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编目基础理论

文献编目基础理论


文献分类----信息资源分类------信息标引 文献编目-----信息资源编目-----信息描述 面对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信息排序 文献编目包括文献著录和目录组织

信息组织: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和
信息排序 (图书分类编目学)
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对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部分内容特 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其结 果是一条由若干个信息描述项组成的 有关该信息资源的书目数据记录。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 主题编目
包括文献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表,通过分析文献所叙 述的学科内容去揭示其内容特征的学科系统;
主题标引:依据一定的主题表,通过分析文献所反
映的主题内容,去揭示其内容特征的研究对象。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目录组织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各种款目进行有序的组 织排列(在机读目录内机器自动组织排列)。




1、文献编目范围不断拓展(馆藏文献--网络资源;机读数据---信息资源深层次开 发、精加工) 2、文献编目组织向联机编目网络化方向发 展 3、数字化的信息加工使文献编目向资源整 合转变(元数据---资源共享标准格式) 4、编目技术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公开化和 国际化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一、基本概念
认识文献
封底里 正文 扉页 封里
封底
封面
30
书脊
1. 文献编目工作的含义
文献编目是指以一定的目的和使用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其 规则为各类型文献编制目录的工作。 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通常指编制图书馆目录工作。 主要任务:对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组织、 报道文献信息,使每份文件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思考
前我们面临更多的是什么----???? 网络信息资源:即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 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电、 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以通信 手段,用计算机或信息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 息资源。 按照信息加工层次网络信息资源可分为:网络资 源指南、搜索引擎、联机馆藏目录、网络数据库、 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参考工具书和其他动态信 息;

对每种入藏文献进行的详细登记,包 括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单价、 来源等。
3、图书分类


根据文献的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 法,确定其所属类目并给予分类号 我国图书馆文献分类是依据〈中国图书馆 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 的——共分22个基本大类,大类下面进一 步细分为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分别 用字母或数字代表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检索馆藏文献职能 从读者角度来看,编制图书馆目录是建立检索系统 的重要环节。 3)管理馆藏文献职能

管理文献的职能 (配合采购、分编、典藏等)
管理目录的职能 (适应网络、在版、集中编目 需要)

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的核心,是建立 书目数据库——机读形式的馆藏目录。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总的来说,目录可分为人读目录和机读目录

人读目录按目录的载体形式分:书本式目录、卡片 式目录、活页式目录、缩微目录、影片目录等。 卡片式目录是指将目录信息(款目)手写或印刷在 纸质卡片上、并按一定规则排检的目录。主要优 点是便于及时更新,长期积累,目录组织灵活, 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缺点是目录柜所占空间大且 地点固定,目录不便维护与使用。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之一 基础理论
图书馆工作流程
文献搜集 文献登记 图书分类
主题标引 读者服务
组织目录
组织藏书
1、文献搜集


购买方式: 订购、选购、邮购、复制 非购买方式:
呈缴、调拨、征集、交换 、捐

2、藏书登记

总括登记
个别登记
对一批入藏或剔除的文献进行的总登 记,反映这批文献的总数、总价值。
● ●
组织排列方法:字顺组织法和学科系统组织法。
字顺组织法:按款目的标目字顺将款目组织成字顺 目录(题名、责任者、主题);
学科系统组织法:按款目揭示的文献学科体系的标 识(分类号)将款目组织成分类目录。
按目录排检的文献信息特征划分为四种基本目录
( 1 ) 题名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题名的字顺组织起来的目 录,满足人们从题名途径检索的要求。 ( 2 )责任者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责任者名称字顺组织起 来的目录,满足人们检索特定责任者的特定文献信息的需 求。 ( 3 )主题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所属主题的主题词并按字 顺组织起来的目录。 ( 4 ) 分类目录 是依文献内容的学科体系,并按文献机构所 采用的图书资料分类法组织而成的目录。
目等。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款目与标目
●款目是根据一定的著录法对某一文献的形式持征
和内容特征进行记录,并提供检索点,以组成检索
工具(二次文献)的基础。其作用在于揭示文献的特
征;指引文献的检索途径;提供文献的索取号、代
号等。
●标目是以文献的某一形式或内容的特征,指引目
录排检线索的项目。其作用在于决定款目的性质; 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位置;提供检索途径。
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核心工作
图书分类:分类 主题标引:标引 组织目录:编目

为什么要编目?

