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前护理PPT课件

麻醉前护理PPT课件

误吸、痰稠致呼吸道阻塞
失血失液,麻醉及内脏牵拉反射对 心血管活动的抑制
手术刺激、缺氧、体温过低
全麻药致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与麻醉药种类、麻醉深浅程度、有 无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等因素有 密切关系
.
主要表现 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鼾声 呼吸困难、喉及胸部干湿啰音 吸气困难、喉部高调鸡鸣音 呼吸衰弱,甚至呼吸停止
于局麻前使用,可强化麻醉效果。
成人常用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或吗啡 5~10mg皮下注射。
因有抑制呼吸中枢的副作用,尤其是吗啡副作
用更明显,故小儿、老年人应慎用,孕妇及呼
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
9
3.抗胆碱药
抑制腺体分泌,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还能抑制迷走神经兴奋,避免术中心动过缓或骤停。
2.治疗现存的疾病。
3.与病人交谈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4.与家属进行交谈,说明麻醉中及麻醉后可 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家属同意后,双方签 字认同。
.
3
一般护理
为了防止术中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 1.择期和限期手术: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
时。
2.急症手术:尽早禁食和禁饮并加以注意。 3.戒烟:改善呼吸功能,协助排痰。
.
7
1.巴比妥类
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能防治局 麻药毒性反应。
故为各种麻醉前常用药物。 一般用苯巴比妥钠0.1g(成人剂量),麻
醉前30分钟肌内注射。
.
8
2.阿片类镇痛药
能与全麻药起协同作用,从而减少麻药用量。
于剧痛病人麻醉前应用可使其安静合作。
椎管内麻醉前使用能减轻腹部手术中的内脏牵 拉反应。
呼吸肌运动功能抑制,见于:① 胸闷气短、咳嗽及
腰麻平面过高或高位硬膜外麻 说话无力、发绀
醉;②局麻药浓度过高或用量 等,甚至呼吸骤
过大;③全脊髓麻醉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手术的刺 恶心呕吐,术中、 激及呕吐中枢受缺血缺氧刺激 术后早期可现
.
14
2.椎管内麻醉主要并发症 (2)
并发症 腰麻 硬外麻
主要原因
局部组织血运丰富,局麻药吸收过快
病人体质差,肝肾功能不良,对正常用量的 局麻药耐受力降低
药物间相互影响导致毒性增高
.
13
2.椎管内麻醉主要并发症 (1)
并发症 腰麻 硬外麻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循环功能 常见 异常
呼吸功能 可见 异常
消化功能 常见 异常
常见 可见 常见
①麻醉区域交感神经阻滞,周围 血压下降、心率减 血管扩张;②迷走神经兴奋增 慢或心动过缓, 强,心脏活动抑制;③麻醉平 甚至心跳骤停 面过高、甚至全脊髓麻醉对循 环的严重抑制
.
4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发 热;
原发病情况:是否平稳,能否手术; 血压血糖范围如何?
其他:月经、义齿等。
.
5
麻醉配合
控制相关疾病:
血压<180/100mmHg;
空腹血糖<8.3mmol/L;
尿糖<(++);
尿酮体(-);
局麻药过敏试验(-)
.
6
麻醉前用药
用药目的 稳定病人情绪 加强麻醉效果 减少麻药的毒副作用(抑制分泌和一些反射) 使麻醉过程平稳
第二节:麻醉前护理
.
1
第三节 麻醉前护理
一、病人评估 1.掌握病人的病情: 主要疾病、伴随疾病、重要器官 功能、体液失衡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 2.了解病人心理状况 3.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常用《国际通用ASA分类法》
.
2
二纠正生理紊乱,去除潜在疾病诱发因素。
发热、胸痛、胸部干湿啰音 收缩压低于80mmHg或下降超 过基础值的30% 心动过速或过缓 高热与惊厥,小儿多见 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偶有无 意识撕抓伤口等意外
16
4.饮食
早期禁食、禁饮 6小时后,根据病情考虑饮食
5.吸氧 6.其他
门诊局麻手术者在手术室外休息30分钟方可离 院
.
17
No Image
椎管内感染 少见 少见 穿刺过程细菌入侵
硬脊膜外脓肿或化脓 性脑脊膜炎表现
.
15
3.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并发症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肺炎及肺不张 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体温失调 苏醒延迟或不醒
主要原因
呕吐与误吸
下颌肌肉松弛致舌后坠
麻药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
麻药刺激诱发喉痉挛:
麻醉过浅过深都会使呼吸节律及深 度变化
主要表现
泌尿功能异 常见 可见 骶麻、鞍麻或一般腰 尿潴留,术后早期常

麻致骶神经阻滞、 见
膀胱排尿反射障碍
头痛
常见 无 腰麻后颅内压降低, 多为枕部、顶部和额
颅内血管扩张
部头痛,坐起加剧,
术后2~7日常见
脊神经受损 少见 少见 穿刺损伤或血肿压迫 相应区域感觉障碍, 肌力减弱,严重者 伴脊髓受压而截瘫
全麻和椎管内麻醉前不可缺少的药物。
由于阿托品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尤为明显,故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高热、心动过速等病人不宜使用, 而改用东莨菪碱。
常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麻醉前30分 钟肌内注射。
.
10
4.安定、镇静药
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 肌松弛作用。
还有一定的抗局麻药毒性的作用。 成人常用地西洋(安定)5~10g或氟哌利
/10/29
.
18
多(氟哌啶)5mg,麻醉前30分钟肌内注 射。
.
11
第三节 麻醉后的监测与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了解手术过程 (二)身体状况评估
.
12
1.局部麻醉并发症
主要类型
过敏反应,见于酯类局麻药
毒性反应,血药浓度过高所致全身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常见原因
药液浓度高、用量大,超过病人耐受力
误将药液注入血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