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第四章 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第一,同时重婚可以构成重婚罪。 “同时重婚”符合重婚罪的本质特征 。在一些外国刑法中,对同时与数人 结婚的,作为重婚罪的一种犯罪形态 之一,在刑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如美 国模范刑法典第2301条(2)规定: “同时与二人以上配偶结婚或同居者 ,即犯第三级重罪之多数婚罪。”加 拿大刑法典第154条规定:“同日或 同时,与一人以上之人行结婚之仪式 者”,构成重婚罪。


此行为给法律带来的疑难点: 其一,此行为属非法同居还是事实婚 姻,换言之,我国现行法律管不管得 上他们? 其二,此行为能不能以重婚罪论处? 而陈、叶、戴三人是同日同时举办婚 礼,若说重婚,谁是“原配”,谁是 “重”者?能不能解除他们的婚姻? 若要解除,用哪条法律来作依据?

一部分人认为,由于陈、叶、戴三 人并未在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 续,而我国的婚姻法规定,“不进 行婚姻登记的婚姻均为无效婚姻” ,因而他们的婚姻并不被法律所认 可,是无效的,他们的行为只能算 是非法同居,属道德问题。

从陈某的情况看,他没有与两个姑 娘中的任何一个登记结婚,只是与 她们以夫妻名义同居。在没有法律 婚存在的前提下,当然也就无所谓 重婚。法律是神圣的,但不是万能 的。法律又是严肃的,法无明文规 定不为罪,这应当是我们遵循的基 本原则。当然,对这种公然挑战一 夫一妻制、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应当从道德的角度予以谴责。
第二节
一夫一妻制原则
一、一夫一妻制的概念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 的婚姻制度。
禁止
重婚
禁止婚 外同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禁止
通奸
“一夫同日娶两妻” 案例 是否走入“法律真空地带” 2001年5月中旬,28岁的广西青年陈 世君与26岁的海南姑娘叶海秀、22岁 的湖南姑娘戴小美三人联名向亲朋好 友发出了结婚请帖。5月16日,三人在 广西东兴市江平镇贵明村大摆喜宴, 举办了热闹的婚礼。此荒唐事儿在整 个东兴市传开了,一时间闹得沸沸扬 扬。面对这一建国以来首例一夫同日 娶两妻的行为,广西东兴市司法机关 却难以给他们定罪。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未经结婚登记 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 ,不受法律保护。显然,陈叶戴三人 之间即使举行了结婚仪式,但并不能 产生婚姻的效果,只能属于无效婚姻 ,而且是违反一夫一妻制和婚姻登记 的双重违法的无效婚姻。作为无效婚 姻,无论是陈与叶的关系,还是陈与 戴的关系,均不构成有特定含义的事 实婚姻,其性质只能属于非法同居关 系。
因其27岁的弟弟曹刚还未婚,家中长辈 便想给他们找个合适的人家来个两换亲。 马太28岁,因为家穷娶不上媳妇,妹妹 马兰23岁,有相知的男友,但哥哥未成 亲,父母不许马兰出嫁。知情人从中做 媒,两家长辈一拍即合,不顾儿女反对, 四人两换亲成婚,并草草举行了婚礼。

婚后,由于缺乏感情基础;两对新人 时常因琐事吵闹不休。曹刚是个自卑 而性情暴戾的人,2002年的一天,曹 刚得知马兰婚前曾有一个男友后,大 发雷霆,对马兰又打又骂。倔强刚烈 的马兰寸步不让,曹刚便从厨房拿了 菜刀,冲马兰一顿乱砍,马兰当即身 亡,后曹刚也被依法枪决,酿成了一 场婚姻悲剧。弟弟、妹妹之间发生的 惨案,进一步激化了曹芬与马太的矛 盾,吵闹、打架不断升级。
第一节
婚姻自由原则
一、婚姻自由的概念
•婚姻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有权按照本人意愿自主地决定自己的 婚姻,任何人不得加以限制或干涉。
1.自由是当事人的自愿自主
自由 2.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3.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
二、婚姻自由原则的贯彻
(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 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其他干

由此可以看出,重婚罪一般有两种情况: 1.有两个法律婚,也就是与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异性登记结婚的;2.有一个法律婚, 又有一个或数个事实婚的。这里还细分为 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婚在前,然后又跟 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另一种是先有事 实婚,然后又跟他人去领结婚证。从领结 婚证这天起,如果其还跟前面的事实婚一 方在一起同居,这种行为同样构成重婚。 构成重婚罪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个法律婚 ,然后才谈得上重婚,否则也就无婚可重

第三,重婚案件,司法机关可以根据 国家干预原则,依法提起公诉。根据 《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重婚案属于自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 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 轻微刑事案件”,故检察院也可以提 起公诉。
观点二

吴晓芳:陈某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我 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 ,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 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的有关批复明 文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公布实施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 名义同居生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 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 婚罪定罪处罚。”

婚姻自由是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 保障该原则的贯彻实施,《婚姻法》第3条规定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 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为保障老人 的婚姻自由,《婚姻法》第30条规定:“子女 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 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 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丧偶老人再 婚,只要是出于双方自愿且符合法律规定,都 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本案中甲的儿女阻止父 亲再婚,是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干涉婚姻自由 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帮 助他们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老人再婚问题。
第四章
婚姻家庭法 基本原则
理解要点
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 人同居的区别及处理
引导案例