编目的最高原则是为了方便用户,实现目录的功能:



1.利用资源的属性或关系进行检索,查找(find) 馆藏中的书目资源; 2.识别(identify)一种书目资源或责任者 (即,确认记录所描述的实体对应于所查找的 实体,或者区分具有相似特征的两个或多个实 体); 3.选择(select)一种适合用户需要的书目资源 (即,选取一种在内容、物理形式等方面能满 足用户要求的资源,或拒绝一种不适合用户需 要的资源 ;
思考

那么:传统的文献分类、文献编目能否对 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处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前提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所搜集、整理的对 象已经延伸到了网络中的虚拟馆藏, 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图书馆重要的信 息资源。“文献编目”无论从内涵还 是从外延上讲都无法涵盖现有的图书 馆编目对象和编目内容。于是出现了 “信息描述”、“信息组织”的概念。
书特征进行描述。
学习目标
6、组织藏书

书库划分
传统二级制(半封闭,全封闭)和三线 典藏制(按流通情况和利用率:一线开架、 二线半开架、三线闭架借阅)

藏书排列
内容排架法和形式排架法
7、读者服务

读者教育与培训
图书外借 馆际互借


阅览
参考咨询 文献检索 定题情报服务 情报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图书馆目录无论对于广大读
者还是图书馆工作者,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 工具。正如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家沈祖荣 教授所说:“夫图书馆活动全持目录,目录 者如网之纲,如丝之绪,绝对不可少也。馆 中书籍若无适当目录,即欲阅览,无从问津, 欲谋阅书人之便利,可以永久使用,除目录 外,别无他法。故人谓目录为知识宝库之钥 匙也。”
机读目录( Machine-readable
Catalog 简 称MARC)是指以代码形式与特定结构记录 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用计算机识别与处 理的目录,也称机读目录数据库、书目数 据库。加之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及 Z39.50 检索协议 , 形成了检索网络 , 实现联机检索。 机读目录的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 OPAC 实现 的。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图书馆目录的意义和作用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检索和管理馆藏文献的工具。
1)揭示馆藏文献的功能
从馆员的角度。即通过对文献的正确完整的著录来 实现的著录来实现,即通过各种款目(题名、责任 者、主题、分类)准确地将文献形式和内容特征描 述出来,向读者提供各种文献的目录学知识,帮助 他们了解馆藏内容
按目录的使用对象分为公务目录和 读者目录


公务目录:也叫工作目录或勤务目录,是专供图书馆工作 人员在进行图书资料的补充查重、分类编目、典藏等业务 工作时使用的。这种目录是反映全馆全部收藏的,应是最 完整的,是全馆的总目录。公务目录的款目上还有较完备 的业务标记。中小学图书馆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公务目 录也可供读者使用。 读者目录:又称公共目录,是专门供读者使用的目录, 在图书馆目录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 和图书馆的特点,还可细分为公开目录和内部参考目录。 在中小学图书馆,还可根据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编排成教师用目录和学生用目录


4.取得(acquire)或获得(obtain) 访问所描述的单体(即给用户提供信息, 使用户能够通过购买、借阅等方式获取某 一单体,或者以电子方式通过联机连接远 程资源访问某一单体),或者获取一个规 范记录或书目记录; 5.导航(navigate)目录。这就是,沿着 书目信息的逻辑排列和明确的路径表示 (包括著作、表示、形体和单体 之间的各 种关系的表示)各处移动。
总之,图书馆目录是图书馆对馆
藏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客观描述, 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组织而成的鉴 别、选择和利用文献的工具。
编目目录划分
图书馆目录的职能
揭示馆藏资源
馆际互借的桥梁
开展各项工作的工具
检索文献信息 15
推荐书刊资料
为什么要设置目录




读者的检索习惯和图书的组织排架不一致,决定 了必须设置目录。 文献内容的复杂性和图书组织排架的单一 性,决定了必须设置目录。 文献的外借流动性与读者查找文献的检全 要求,决定了必须设置目录。 目录的汇集功能解决读者需要的多样性 机读目录提供更多的规范检索点是读者利 用文献的金钥匙。
一、文献、文献著录、文献目录
文献:中国古代:文献是指以书籍和文书为主体的一切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