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使用效能评估
万元产值能耗:越高说明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差
事项
主要指标
说明
权重
土地利用情况
生产性用地密度
企业生产性用地面积与企业用地总面积之比
建筑面积密度
企业生产办公建筑的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土地利用效益
情况
经济
效益
就业
就业人数比重
企业就业人数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职工工资比重
企业所有员工工资收入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1.3
对于每个企业,首先分别对上述评估表里面的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按照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分。
然后按照行业对行业内企业进行综合排序评评分,排序在后的企业作为淘汰企业的备选对象。
综合分值范围
划分等级
等级释义
<6
粗放利用
土地利用率不高,且经济效益不高、生态效益很低
6-7.5
一般利用
土地利用率不高,且经济效益不高
土地资源使用效能评估
2016-08
1
1.1
(1)科学性原则。深入分析土地高效利用内涵及基本要求,设计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指标意义要明确,口径要规范一致
(2)系统性原则。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全面系统地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各个方面,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关系,同时又要努力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复与交叉。
7.5-9
中度利用
土地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高
9
高度利用
土地利用率高,且经济效益较高
1.4
企业的土地租赁合同
企业三大财务报表
企业能耗记录
固定
资产
固定资产密度
企业固定资产与企业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收入
销售收入比重
企业年度销售收入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利润比重
企业年度利润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纳税比重
企业年度纳税额度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生态效益
人均用水量
按职工人数平均的用水量
人均用电量
按职工人数平均的用电量
万元产值能耗比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产出万元产值消耗的能源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避免繁琐,尽量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及有关城乡建设的规范,做到简洁明了,并考虑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保证具体指标全面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各种目标。
1.2
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从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效益状况两大方面来考虑。
(1)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是指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状情况,它直接反映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程度,体现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的实现程度。依据开发区工业用地的特点,选择了三个评价指标,二是生产性用地比率,是指工业企业生产性用地面积与工业企业用地总面积之比,能综合地反映土地利用和闲置情况等。三是建筑密度,是指已建成工业企业的建筑总面积与已建成工业企业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已建成工业企业的利用强度;
(2)土地利用效益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包括三个方面:固定资产投入指标、就业指标、收入指标。
生态效益包括:万元值能耗
固定资产投入指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企业用地总面积之比,单位为万元/公顷,反映工业用地的投入强度;
收入指标:企业收入、利润、纳税额与与企业用地总面积之比,单位为万元/公顷,开发区工业用地的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