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 概述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较 高,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病.虽然它 的病因,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清楚,但采 用手术,放射,药物,免疫疗法,它们或 多或少能够起到缓解和延长生命的作 用.
一.细胞增殖周期的基本概念 (一)根据细胞生长繁殖的特点,肿瘤细 胞可分为二类细胞群 1.增殖细胞群:增殖周期的各期细胞 能够周而复始地进行增生繁殖,使肿 瘤不断增大,称为增殖细胞群. 增长迅速的肿瘤:GF值较大
此外,MTX还可阻止嘌呤核苷 酸的生物合成,从而干扰蛋白质的 合成,使肿瘤生长繁殖受抑。
[应用] 主要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
上皮癌.对肝癌、头颈部癌、肢体癌亦 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
胃肠粘膜损害 骨髓抑制:最突出 肝肾损害 致畸 脱发,皮炎
由于大量甲酰四氢叶酸能扭转甲 氨喋呤的作用和毒性,对机体可产生 “援救”作用.因此,对肢体瘤,如骨肉 瘤可以采用动脉插管给药或增加剂量, 并加用甲酰四氢叶酸,“援救”则可提 高化疗指数,减少毒性。
药物 口腔 恶 呕
炎 心吐
环磷酰胺 + +
噻替哌
马利兰
甲氨喋呤 ++
+
巯基嘌呤 + + +
氟尿嘧啶 ++ + +
阿糖胞苷 ++ ++ ++
羟基脲
++
放线菌素 + + +
博来霉素 + +
丝裂霉素 + + ++
长春碱
+
长春新碱 +
喜树碱 ++ + +
腹 白细胞 血小板 脱
泻 减少 减少 发
++ + ++
生霉素)
丝裂霉素C(自力霉素,MMC)
抗瘤谱广,用于胃癌、肺癌、慢 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 癌等.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 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最明显.其次是恶心、 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博莱霉素(争光霉素,BLM)
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包括皮肤、 头颈、食管、肺、外阴等)亦用于淋巴 瘤和睾丸癌
[应用] 抗癌谱广,主要对恶性淋巴瘤疗效
显著,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卵巢癌、乳癌等也有效.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 2.脱发:发生率30-60% 3.造血系统反应,抑制骨髓,白细胞下
降. 4.出血性膀胱炎:
刺激膀胱粘膜致血尿、蛋白尿 可合用巯乙磺酸钠预防 5.其它:黄疸、凝血酶原减少、闭经 或精子减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肝 神经 出血性
损害 毒 膀胱炎
+
+
+ + + + ++ + +
+
++
+
++
常用抗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的化学结构和单核苷酸中
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 1) DNA交联剂:烷化剂 2)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顺铂 3)破坏DNA的抗生素:丝裂霉素、博
莱霉素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鬼
臼毒素衍生物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DNA嵌入剂) 多柔比星、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
4、干扰蛋白质合成和功能 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不良反应有发热、脱发等
(四)植物类药 喜树碱类(CPT)
[机理] 能特异性地抑制拓扑异构酶Ⅰ的活 性,从而干扰DNA的结构和功能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 期,对S期的作用强于G1、G2期
[应用] 由于分布在胃肠道、骨髓和肾脏
的浓度较高,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 肠道癌(胃、结肠、直肠癌)绒毛膜 上皮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癌) 乳腺癌较好,对卵巢癌、宫颈癌、 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等也有效.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较大
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
[机理] 本药在体内被脱氧胞苷激酶的作用
下,磷酸化为二或三磷酸阿糖胞苷,后 可抑制DNA多聚酶, 从而影响DNA的合 成,也可掺入DNA中,干扰DNA的复制,使 细胞死亡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一)烷化剂
烷化剂是一类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化合 物,具有活泼的烃基,进入体内后,把氯解离 形成游离基或经环化形成高活性的乙撑亚 胺离子,与细胞中功能基团如核酸或蛋白分 子中的-OH,-SH,-NH2,-PO4等发生烃基化,形 成交叉联结或脱嘌呤,使DNA链断裂,破坏 DNA结构和功能,合成异常的蛋白质使肿瘤 细胞不能进行繁殖而杀死。
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一)直接细胞毒类
传统抗肿瘤药,临床常用 (二)非直接细胞毒类
新型抗肿瘤药,针对机制发挥作 用,主要有生物反应调节药、单克隆 抗体、细胞分化诱导剂、细胞凋亡诱 导剂、信号转导抑制剂、新生血管生 成抑制剂等
三.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及分类 (按细胞周期来分)
(一)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对增殖周期各期,甚至对G0期都有
此外尚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脱发等不良反应。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长春新碱类 [机理]
从夹竹桃科长春花植物中提出的主 要生物碱,有长春碱、长春新碱.
