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2-03 修回日期:2010-08-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编号:08BTQ011);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文照(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罗爱静(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Co mprehensive Co m ple m ent R efor m Test Co mprehensiveEvaluation Syste m Based on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谢文照 罗爱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摘 要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9-0089-04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
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在东部、西部和中部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和长(沙)株(洲)(湘)潭5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它们的设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主要目的是以试点地区为载体,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0规划纲要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因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仅面临一系列制度体制改革创新的问题,还面临一系列评价测度问题。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研究从2005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了相关研究。
其中南开大学经济学家郝寿义教授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主要研究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意义、特征、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等[1-3]。
张坤、肖绮芳探讨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并对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指导思想和意义作了分析[4]。
王家庭、季凯文[5]提出根据候选城市的自身发展能力指标、制度创新能力指标和区域联系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那些区域主导优势明显、有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的城市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国家在各地选取试验区时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判别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 M D )建立国家竞争力分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指标包括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件数、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第29卷 第9期2010年9月 情 报 杂 志J OURNAL OF I NTELLI GENCEV o.l 29 N o.9Sep . 2010得专利的件数、平均每10万居民持有专利的件数等[6]。
国家知识产权局黄庆等[7]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三方面综合考虑,构建了一套以数量类指标表征专利关注程度,以质量类指标表征科技创新程度,以价值类指标表征专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专利指标体系。
袁灵[8]构建了湖南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并对湖南省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测度评估。
赵涛涛、张明举[9]选择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资金实力竞争力、教育科技竞争力、环境水平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文化服务水平竞争力等9大类共5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成渝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成渝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上述研究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但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且,国内外已将知识产权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国家、城市或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但是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未见报道。
本文从知识产权角度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作为研究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从而为区域发展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3.1评价指标的来源及筛选笔者检索了CNK I、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0、/评估/评价/测评/测量0、/指标/量表/问卷/工具0等各种组合,并查阅了中国知识产权局网、中国专利网、中国统计局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页等多家网站。
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我们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研究,统计文件中所涉及的相关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4个维度和45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4个维度为:知识产权投入、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其中,知识产权投入维度下设4个指标,知识产权成果维度下设19个指标,知识产权运用维度下设6个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维度下设16个指标。
3.2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修正通过德尔菲法来修正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来自省知识产权局、法学院、情报学院、专利事务所、企业知识产权部的20位专家做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共进行三轮,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93.3%。
采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做分析,统计指标的算术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变异系数。
以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变异系数<25%两项指标为标准,同时参考中位数、标准差,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指标筛选。
经过三轮的专家调查,专家咨询得到比较一致的专家意见,从而构建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知识产权投入指标V1.1科技人员数量(万人)V1.2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V1.3R&D经费支出(亿元)V1.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人员总数平均每一万人中所包含的科技人员数政府投入科技研发的经费总额研发的经费/本地生产总值@100%知识产权成果指标V2.1专利年申请量(件)V2.2发明专利年申请量(件)V2.3每万人专利年申请量(件)V2.4发明专利授权量(件)V2.5发明专利授权率(%)V2.6专利申请增长率(%)V2.7国内商标年注册量V2.8中国驰名商标总量V2.9图书发行量(亿册)V2.10图书年出版种类(种)V2.11软件著作权登记量V2.12版权合同登记量V2.13技术成果数V2.14国外期刊收录科技论文数一年内申请专利的总数一年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总数平均每万人中专利年申请量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总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100%专利申请的增长量/上年专利申请量@100%一年内注册国内商标的总量获中国商标驰名批准总量一年内发行图书的总册数一年内发行图书的种类数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总数申请版权登记的总数一年内技术成果总数在国外期刊山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知识产权运用指标V3.1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V3.2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亿元)V3.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V3.4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亿元)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中新产品产值签订成交技术合同的总数签订成交技术合同的总金额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指标V4.1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V4.2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量V4.3版权行政机关查处案件结案数V4.4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制品数量V4.5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量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总结行政机关查处版权侵权案件数行政机关缴获盗版品数量法院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数3.3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评价指标的权重。
按照A.L.Saaty建议的1-9标度取值给层次分析结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打分,并构造各层的判断矩阵。
用方根法近似计算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K max和单排序权向量W,同时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例CR,进行一致性判断。
根据各层指标的计算结果,采用乘积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并使用MATLAB6.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解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90#情报杂志第29卷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单层权重和总排序的权重(见表2)。
表2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总序表一级指标权重(w1)二级指标权重(w2)总排序权重(w)知识产权投入0.0709科技人员数量(万人)0.11160.0079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0.12290.0087R&D经费支出(亿元)0.49180.0349R&D经费支出占GDP比(%)0.27370.0194知识产权成果0.3932专利年申请量(件)0.08830.0347专利授权量0.09640.0379发明专利年申请量(件)0.11190.0440发明专利授权量0.08470.0333发明专利授权率(%)0.06620.0260专利申请增长率(%)0.15800.0621商标注册数量0.03470.0136驰名商标取得数量0.09760.0384图书发行量(亿册)0.01800.0071图书出版种类数(种)0.01800.0071软件著作权登记量0.05060.0199版权合同登记量0.05230.0206技术成果数0.06630.0261国外期刊收录科技论文数(篇)0.05700.0224知识产权运用0.2042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0.14380.0294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亿元)0.27010.0551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0.42480.0868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亿元)0.16130.0329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0.3317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0.28610.0949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量0.07670.0254版权行政机关查处案件结案数0.17470.0580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制品数量0.12220.0405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量0.34040.11294实证研究以长株潭试验区知识产权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5湖南科技年鉴6、5湖南统计年鉴6、5中国科技年鉴6、5中国知识产权年鉴6、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6、中国知识产权网(http://www. cni pr.co m/)、湖南省统计信息网(www.hnt.j )、中国商标网(h-ttp://sb.j .c n/)、国家版权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