甲与乙婚后育有1子1女,均已结婚另立门 户。2011年7月,乙因病去世,甲一人独 居,平时儿女少有看望,垂暮之年倍感孤 独凄凉。2013年6月,甲经人介绍与54岁 的丧偶妇女丙相识,两位孤独老人都想与 对方结婚共同生活,相互照料。甲的儿女 知道后,极力反对并说长道短。在儿女的 干涉下,甲不敢与丙在家里见面,两老只 能躲到公园里相对垂泪。由于儿女的百般 阻挠,甲只好与丙停止往来。甲儿女的行 为是否违反了婚姻法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答辩状称她与李某登记结婚是受人贩 子张某欺骗、监视逼迫造成的。2001 年她在老家魏城镇做生意时,结识了 张某,张某称其在山东有一亲戚愿意 找四川妇女为妻,武某便信以为真, 随介绍人张某一同来到山东。谁知 2001年8月17日,当来到禹城李某家 后,武某就被严密地监视起来。第二 天,被逼无奈的武某便假意去办结婚 登记手续以迷惑李某。当发现李某放 松了监视时,武某乘机逃回了四川。

“一夫一妻”作为我国婚姻法的一项基本 原则,不仅是婚姻立法的指导思想,而且 贯穿婚姻法的始终,对全社会的婚姻家庭 行为和婚姻家庭关系具有普遍的强制性约 束力。当人们的个别行为在法律条文中无 对应依据时,可以直接释放基本原则所负 载的法律漏洞补充的功能,通过一夫一妻 原则进行处理。“一夫一妻”在具体内涵 和操作要求上包括五点:1.任何人在同一 时间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2.已 婚者即有夫之妇、有妇之夫,在离婚或配 偶死亡之前不得再行结婚;

第二,事实重婚亦可构成重婚罪。民法 和刑法对婚姻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不 能用民法对婚姻的判断标准作为刑法的 定罪标准。欠缺某种婚姻条件或者被婚 姻法所禁止的婚姻,都不会被民法所确 认,甚至被宣布无效。但这并不影响刑 法对其确认。恰恰相反,不被民法所确 认的婚姻,恰恰就是刑法所要打击的对 象。这是由刑法的功能所决定的。道理 很简单,如果只打击法律重婚,不打击 事实重婚,事实重婚将会泛滥成灾,重 婚罪将会名存实亡。

2006年7月,二人又一次吵闹,曹芬 离家出走。2007年9月份,为了彻底 从这噩梦一样的婚姻中跳出,曹芬 向县人民法院提交了离婚诉状,县 人民法院依法查明了案情,做出了 准予离婚的判决,年仅六岁的婚生 女马小芬判给了马太。
买来媳妇又逃走 案例二 索要彩礼被驳回 李某系山东禹城某乡农民,现年42岁。 2001年经张某介绍,他与四川绵阳魏 城镇女青年武某相识,后经张某给付 武某现金5000元,2001年8月18日两人 领取了结婚证,第二天武某即离家出 走。因此,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判决 两人离婚,并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现金 5000元。被告武某未到庭应诉,而是 给法庭邮寄来了答辩状。
观点二

吴晓芳:由于陈某和两个姑娘的关系不是 合法的婚姻关系,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法律 意义上的“妻”,当然也谈不上违反“一 夫一妻制” 的婚姻法原则。陈某同日与 两个姑娘举行婚礼是在民政部《婚姻登记 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即1994年2月1 日以后,依照最高人民法院该解释的规定 精神,如果陈某不与其中的一个姑娘补办 登记,他与这两个姑娘的关系只能算同居 关系,不属于事实婚姻,显然不受法律保 护。
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的含义及区别
(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三、划清若干界限
1.
2. 3. 4. 5.
包办婚姻与父母主持或经人介绍、 本人同意的婚姻; 买卖婚姻与借婚姻索取财物行为; 借婚姻索取财物与男女自愿赠与; 说媒骗财和正当婚姻介绍; 一般干涉婚姻自由和暴力干涉婚姻 自由。
案例一
包办婚姻酿恶果
2000年,29岁的曹芬依然待嫁闺中,

2012年7月,林某在没有与李某家打 招呼的情况下便与他人登记结婚。李 某父母遂将林某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法律禁止任何人借 婚姻索取财物。林某向李某父母索 要而取得的存单属不当利益,应当 向李某返还。李某父母按农村习俗 买给林某的衣服,因不能举证证明 系林某索要,可推定为主动赠与。 因此,法院依法判决林某向李某父 母返还1万元。
陈、叶、戴三人是否 观点一 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有三种犯罪形态:1.有配偶者 而重婚(包括法律婚和事实婚);2. 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3.明知他人有 配偶而与之结婚。本案中的陈世君属 于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叶海秀、戴 小美属于明知他人同时与二人以上结 婚,仍与之结婚的情形,属于与重婚 者相婚。因而三人均构成重婚罪。
相关主题