长春碱可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 管聚合,从而使纺缍丝不能形成, 有 丝分裂停止于中期.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M 期
[应用] 长春碱(VLB):用于急性白血病、
对S期细胞最敏感.
[应用] 急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羟基脲(hydroxycarbamide,HU)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 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抑制DNA的合 成。对S期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G1期,可用作同 步化药物
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
对药物敏感 增长缓慢的肿瘤:GF值较小
对药物不敏感
2.非增殖细胞群:包括静止(G0)期细 胞、无增殖力细胞(已分化细胞)和 死亡细胞等 静止(G0)期细胞:指暂不增殖的后备 细胞,它是肿瘤复 发的根源,对药物 不敏感.
(二)增殖周期中的细胞分期 在增殖周期细胞群生长繁殖的过程 中,可以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生 物学的变化.根据这一变化又可将此 期细胞分成为四期: 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DNA的准备期 S期:DNA合成期,DNA复制期 G2期:DNA合成后期,为有丝分裂作准 备 M期:丝状分裂期,细胞一分为二
5-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变为5-氟尿嘧 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 阻止脱氧尿苷酸经甲基化转变为脱氧 胸苷酸,从而阻止DNA的合成,抑制肿瘤 细胞的繁殖.
此外,其在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 苷后,能作为异常的核苷酸渗入RNA产 生伪RNA,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故对其它 各期细胞也有作用.
[应用] 对胃肠道癌(结肠癌、直肠癌、胃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 [应用]
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
L-门冬酰胺酶 通过水解血清门冬酰胺而使肿瘤细
噻替派
[应用] 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恶性黑
色素瘤等 [不良反应]
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引起白细胞和 血小板减少.
马利兰(白消安,白血福恩)
对粒细胞系统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首选 药).
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久用可致闭经 或睾丸萎缩
(二)铂类配合物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顺铂(DDP)
长春碱类、紫杉醇类 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
三尖杉生物碱类 3)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
L-门冬酰胺酶
调节机体激素平衡 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激
素骨髓抑制: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博莱霉素、L-门冬酰胺酶及类固醇激 素无明显抑制作用,长春新碱骨髓毒 性小) 表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
何杰金氏病、绒癌 长春新碱(VCR):用于小儿急性白血
病、淋巴瘤
[不良反应] 长春碱:主要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及
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等. 长春新碱:外周神经症状,便秘、脱发、
口炎、骨髓抑制作用轻.
三尖杉酯碱 [机理]
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步阶段,使核 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而停止蛋白 质的合成.
[特点]
抗瘤谱广,对乏氧性细胞有效 [应用]
对非精原细胞性睾丸瘤效果最好, 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卵巢癌、膀胱 癌、前列腺癌、淋巴肉瘤、肺癌也有
效
[不良反应] 主要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周
围神经炎、耳毒性 大剂量或连续用药可引起严重的肾
毒性
(三)抗生素类
现常用的抗癌抗菌素都来源于微生 物培养基,其机制主要包括: 1.与DNA发生烃化(自力霉素) 2.使DNA单键断裂(争光霉素) 3.插入DNA形成共价结合,阻止转录(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