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① 汉朝时,一些中国人到了朝鲜半岛,他 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朝鲜人掌 握了铁器制造技术。
②西汉时,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 公元57 年,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 “通好”。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 印一枚。
③ 公元97年,正在西域的东汉官员班超派 部属甘英出使大秦。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归纳史实,升华认识
汉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
西域
安息
两汉时
向西 期的对 向东
身毒
外交流
大秦
朝鲜 日本
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为什么需要交流?
增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和平;取 长补短;共同发展;科技进步。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④ 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他们 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 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从现有文字记载来 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1、汉与朝鲜的交流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学习提纲
2、汉与日本的交流 (西汉、东汉)
① 西汉时,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 ② 东汉时,中日交往增多。 ③ 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委奴国“汉委 奴国王”金印一枚。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2、166年,大秦与中国第一次直接交往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导入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汉书》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学习提纲
一、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西北)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西亚——欧洲
2、南方丝绸之路 成都——印度 3、海上丝绸之路
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洛阳。洛阳是东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汉朝时,中日联系必须通过海路,中国与欧洲联系既可通过 陆路也可以通过海路。你认为,联系中外的海上通道应如何命 名?为什么?
“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海上商路运送的产 品最重要的仍是丝绸。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思维冲浪:
我来说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史实”
A 铸铜技术 B 冶铁技术
C 制漆技术 D制陶技术 4、以下重要时间中,属于公元二世纪的是( )
A 公元前138年 B 97年 C 57年 D 166年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学习测评
我会回答
1.如果说西汉时“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那么,你认为东 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
(3)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 (大秦)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学习测评
快 乐点 击 1、丝绸之路开始于( )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2、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长安 B 中亚 C 成都 D 洛阳 3、下列是中国的生产技术,在汉朝时传到朝鲜的 有( )
探索主题: 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
穿着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 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回答:(1) 材料提到恺撒身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大 剧场,此时中国正处在什么朝代? (西汉)
(2)当时,恺撒为什么能身着中国“丝袍”?
(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 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早就享有国际 盛誉。)
朝鲜 日本
东汉疆域图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光武帝画像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罗马(大秦)玻璃瓶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西北丝绸之路 Seidenstraße in Nordwestchina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丝绸之路示意图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缦地刺绣龙纹边饰(东汉,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
南方丝绸之路简图
第第55课课 两两汉汉时时期期的的对对外外交交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