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效CCB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

短效CCB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


半衰期与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半衰期(h)
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9h,显著降低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半衰期仅1.8h的硝苯地平显著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应用钙拮抗剂治疗
100 更好
更差
半衰期(h) 风险比(HR) 95%CI
10
1 0
1 氨氯地平
2 3
4 5
7
6 8
1
风险比
1.氨氯地平
39
2.尼伐地平
10.9
3.马尼地平
7.3
4.硝苯地平(2次/d)
4.0
5.贝尼地平
3.5
6.尼索地平
2.1
7.依福地平
2.0
8.硝苯地平(3次/d) 1.8
2
0.32
0.68 1.03 0.68 0.61 1.60 0.63
1.45
0.08-1.31
0.22-2.16 0.42-2.55 0.39-1.20 0.15-2.49 0.59-4.34 0.09-4.52
CCB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
Is There a Need to Shift From Short-Acting to Long-Acting Types?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背景:
– 短效CCB硝苯地平快速降压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加了 心梗患者死亡的风险
– 那么半衰期长的CCB对于心梗的预防可能有效
0.93-2.27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结论
• 药物半衰期的长短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 短效硝苯地平并未降低心梗患者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 长效CCB氨氯地平拥有最长的药物半衰期,对心梗
的二级预防具有突出优势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目的:
– 回顾分析短效和长效钙拮抗剂对心梗的二级预防作用 – 考虑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否应换用长效CCB代替短效
CCB?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研究进程
• 心梗患者分别给予非CCB及不同种类的CCB 进行治疗
• 整体研究分为两阶段:
8
P<0.01
6.2% 6
心脏事件(%)
4
3.6%
3.4%
2
1.7%
1.2%
0
未应用
tid
bid
CCB
硝苯地平
1986~1993年
未应用 CCB
qd CCB
1994~2001年
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再发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 1986~1993年: 未应用CCB VS. 硝苯地平(3次/d) VS. 硝苯地平(2次/d)
– 1994~2001年: 未应用CCB VS. CCB(1次/d)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亚组分析
患者比例(%)
与未使用CCB比较,硝苯地平tid治疗显著增加患者心率及血压
12 10
8
7.1%
6
10.4%
未用CCB 硝苯地平tid
7.9%
4
3.4%
4.0%
4.0%
2
0
年龄≥60岁 心率≥65次/min
高血压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用钙拮抗剂治疗的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硝苯地平tid治疗显著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钙拮抗剂qd可降低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