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经济危机的认识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浅谈经济危机的认识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浅谈经济危机的认识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09级金融B班学号:094140286 姓名:许海霞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的原因,主要是在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中,各种金融产品由于在市场发展中的经济需求和消费需求,及金融公司自身利益好处,所以不断推出各式各样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品,本是有一定价值支撑的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透支未来经济发展,金融产品本可以反过来拉动经济,是有一定价值支撑的,但由于财富越来越集中及人生活越富裕的时候,手中的闲置财富就产生了寻租效应,由于,金融产品,带来的利润又便捷、方便,快速,刚开始时候是比较安全的,但由于更多寻租资金的持续不断流入,甚至实业经济中的资金也流入金融产品中,金融产品就开始供不应求,随即又推出了金融衍生品种来满足全球的需求,由于原始金融支撑价值是一定的,资金的需求性产生价值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必然最终产生了金融泡沫和风险,而金融泡沫的破裂损失的大家实实在在的财富,这样,就会对实体经济(金融业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财富资产的严重的损失打击,随即对其他行业,消费等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问题。

一、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用自由落体运动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的确硬着陆了。

首先在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平均9.9%,但是第四季度GDP数据却让人出一身冷汗,只有6.8%,骤降3个百分点。

(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一百万人失业)短短三个月时间,GDP以如此速度回落,只能说,我国去年的经济硬硬的摔到了地上。

2009年上半年经济的表现,依然让人感到寒意,用电量持续下滑,在五月上旬,下滑幅度再次增大,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5月上旬日均全国统调用电量降幅4.3%,而此前,4月上中下旬用电量降幅分别为3.6%、4.3%和3.6%,降幅微幅扩大。

我国经济在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八个月时间里,并没有出现有些专家所说的V形走势,而是进入了L型。

单纯的数据并不能告诉我们目前经济问题出的哪里,它只是告诉我们,现在经济状况依然糟糕,所以如果要分析这次衰退的原因,以及找到如何治愈衰退的方法,那么还需要抛开简单的数据分析,而要深入这个无限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肌体去观察,才能把握真实的脉搏。

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28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温家宝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经过努力,在战胜两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同时,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有利于提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趋势,有利于增加中国的进口和对外投资,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经济危机对生活的影响1、从生活上,我们看见了股市的不稳定,房地产、汽车销售等支柱产业发展放缓,沿海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受重创,农民工回潮等,而且在金融危机下,很可能再次出现世界粮食危机。

许多人认为这些影响会产生在企业倒闭、商品价格、企业裁员、就业机会减少等这些问题上。

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工作越来越难找,因为企业受压力增大,要生存,就要减少开支,就会裁员,减少工作岗位,而且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也会降低市场中的劳动职位,增大就业市场压力。

②工资加薪成奢望。

③商品价格的下降,例如房地产就会因冷淡而下降价格。

④人们的消费减少,都捂着钱生怕莫名奇妙就少了。

⑤企业裁员掀热潮,而裁员往往会导致一个家庭的生计。

⑥穷人的苦日难见阳光,在原本就苦不堪言的日子下,金融风暴这么一吹,来来就捉襟见时的日子就熬到只剩锅底了。

2、对于学生,其实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具体原因,诸如学生尚不是生产者,用不着自己赚钱,得来容易,自然就不会知道节制,另外,学生的自制能力一般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这样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事受影响。

所以,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是知道经济危机这回事的,只是经济危机与否和很多同学几乎无关,近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认为经济危机对自己的日常消费和自己的零用钱并无关系。

我们还了解到,很多同学认为经济危机,物价普遍下降,这正是购物的大好机会。

可见,这样一种消费观点,在群众中是普遍存在的。

有关经济危机下的家庭投资,我们也从同学中初步了解到,很多家庭更多的是选择比较保守的储蓄进行家庭理财,而不是盲目地进驻股票市场,投机取巧。

大学生就业,更是一大热点问题,问卷涉及到学生身边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更多的同学认为面对这样就业形势紧张的状况,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或者是有能力者进行自主创业,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危机。

3、至于企业,了解到为数不少的同学知道自己的家人或亲戚朋友或多或少有遭遇“失业”危机的。

可见,经济危机,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1、就业、收入明显受影响劳动力需求减少是经济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一方面体现在劳动就业者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工资的调整。

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对自己及家人就业和收入有影响,其中13%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很大,36%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

危机对就业、收入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其心理压力增大;33%的受访者表示找工作的难度加大;26%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福利水平降低;21%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年终奖金降低。

2、谨慎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消费多谨慎,储蓄意愿强。

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

在当前形势下,采取谨慎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商场超市较多的促销活动,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促销活动调整日常开支,其中,52%表示考虑到经济不景气还会适当节省开支减少消费。

仅有18%的人表示商品便宜了应该趁机多买点。

与谨慎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强。

84%的人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会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只有8%的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消费。

此外,居民的投资意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仅有9%的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其他投资。

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

在影响预期消费的诸多原因中,物价较高,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压力大,以及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主要的三类因素。

此外,预期收入降低、购房压力大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家庭预期消费的重要原因。

3、缩减开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

调查显示,35%的人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人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

经济危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危机,才能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危机。

宏观经济题有时间看看,没时间也看看分享作者:M_已被分享5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每一空格1分,共12分)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 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 5.9% 。

7. 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25% 。

8.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 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 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出零经济增长论。

9. 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1967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首先对经济增长提出是否值得向往问题。

10.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10.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11.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代际公平原则。

1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2.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LM陡峭而IS 平缓;12. 在LM平缓而IS 垂直的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二、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8分)1.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世界是的资源最终会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B.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1. 经济物品是指( D )A. 有用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 ( B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D. 经济增长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是: ( B )A.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 经济周期理论D. 经济增长理论3. 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 )A. 当年生产的机器B.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的机器C.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机器D. 上述都是3.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4. 下列不正确的命题是:(A )A. 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I)B. 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C.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D. 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4. 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D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5.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 C )之时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5.当消费函数为C = a + b 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 ( A )A. 总支出(C+I+G)上移;B. 总支出(C+I+G)下移;C. 总支出(C+I+G)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边际进口倾向上升: ( D )A. 对乘数的影响和MPC一样;B. 对乘数没有影响;C. 使乘数变大;D. 使乘数变小7.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预防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的任何一种7.下面哪一项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 ( B )A估计股票价格会上涨.;B.害怕政府倒台;C.职工减少工资;D. 物价普遍上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