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概述
【摘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本文在了解自愿性信息披露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以及由此动机所引起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自愿性信息披露;衡量指标;动机;经济后果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据有关资料对投资者对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视度调查所得,投资者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重要程度各占50%,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概念
披露是财务报告的一个主体向它的外界传递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
信息披露主要是指公众公司以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及与公司相关的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
自愿性信息披露,200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自愿性披露定义如下:自愿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没
有被公认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信息。
本文选用此项概念。
强制性信息披露,由证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信息,以法律规范来调整的上市公司与其它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公司概况及主营业务、基本财务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审计意见、股东及董事人员信息等。
选择性信息披露,相对于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而言,我们把非上市公司公司公开向社会披露信息称为非上市公司选择性信
息披露。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管理者作为代理人,接受公司股东委托即委托人,来管理公司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在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产生委托代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背后就是代理所获得的收益以及成本之间的较量;另外,管理者拥有公司的信息胜于委托人即公司股东,因此信息是否对称也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要求之一。
本文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的理论基础是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
(一)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旨在探讨个人与企业的风险分摊问题,也探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目标冲突的问题。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管理层和所有者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且两者之间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
站在股东或业主的角度,希望公司的专业经
理人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主要方针;而公司的经理人则基于自利动机,却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股东利益之前,甚至可能为了维持自身利益,因而做出牺牲股东利益的行为。
所有者通过建立契约,将管理层的报酬与企业剩余挂钩,意图使冲突最小化。
而在监督契约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代理成本,则将最终影响到管理层的报酬。
于是,降低代理成本就成为管理层自愿向所有者披露信息的基本动因。
(二)信号理论(signaling)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扩张,争夺资本资源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拥有高质量投资项目的公司会主动向市场传递信息,以提高证券价格。
默顿认为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只有部分投资者了解每家公司的状况,而公司通过自愿的信息披露,能使更多的投资者加深对其经营状况的了解,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
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旨在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因为管理者代替委托人管理公司,导致信任度缺失,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弥补代理理论的不足,降低代理成本,同时信息的增加,可以获得委托人的心信任,提高公司的价值。
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程度是管理层做出的,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却不完全是因为股改政策。
根据healy和palepu(2001)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在动机归结为五个方面:控制权竞争动机,投资者和董事会认为经理应该对公司的股票
表现负有责任;资本市场交易动机,当公司想要发行债券、股票或者以股票收购其它公司时,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至关重要,
healy&dalepu(1995)认为,自愿披露有关公司前景的信息,有助于经营者发行证券或与另一公司作股票交易;股票报酬动机,公司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中往往包括以股票为基础的激励计划,比如股票期权、股票增值分享等,这些报酬机制往往会促进管理者主动披露信息;诉讼成本的动机,法律诉讼的威胁,一方面,管理者会增加适当的相关确切信息的披露。
另一方面,管理者会慎重披露一些前瞻性的信息;管理能力信号动机,投资者将资源的使用权赋予了公司的管理者,并根据企业股票在市场中的表现以及管理者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来评价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四、自愿性信息披露所引起的经济后果
healy &palepu(2001)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引起的经济后果:(1)提高证券的流动性即自愿性信息披露能降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认为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公司的证券价格更公平,因而更愿意交易该公司的证券;(2)降低资本成本即自愿性信息披露能降低信息风险进而降低资本成本;(3)增加财务分析师的信息供给lang&lundholm认为,仅仅通过强制性信息披露,管理层的私人信息不能充分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降低了财务分析师的信息搜集成本,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信息披露水平。
不同的动机往往会引发不同的经济后果。
自愿性信息披露中,上市公司越多地进行利益相关者所需信息的披露,就越能得到利益
相关者的青睐,不仅能够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公司股价,更有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有效地缓解公司利益冲突,可以大大降低代理成本;增强筹资能力,降低风险筹资问题;规避风险,使财务分析师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最终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五、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衡量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衡量是指用什么指标来量度和评价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
botosan(1997)衡量指标:背景信息、关键性非财务信息、预测信息、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某个公司的信息披露指数等于该公司分别在五个部分得分的加总;chau&gray(2002)衡量指标:(1)战略性信息(strategic information),主要包括:公司整体信息、公司战略、收购与处置信息、研发信息、未来展望信息;(2)非财务信息 (non financial information),主要包括:董事信息、雇员信息、社会责任与创值信息;(3)财务信息(financial information),主要包括:分布会计信息、财务分析信息、外汇资产信息、股票价格信息。
参考文献:
[1]fasb, 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insights into enhancing voluntary disclosure[r]. steering committee report business reporting research project, 2001.
[2]healy p, palepu k.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31:405-440.
[3]warner, j., watts, r., wruck, k., stock price and top management chang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 20: 461-493.
作者简介:李莺(1982-),女,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烟台南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