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癌的治疗现状
12 Ronnie Tung-Ping Poon,et al. CANCER. 2000;89(3):500-7.
126例肝内转移患者随时间变化情况
为何根治治疗后仍存在复发转移? 根治治疗是绝对意义上的根治吗?
但自90年代,术后生存率未再有明显提高
术后累积生存率(%)
100
60年代至90年代,肝癌手术治疗后生
2010 ASCO Annual Meeting
START:亚洲II期临床研究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开放 性II期临床研究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
目录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 早期肝癌根治术的现状及展望
目录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 早期肝癌根治术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
男性发病率:34.7/100,000(292,966例) 女性发病率:13.7/100,000(109,242 例)
占全球病人的55%
0 3.0 5.3 8.3 17.6 117 Age-standardised incidence rates per 100,000
早期 (A)
1个 HCC或3个结节 <3cm,PST 0
中期 (B)
多结节,
PST 0
1个 HCC
3 个结节 ≤3cm
门脉压力/胆红素 升高
相关疾病
正常
无
有
晚期 (C)
门脉侵犯,
N1, M1, PST 1–2
终末期 (D)
手术切除
肝移植
根治疗法
消融术
TACE
索拉非尼
姑息疗法
对症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为早期肝癌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BCLC 分期系统及治疗策略(2010)
HCC
0期
PST 0, Child–Pugh A级
A–C期
PST 0–2, Child–Pugh A–B级
D期
PST >2, Child–Pugh C级
极早期(0)
1 HCC <2cm 原位癌
早期 (A)
1个 HCC或3个结节 <3cm,PST 0
中期 (B)
仅是针对局部病灶
– 针对局部的治疗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
仅是针对影像学可见病灶
– 现有检查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15 – 60-70%的复发病例是由于手术时已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所致16
肝癌多中心起源
– 肝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Alejandro Forner,et al.Hepotology.2008;47(1):97-104. 16 Josep M.Llovet, et al.Journal of Hepatology.2008,48:20-37.
多结节,
PST 0
晚期 (C)
门脉侵犯,
N1, M1, PST 1–2
终末期 (D)
1个 HCC
门脉压力/ 胆红素
升高
正常
3 个结节 ≤3cm
相关疾病
无
有
手术切除
肝移植
消融术
根治疗法
5年生存率:50%-70%
TACE
索拉非尼
姑息疗法
3年生存率:10%-40%
对症治疗 生存期<3个月
8. Forner A, et al. Semin Liver Dis 2010;30:61-74. 9. Bruix J et al. The Lancet 2009;373(9664):614-616
按照BCLC分期,肝癌患者分布情况
D期
2.6
A期
15.3
C期
53.9
27.1 B期
A期:治疗方式多样,仅六成患者选择手术
A期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布图( N=352 占全部人群15.3%)
100%
75% 57.14%
50%
25%
0%
手术
A期治疗中,手术最为常见 (57.14%),其次是介入和消融
28.28%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回顾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调查 发起机构:中国抗癌协会 调查范围:中国32家大型专科或综合医院 调查时间:2008-8-1~2009-8-1 问卷总数:截至2009-12-31,共收到2249份问卷 有效问卷:2201份(问卷有效率97.86%)
调查结果:八成肝癌患者为中晚期
男性死亡率:34.1/100,000(226,830例) 女性死亡率:13.1/100,000(105,249例)
GLOBOCAN 2008 (IARC) , Section of Cancer Information (19/10/2010) http://globocan.iarc.fr/factsheets/cancers/liver.asp
介入
11.61%
局部 消融
2.68%
系统药 物治疗
B期:近2/3患者仍接受手术治疗
B期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布图(N=585 占全部人群27.1%)
100%
75% 63.32% 50%
25%
0%
手术
B期治疗中,手术最为常 见(62.32%),其次是介入 和消融,1.03%接受靶向 治疗(6例)
26.69%
索拉非尼可抑制残余“种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土壤”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根治治疗联合索拉非尼的临床试验正 在进行中
索拉非尼术后辅助治疗(STORM)
——令人期待的结果
索拉非尼用于切除术、 RFA、 PEI后辅助治疗的全 球前瞻性、双盲、Ⅲ期随机对照试验
既往治疗 切除术 RFA PEI
索
拉
非
尼
抑制血管生成
VEGF
PDGF
34. Li Liu, et al. Cancer Res. 2006;66:11851-58 .
局部根治治疗联合索拉非尼的理论基础
切除术、肝移植、射频消融术等局部根治治疗可去除局部可见肿瘤 但仍旧存在“残余种子”,且不能改变肿瘤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土
壤”
纳入标准 Child–Pugh 5–7分 中高危复发风险
随机化 1:1 n=1,100 分层
• 既往治疗 • 地理区域
索拉非尼 400mg bid.
安慰剂
主要终点 • 无复发生存
次要终点 • 至复发时间 • OS • 生物标记物 • 其他
. NCT00692770
肝移植后应用索拉非尼预防肝癌复发
——试验设计
肝移植术后4-12周连续服用索拉非尼6个月
纳入标准: 不符合米兰标
准(已确认) 肿瘤分化较差 有微血管侵犯
随机分4组: 索拉非尼 200mg qd 200mg bid 400mg qd 400mg bid
检测指标 循环内皮细胞 VEGF VEGF R2 IL-6
• 微小病灶 循环肿瘤细胞
血管生成 VEGF PDGF
33 Isaiah J. Fidler, et al . Nature Reviews Cancer.2003; 3:453-8.
索拉非尼的双重抗肿瘤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抑制种子生长)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使土壤贫瘠)
残余肿瘤细胞 •微小病灶 循环肿瘤细胞
介入
6.26%
局部 消融
4.11%
系统药 物治疗
C期:半数患者选择介入治疗
C期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布图( N=1161 占全部人群53.9%)
100%
75%
50% 33.61%
25%
0%
手术
52.29%
介入
C期治疗中,介入治疗最 为 常 见 (52.29%) , 手 术 治 疗 占 第 二 位 (33.61%) , 1.21%接受靶向治疗(14 例)
RCT研究
作 者 (年)
病例数
3年复发率
P值
(TACE vs.对照)
Kohno et al, 1996
48 vs. 40
63% vs. 68%
ns
Lai et al,1998
30 vs. 36
82% vs. 52%
ns
随机效应模型(Der Simonian和Laird法)
29. P. Mathurin, et al. Aliment Phamacol Ther 2003;17:1247-61. 16. Llovet JM et al. J Hepatol 2008;48:20-37.
根治治疗不能完全处理全部病灶
根治治疗可以解决的问题
– 去除局部可见病灶 – 肝脏基础病变(肝脏移植)
根治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
– 循环肿瘤细胞播散 – 微小转移灶 – 未能发现的肝内微小病灶 – 早期门静脉浸润
多学科综合治疗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对肿瘤疾病的进一步认识,肿瘤的治疗经历了从单一治疗到 由手术治疗引领的放疗、化疗、免疫、靶向等各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20.83%) , D 期 患 者 中 5.26%接受靶向治疗(3例)
0.00%
局部 消融
20.83%
系统药 物治疗
中国肝癌治疗与BCLC规范治疗的差异
AB C
中国 现状 调查
主要治 疗方式
次要治 疗方式
手术 手术 介入 介入
介入 手术
D
介入
系统药物/ 手术
• 无论在哪一 期,手术均 是重要的治 疗方式
目录
中国肝癌治疗现状 早期肝癌根治术的现状及展望
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BCLC分期系统及治疗策略(2010)
HCC
0期
PST 0, Child–Pugh A级
A–C期
PST 0–2, Child–Pugh A–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