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题一、知识积累(10×2分=20)诗人头脑中所显之象,诗论家称为_____________。
诗人在诗中把一个个点象组织起来,构成面象,或称 _____________。
以描写某个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表现某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如杜甫著名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比喻意象在诗歌中最突出的作用还在于化_____________为具象,把不具情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情绪品格声音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从而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如“记忆”本是无形的,舒婷却有这样的句子,“记忆如不堪负重的小木桥/架在时间的河岸上”(《还乡》)对故乡的眷恋,伴随着文革十年浩劫中痛苦的回忆通过“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比喻便具象化了。
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多义性,就是说诗的语言除表层意思外,还有着_____________,可以反复琢磨,越琢磨越有味。
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往往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手段予以加强。
诗歌语言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_____________上,包括压相同或相近的韵、平仄相间、节奏配置等。
外在音乐性是不能忽视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诗人通过外在的音乐性表达的内心情绪的律动。
这种情绪的律动一般称_____________。
诗的音乐性应是内在的情绪律动与外在韵律的完美结合。
诗的鉴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初步感知;_____________的显现;深层意韵的探求。
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桥梁,第三步是关键。
二、课内诗品味(8分×2=16)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阔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诗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暖暖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那些富有古典意味的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乙:阅读昌耀的诗《河床》的节选部分,回答诗后的问题。
我是父亲。
我爱听秃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作者在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的特点对这些意象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题4×5=20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③文学是情学,是人学。
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流传灌注揣摩 B.品位留传贯注揣摩C.品味流传贯注揣测 D.品味留传灌注揣测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B.冯至(1905~1993年),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
C.闻一多(1899~1946年),诗人,文史学者。
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1910~1996年),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无题邹荻帆我们将扑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的溶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被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而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注]《无题》是诗人在解放前夕黎明前的黑暗中写成的。
A.诗篇以大气磅礴的设问起首,为全诗创造了激越奔放的氛围,也可视为对笼罩在黑暗中而采用《无题》篇名的注释。
B.这首诗理性的成分十分明显,因此避开了平铺直叙的写法,以巧妙的间接议论突出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C.诗中第三至七行表现了革命者为人民解放事业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细腻生动,耐人咀嚼。
D.诗中生动的形象与深湛的思想内涵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
“天青”、“水绿”等一系列意象预示行将到来的历史变化,结句“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悲壮豪放,感人肺腑。
11.对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12.对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目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D.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人行道在车来车往的街头,横越马路是不那么自由——只在一定部位划两条白线,通过吗?必须从这儿行走!严厉也是一种爱呀,条条框框并非全是保守;只因我们曾忽视规律和法则,至今。
心上还有条流血的创口……概括全诗的主旨。
(限20字以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析这首小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0分)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有人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无理而妙,富于别趣”,如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
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此外,“瓢、张、片、朵”是四个单位很小的量词,如果说换成“湾、园、地、片”行不行?为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