安 羌撤出),致使英缅军第1师全部及坦克营一部被包围于仁 安羌东部地区,水源断绝,粮食殆尽,英军向我军连续发出 求救信号。为解救英军的危机,已经抵达前线的远征军新编 第38师师长孙立人,立即调整部署,以第113团逼近日军阵 地,发起进攻并击溃日军,将油田全部收复,救出被围困的 英军7000余人,汽车100余辆,战马1000余匹,以及被俘的 英、美国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接着又掩护英缅第一 师向宾河北岸陆续撤退。“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 他们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眼眶中竟都含着感激的 泪水”。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以少胜多、击溃优势日军, 轰动了英伦三岛,英国政府特向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第 113团团长刘放吾等人颁发勋章。
丘吉尔在1942年2月16日给缅甸总督的电报中说: 我认为,缅甸以及与中国的联系在整个东方战区中 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英国必须守住缅甸,用它作 为保卫印度的最后一道屏障。
对中国来说“保持住西南的国际交通线,使租借物 资能够将继续通过仰光畅通无阻地运送到中国”。
所以,缅甸成为同盟国与日本法西斯所必争之地。
刘放吾
(1898—1994),湖南桂 阳人,别号:不羁台湾 参谋指挥大学毕业,黄 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 步科,率113团参加仁 安羌战斗,解救英军 7000余人,获得英国荣 誉勋章。
仁 安 羌 战 场
曼德勒会战
日军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逼近了腊戍(缅甸北 部的重镇,曼德勒的门户),而此时驻守腊戍的参 谋团已经匆忙撤离,5天跑了1000余公里,退到滇 西保山,却未及时向部队传达此消息。29日,日军 在10余架飞机、3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向腊戍发起 进攻,缅北重镇终于陷落,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 囤积在此地的物资也落入敌手。此时的实际情况是, 英缅军正向印度撤退。至此,曼德勒会战化为泡影, 5月1日,曼德勒失陷。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 亚历山大(英方指挥官,二战中敦刻尔克撤退的指 挥者)再次导演了“敦刻尔克”。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的失误,也是原因之一。
5、英军得不到缅甸人民的支持,也是导致中国远征军失败 的原因之一。
入缅作战的经验教训
1、出国作战,必须先做好准备。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注 意情报的搜集,做好部队的后勤补给工作和交通通讯工作。
2、国际联合作战,既要有统一的指挥,又要有相对的独立 性,这样才可以发挥综合战力。这些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反攻 和国际联合作战打下了基础,是极其宝贵的。

副司令长官
第5军
军长
第200师ຫໍສະໝຸດ 师长 新编第22师 师长 第96师
第6军 第49师 第93师 暂编第55师 第66军
师长
军长 师长 师长 师长 军长
新编第28师 师长 新编第29师 师长 新编第38师 师长
卫立煌(后罗卓英) 杜聿明 杜聿明 戴安澜 廖耀湘
余韶 甘丽初 彭璧生 吕国铨
直到1942年1月4日,日本第55师冲之队率先突破泰 缅边界,并一路直进,直逼仰光,英方则节节溃败。 2月5日,英方极力催促中国远征军火速入缅,3月12 日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 以卫立煌为司令长官(未到任),杜聿明为副司令 官,总兵力约为10万人。
作战指挥表
中国远征军 司令长官
毛泽东
杜聿明与余韶的回忆录
自6月1日至7月中,缅甸雨水特大,整天倾盆大雨, 原来旱季作为交通通道的河沟小渠,此时已经洪水 汹涌,不能渡过,我工兵扎制的无数木筏皆被洪水 冲走,有的连人也冲走。
连日发现路旁的骨百余具,是先行的官兵被蚂蝗、 蚂蚁吃掉的。士兵之中有发狂的,是哭是笑,精神 失常。以上情形,令人凄怆。
陈勉吾 张珍
刘伯龙 刘伯骥 孙立人
远征军在缅甸的主要战役
同古之战 仁安羌大捷 曼德勒会战
缅 甸 战

同古之战
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是戴安澜)官兵作为先头部队火速赶 往同古。同古序战开始,日本兵力增加到千余人,在4门山炮的 掩护下展开攻击。同日,敌空军两次空袭我空军基地,缅甸的 制空权完全被日军掌握。但是我军守城部队固守阵地,其中我 598团中校副团长黄景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由于敌人从正面受 到严重挫折,于是改变攻击方式,从正面佯攻,主力摸到我军 阵地后面进攻,这就找到了我军的致命弱点(我军重点防御前 沿阵地,后防阵地则防御松弛)。当师指挥所受到攻击和阵地 失守后,我军依然士气旺盛,斗志坚强,利用掩盖良好的攻势 继续与敌斗争。由于日军有增援的趋势,加之我军弹药和粮食
缅 甸 全

中英军事同盟的建立
1941年1月2日,英方邀请中国派军事考察团 前往缅、印、马进行军事考察,中方经过3个 多月的考察,于6月正式向英国方面提出了 【中英缅共同防御意见书】,策定了中英共 同防御缅甸的作战计划,中英军事同盟开始 建立。
远征军的建立和开始入缅作战
中英军事同盟建立后,但英方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 就一直阻挠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而停留在保山 附近。
中国远征军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段思念家,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地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窝,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妻,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作业题
1、搜集更多有关中国远征军的材料。 2、这是一段英雄悲壮的历史,但很少有
人知晓,你对今天的历史教育产生了怎 样的感想?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师永伟
野 人 山
想一想当时的情形有多凶险?
番号
动员人数 战斗死伤 撤退死伤 现有人数
人数
人数
直属部队 15000 1300
3700
10000
200师 9000
1800
3200
4000
22师
9000
2000
4000
3000
96师
9000
2200
3800
3000
合计
42000 7300 14700 20000

抗 战 老 兵
尤 广 才 、 赵 振 英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影响
1、它有力的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 2、支援了国内的正面战场。 3、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英勇作战,对亚太战场以
至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4、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
提高可中国的国际地位。
孙立人
(1900、12、8—1990、11、19),安徽巢湖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被称为“东方隆美尔”,获得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罗斯福在为孙立人授勋的颂 词中说到:中国孙立人中将 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辛 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 安羌一役孙立人将军以卓越 之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 军第1师之围,后复掩护盟 军转进,于千辛万苦之中, 从容殿后,转战经月,其智 勇兼备将略超人之处,十足 为盟军楷模。
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的原因
1、中国与英、美之间有关全球战略目标的分歧和中英之间 有关具体战略目标的分歧,是导致中国远征军失败的根本原 因。
2、英美对远东殖民地看法的分歧和对中国态度的分歧,引 起了英美之间的矛盾,更引起了中英之间关系的冷淡,造成 中英矛盾尖锐突出的局面。
3、盟军方面指挥系统的混乱是招致缅甸作战失败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